“水利興則國泰民安,水利衰則社會動盪。”遠古的大禹治水,近代的疏渠引流,無一不體現這一說法。走進長泰的大地,平鋪的田園,青蔥的莊稼,還有那悠久的堤石,正是歷史的見證。據史料記載,長泰的眾多溝渠的取道大多定位於兩宋時期,而其首倡者、組織者陳蓍更是流芳萬代、深受景仰。
“清流含日彩,奔浪蕩霞暉”是修築成“雙圳陂”後的美景,那時,農哥農嫂喜迎清流,共澆園田,蒼生齊樂,豐收在望。在這個群山環繞的盆地裡,讓有限的水資源適得其所,各司其職決非易事,古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以此說明治水工作的刻不容緩,陳蓍修陂何嘗不是這樣?
合理治水是灌溉農業和旱地農業的前提,陳蓍把先人治水留下“以疏通為主” “深淘灘,低作堰”、“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等寶貴經驗作為治水的要領。經過無數次的實地勘測,分析調研,針對長泰境內的地形特點,陳蓍決意分東圳、西圳引水灌溉,他把該水利工程稱為“雙圳陂”。11年的餐風露宿,11年的經冬歷暑,從宋寶慶二年(1226年)開始動工的“雙圳陂”終於在嘉熙元年(1237年)勝利竣工了。鑿石開山、通渠拓積,疏導拓寬曲折狹窄河道,這支自發形成的隊伍居然有條不紊地實施操作,他們克服的困難無法用言語表達。有了良好的開端之後,便按時開閉,調劑蓄洩,同時選配一批相對固定的管理人員,常年巡視、檢查,及時組織人員進行維修,讓所築工程更有效地服務於長泰的百姓。“雙圳陂”以其規模巨集大,蜚聲閩南,《漳州府志》也記載此事。
而今,踏著古人的足跡,總長30餘里的“雙圳陂”依然展現他們積極的一面。36處陂塘,300餘條水圳,還有那洪水澇易沖毀處所築的堰閘,數百年來在自己的地盤上悄然地勞作著,而周遭是不斷繁衍生息的長泰鄉民。於是,有了莊稼人眼中的豐碩,還有了洪災後的釋然,同時,因了陳蓍的楷模作用,多數村民均能自覺去維修保護“雙圳陂”,為“雙圳陂”注入更多的活力。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線路曾作了一個改動,但大多沿用舊址,歷史明證當時陳蓍等人是如何的精心設計,仔細修造。畢竟這是一種實用性特強的工程,它們不是那些僅僅怡人耳目的“標誌性建築”。陳蓍堪稱長泰的“李冰”!
陳蓍也為雙圳陂的修築傾其畢生財力與精力,嘔心瀝血,無怨無悔。陳蓍對家人的影響頗大,陳蓍謝世後,其遺孀顏氏繼其未竟之業,指揮著長泰縣境內的水利網路,充分發揮“雙圳陂”的作用。長泰縣的百姓為紀念這位治水的鄉賢,為他建立了祠宇,尊為“陳蓍公”,常年虔誠祭拜。在雙圳陂經過的戴乾村,還立有“重修雙圳陂”碑石,儲存至今。陳蓍的治水,使長泰境內得到了進一步的開發,也為長泰的文明史留下深深的印記。
陳蓍簡介:陳蓍,長泰縣彰信裡(今陳巷鎮)雙芹社人。陳蓍家境富裕,生平好義樂施,尤其熱心於公益事業。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長泰旱澇更迭不已,嚴重地破壞了本地的農業生產,他慷慨解囊,毅然捐獻出良田240畝,讓鄉里開圳建陂,並出資聘請水利名師進行全面勘測,總體規劃設計。此舉一呼百應,各里社群眾紛至沓來,自帶工具,在陳蓍的組織下修建成貫穿5裡、15個村社,總長30餘里的“雙圳陂”,造福長泰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