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解放戰爭時期,太原戰役至關重要,直接關係到全山西人民的解放。但是擺在山西人民面前有一個攔路華,那就是閻錫山。

閻錫山常年盤踞在山西, 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期,尤其是在1947年以後,解放軍對國軍的戰場主動性已口益明顯,解放軍的戰略反攻階段開始。在山西,閻錫山的五臺老鄉徐向前也正在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在經歷了運城、臨汾、晉中等幾個回合的較量以後,閻錫山的軍事力量被逐步消滅、瓦解,其剩餘的軍事力量也捉襟見肘,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而徐向前率領的8萬解放軍正逼近併合圍閻錫山的總部,太原已淪為"赤海孤島"

閻錫山雖然屢戰屢敗,但是絲毫不打算投降,他要死守太原。 閻錫山為了更好的防守太原城,在太原四周、城垣及城內街區構築了密佈的碉堡,太原因此得名"碉堡城",太原的堡壘防線也被稱為"百里防線"。累計修了5600個碉堡,號稱要以"火海"對"人海"。

在解放太原的戰爭中,中共華北和晉綏等解放區的黨政機關、民兵和廣大群眾積極支援前線,為解放太原做出了重大貢獻。為保障前線物資供應,解放軍進行了充分的戰役後勤準備。華北第一兵團後勤部在成立後,與晉中軍區支前司令部和地方黨組織互相配合,共同籌集戰役所需的各種物資,保障戰役的後勤供應,同時還動員了解放區大批民眾參與支前。

在解放區軍民的聯合後勤保障下,前線部隊很快就籌集了"大小凜子三十餘萬根,門板三十多萬塊,麻袋三十餘萬條。"從華北軍區調來的800餘萬斤炸藥,以及部隊日常所需的糧食、蔬菜、油鹽等,主要是靠解放區民工負責運輸。

鑑於晉中戰役期間傷員無法得到及時的轉移和治療,增加了死亡率,徐向前就下決心充實了醫療、擔架隊伍,各縱隊都成立了醫療隊、體養所;各旅、團也都組織了擔架隊,"每旅二十五副,每團十五副,由四十至六十人組成。"

這樣,前線傷員就可以及時得到治療,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部隊的傷亡。

解放區支前民工是解放軍的堅強後盾,《太原戰役民力和武力支前統計表》就顯示了民工支援太原前線的重大功績:

牲畜53992頭,小米10000餘萬斤,麥子1700餘萬斤,木材4200餘萬斤,煤炭2200餘萬斤,食油150餘萬斤,蔬菜310餘萬斤,鹽120餘萬斤,花料3200餘萬斤,穀草6900餘萬斤,門板503545塊,小擦294529根,大梁57132根,口袋508282。修築汽車,大車道30條,1185裡,架橋19座,擔架(總攻前)6500付。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物資,包括"冬衣1. 9萬套、棉被1. 6萬條。

太原戰役支前民工的規模是非常巨大的,中共地方黨政機關動員民兵、民工、學生、工人52960人,擔架41940副,參加前、後方運輸的群眾總計達177872人,動用牲畜達31662頭,平均每天有"不下十萬餘眾"的民工在為前線服務。由於經常在炮火連天的前線和相對安全穩定的後方之間來回運送物資與搶救傷員,穿越火線的民工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共有203人犧牲,746人受傷。

閻錫山以為他的5600個碉堡固若金湯,沒想到元帥徐向前用炸藥給他上了一課。同時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我軍以攻心戰術勸降了大批投誠的國民黨官兵,也一樣加速了勝利,民心向背才是決定勝負的真正因素,這一點是他這樣的軍閥永遠不會明白的。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英人李泰國幫助中國購買船炮,控制中國艦隊失敗,灰溜溜離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