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後漢書·張衡傳》

正文

東漢時,地震頻發。但因為車馬速度慢,往往等地方官員將災情上報,就已經錯過了最佳救災時機,如果是地方特別偏遠的地區,上報時間甚至可能需要幾個月。當時的一位科學家,叫做張衡,為了解決這種情況,就精心研究,終於造出了一臺地動儀。地動儀設計十分精巧,據說,只要哪邊一有地震,它馬上就能預測。

公元134年的一天,地動儀的機關突然啟動,但地動儀所處的洛陽地區並未發生地震,人們議論紛紛,認為張衡的地動儀不靈驗,張衡笑而不語。幾天後,隴西有官員前來稟報,證實隴西發生了地震,地動儀標示無誤。眾人於是心服口服,皇上也專門派官員記載地動儀的情況,以便在災難發生的第一瞬間就派人前去賑災。這便是有名的“張衡發明地動儀”的故事。如此精妙的儀器,如果能夠一直使用,想必可以為國家賑災發揮不小的作用,但不幸的是,這個地動儀在歷史長河中逐漸的失傳了。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王振鐸先生根據古籍中的記載復原出了張衡地動儀,這個地動儀的照片,跟著張衡發明地動儀的故事一起進入了教科書,為一代人所熟知。然而,2018年有媒體報道,張衡地動儀和那張照片都被移出了教科書,難道,這個故事是假的?有中科院院士甚至專門發聲說:“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那個強。”這是為何呢?

失敗的復原,讓地動儀慘遭否定

原來,上個世紀復原出地動儀後,教材上有專門對於這一過程的記載。然而,隨著教材再版,這個介紹被刪去了,後來的學生都認為這就是張衡當年發明的那個地動儀。這種不嚴謹的學術態度,加上課本過度渲染張衡地動儀的偉大,嚴重誤導學生,讓很多專家對此不滿。同時,經過學界測試,當年王振鐸先生復原的地動儀,復原工作原理有誤,所以這臺地動儀只能用作觀賞之物,而不能實際使用。

再加上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走向世界,中國的文化也逐步走向世界,所以,更多的外國學者也開始研究中國的歷史文化。因此,他們對於張衡地動儀產生了強烈的質疑,再加上地動儀早早失傳,沒有實物證據佐證,所以他們認為這是偽科學。

中外專家再用論證否定地動儀

1972年,日本一位名叫關野雄的地震專家透過計算,否定了“直立竿原理”,美日等國的專家都承認他這一成果。美國權威人士博爾特更是指出:“張衡地動儀的製作原理不清楚,製作也很簡易,靈敏性甚至不如居民自身,因此,應該予以質疑。不僅是外國專家這樣聲稱,中國的科學家也對地動儀的效果存疑。中科院院士傅承義甚至毫不留情的指出:“房樑上吊塊肉都比它強!”或許正是因為學界爭議大,所以,教材就將張衡地動儀這塊整個從教材書上移去。

各界通力合作,成功復原地動儀

然而,事情其實並沒有結束,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沒有成功復原出張衡地動儀,這讓很多人對這個地動儀的存在喪失信心,再加上好不容易復原出一臺,確是沒用的“花瓶”。因此,學界對此並不看好。

但仍然有一部分人群,堅信老祖宗的智慧,於是他們多方翻閱古籍,發現至少有七本古籍記載了張衡地動儀,這證明《後漢書》中的記載並不是空穴來風,這大大的增強了他們復原的信心。於是,專家組從不同的記載中來推測張衡地動儀的製作原理。在多個博物館,機械研究所專家的通力合作之下,成功復原出了張衡地動儀。

原來,張衡地動儀的精髓在於“中有都柱”。而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並不理解這句話代表什麼意思。王振鐸先生的“都柱”沒有實際作用,機關設定在“都柱”周圍,而改良版的地動儀,則以“都柱”為控制中心,以此來觸發機關。經過測試,改良版的地動儀與史書記載中的完全吻合,史書沒有騙人。

結語

在如今這個科學至上的年代,我們應當擁有充分的質疑精神,對於一切事物都保持理性,但是,質疑過頭也不行,我們要質疑,更要用於探索,用事實來求證。中國幾千年累積的智慧,我們應當大膽質疑,更要積極地為祖先正名,為中華文明驕傲。

參考文獻:

《後漢書》

18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蘇聯和美國瓜分了德國,為何東德面積比西德小,居然是美國讓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