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公武合體","公"指的是以天皇為代表的朝廷,而"武"是指德川幕府和勢力強大的藩國,"合體"是指朝廷和幕府、藩國聯手,對幕府結構和權力進行改造。其目的在於對幕府進行改組,將已經瀕臨崩潰的德川幕府進行加強,重新恢復其鼎盛時期的狀態。而它在剛提出時是有其合理性的,尤其是在日本當時被歐美各國入侵,簽訂了大量不平等條約的情況下,國內又十分動盪不安的時候。
當時的日本其境地不比隔壁的清朝好哪去,自1853年的"黑船事件"之後,日本就被迫和列強簽訂了大量的不平等條約,逐漸開始成為歐美列強的殖民地。而列強對於日本的態度也堪稱是傲慢和不尊重,比如說英國駐日公使約翰·盧瑟福·阿爾考克就曾在江戶城的大街上直接閱兵,還搶佔了有250年曆史的東禪寺作為英國駐日領事館,捎帶腳還帶人攀登富士山,而且還在富士山上開香檳慶祝,最後還帶著部隊從江戶一路走到長崎去。
阿爾考克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對日本的羞辱,何況是這麼多事情擠到一起做呢?他的做法當即引發了日本人的不滿,一些下級武士和浪人當即組成了攘夷派,開始對在日本的外國人展開刺殺行動。阿爾考克就在1861遭遇過"東禪寺事件",十好幾個日本浪人衝進了東禪寺,差點就把阿爾考克給天誅了。阿爾考克驚魂未定的對日本展開抗議,但很快他又迎來了"第二次東禪寺事件",又有兩名英國士兵被砍死。
同時,下級武士和浪人們組成的攘夷派也變得日漸危險起來,這些激進的下級武士和浪人在抗擊歐美列強失敗之後,紛紛認定幕府就是日本的"國賊",攘夷志士迅速開始向倒幕派發展,主張推翻幕府,將權力歸還於天皇。而各藩國對於幕府的不滿也在與日俱增,許多藩國為了謀求自身的發展,開始對幕府進行施壓,要求幕府對權力進行重新分配,為了達成這一目的,這些藩國也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這對於幕府的威脅可以說是十分巨大的。
一句話,幕府當時面對的不僅僅是外患,更有嚴重的內憂,一場內戰似乎就在眼前。但顯然當時的幕府不認為自己能夠快速解決內憂,哪怕是訴諸於武力也可能以失敗告終。不過藩國勢力和朝廷也知道不能逼迫幕府過甚,否則就可能引發一次波及面過大的內戰,因此也就僅僅是施壓,而沒有更進一步的舉動。然而,日本內戰在當時看來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如果不能解決矛盾的話,恐怕內戰頃刻間就會爆發。
倘若內戰爆發,那麼無論這場內戰誰勝誰負,歐美列強的介入都難以避免,這一點是當時的三方勢力都不希望看到和要極力避免的。於是在這個前提下,幕府、朝廷、藩國三方勢力開始了相互妥協的過程。而當時"尊皇"思想在日本的受眾十分巨大,這是一種早在"國學"和"水戶學"就出現的思維,崇尚尊皇和大義名分。對於當時的三方而言,"公武合體"無疑是能夠緩解矛盾,重新確立權力分配的一個方案,"公武合體"運動也就自然而然的展開了。
因此,"公武合體"運動在當時的環境下有它的合理性,而且三方勢力都對於採取開國政策和學習西方有明確的認知。需要指出的是,公武合體運動本質上是受控於幕府的一次政治運動,或者說是為了進行權力分配和恢復幕府權威的政治遊戲。從理論上講,三方如果能夠妥善進行分配的話,確實可以進行溫和的改革,同時還能夠解決國內尖銳的矛盾。可這裡最大的問題在於,幕府在這個妥協中並不願意損失自己的權利,那麼自然也就不能緩解矛盾,反而日漸尖銳起來。
幕府在權力分配過程裡的種種做法,導致了藩國和朝廷對於幕府的不滿有所上升,尤其是各藩國勢力對於幕府的不滿更是呈現幾何級增長,其中不乏直接萌生反意的藩國,比如說長州藩和薩摩藩。而另一方面,對"公武合體"運動持樂觀態度的攘夷志士也大感失望,認為幕府已經完全不能指望,必須推翻幕府才能進行改革,這一結論讓攘夷志士迅速向倒幕志士轉變。
可以說,"公武合體"運動在幕府的操作下,非但沒有起到緩解矛盾的作用,反而因為幕府的行為變成了導火索,直接加速了矛盾的激化,這導致了"公武合體"運動的徹底失敗。對幕府不滿的攘夷志士和藩國勢力迅速達成共識並締結了同盟,將推翻幕府作為了最高目標。這個過程裡,日本新興的資本家、攘夷志士、藩國勢力迅速整合了起來,這包括了原本互有仇怨的長州藩和薩摩藩、對"公武合體"運動失望的土佐藩等,最終形成了"倒幕派"這一團體。而這一團體也必將掀起未來改變日本歷史程序的"倒幕戰爭"。
參考文獻:《戊辰戰爭全史》
《日本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