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玉——盛世的失語者
滿清王朝立國將近300年的時光,歲月流逝,時光荏苒。三百年的風風雨雨,無數名臣、名將隨風而逝,留下的是一段段回味無窮的故事,興於孝莊文皇太后拉著康熙皇帝開創盛世,亡於隆裕皇太后拉著溥儀走向沒落(興於孤兒寡母,亡於孤兒寡母),興於攝政王多爾袞,亡於攝政王載灃。在這動盪的歲月中,張廷玉雖然不是最耀眼的一顆明星,但是卻是清王朝盛世的開拓者、奠基人!也是清王朝歷史上不多的父子宰相。
當我們翻開張廷玉的一生,出現了的關鍵詞,進入權力中樞、禮部史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生(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三朝元老。張廷玉能擔任這些職務,並且歷經三朝而不倒,就能證明張廷玉擁有極高的政治智慧+能力。
張廷玉生平
晚年的政治鬥爭有明確記載的是張廷玉的親家朱荃被治罪,張廷玉連坐。這個朱荃是什麼官?四川學政編修,這個官就是管教育、科舉。《人民的名義》看過吧,為什麼高玉良能搞一個“漢大幫”?就是因為都是政法系出身,人家都要稱他為“高老師”。從四川走出去的官員都要稱朱荃一個“朱老師”,而朱和張又是密不可分的,這兩人緊緊捆在了一起。
而且張廷玉在老家也頗有影響力,“天下縉紳,張姚二家佔盡其二”,張家就是張廷玉的家族,姚家就是和張家世代聯姻的大家族。張、姚、朱三大家族綁在一起,天下縉紳佔三分之一,那是一個多麼龐大的集團,皇帝怎麼可能不擔心。而且張廷玉長期負責科舉,科舉出身的官員大半經過張廷玉,他們會不會也親切地稱呼一句“張老師”?
張廷玉被乾隆整後,所有人都知道張廷玉失勢了,那就該做選擇了。有的人留在了這條船,就像祁同偉一樣,與船一起覆滅;有的人選擇換船,就像李達康一樣,繼續官運亨通。但是在張廷玉晚年的時候沒有人再去找張廷玉,張家門可羅雀。如果非要做一個比喻的話,張廷玉就是趙立春,朱荃就是高玉良,張廷玉集團就是漢大幫。
我們把張廷玉的一生履歷羅列出來,一生的宦海沉浮,半世兩袖清風。如果在乾隆年間給張廷玉開一個追悼會的話,應該是這樣的:
張廷玉同志悼詞今天,我們懷著非常沉痛的心情,悼念清帝國的老朋友,原首席軍機大臣張廷玉同志、傑出的政治家、教育家、教授,於乾隆二十年與世長辭,享年84歲。
張廷玉同志的一生,是及其充滿政治智慧、能力、出彩的一生,與其父親張英都曾擔任宰相職務(坊間稱父子宰相),其子女也在帝國擔任重要職務(坊間稱"一門皆頂戴,滿堂朱紫衣"),張廷玉同志曾擔任禮部、戶部、刑部、吏部尚書、翰林院院士、軍機處首席大臣,曾獲三等伯爵(後因個人問題被撤銷)等職務,主編了《親征平定朔北略》、《省方盛典》、《世祖仁皇帝實錄》等書籍,並與前國家領導人雍正皇帝聯合創辦清帝國軍機處,與清帝國三代領導(康熙、雍正、乾隆)共同建立了“乾陵盛世”。
張廷玉同志在康熙皇帝“奪嫡”的政治事件中,選擇與前國家領導人雍正皇帝等皇族領導站在一起,充分展現出張廷玉同志的人生格言“萬言萬當,不如一默”,並在歷次的帝國政治事件中充分擁護一把領導人的決定,是大清帝國的忠實臣子,張廷玉同志是應該享受太廟待遇的,張廷玉同志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