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透明人,本期我們來講講從漢代最後到清代,制度上,宰相這個職位的發展情況啊,再次強調一下,是從國家制度上,而不是實際情況,各朝各代都出現過懦弱的宰相或是不在其位的權臣,大權在握的皇帝等等,一切以法理為準,那我們先看看漢代
千古一帝秦始皇統一全國,皇帝自然就成為了國家地位最高的人,化家為國是當時最大的變革,而宰相之所以被稱之為宰相,原因是在當時的小家之中“宰”指的是祭祀過程中宰殺牲畜,這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自然就是小家的大管家,化家為國後,自然就是國家的大管家,
祭祀
而漢代的朝廷高層是三公九卿,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的官名有七個都是管皇帝私事的,同樣是因為化家為國,所以才成了國家的管理人員,另外兩個一個是大農司,管理國家經濟的,一個是少府,管理皇家經濟的,也就是皇帝的私房錢。
三公九卿
再說回到三公,丞相是百官的老大,太尉是武官的老大,御史大夫幫著丞相監察百官,宰相既然要管理國家,就照顧不到皇帝的小家了,安排了一個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官,來照顧皇帝的需求,大致體系介紹到這裡,從官職而言,丞相是百官的老大,意味著太尉、御史大夫以及九卿都是隸屬於宰相名下的,九卿中的少府管皇帝的私房錢,這麼私人化的部門依舊歸於宰相,所以宰相就是朝廷的最高領袖
十三曹
在從另一個方面看看宰相的權柄,丞相和皇帝都有一個秘書處,皇帝的秘書處是六尚 ,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與尚書,五個管是衣食住,只有尚書是管文書的,起先的權力並不大,而宰相的秘書處有十三曹,分別管官員任用、祭祀、法律、運輸、兵役、經濟等等,所以說國家的一切政務都是彙總到宰相這裡的,照法理國家的一切事權都是歸相府而不是皇帝
所以說漢代在法理上是宰相權柄最高的朝代,最後朝代更替,宰相的權柄也在不斷削弱,接下來就看看唐朝
從丞相一人領袖轉變為了委員制度,三個大部門共同組成宰相的權柄,首先制度為三省六部制度,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尚書省作為執行部門分出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實際上宰相的權柄是在中書、門下兩省手中,中書省發放朝廷的最高政令,皇帝本人並不能擬詔書,需要中書省內部擬好了,交給皇帝,皇帝用筆批寫一個敕字,完事後就代表是皇帝的命令了,緊接著傳遞到門下省做複核,門下省有權駁回政令,等到意見達成一致再交給執行部門尚書省完成。制度是有了,為了防止政令來回的修改,所以中書門下會在重大政令決定之前,提前開個大會,把擁有宰相權柄的人都召集起來,提前達成共識,最後形成政令交給皇帝批敕字,如果說政令沒有中書門下的蓋印,尚書省的執行部門有權不執行。
漢代監察制度在於御史大夫,隸屬於丞相,但是唐代設立了御史臺,分管朝廷和地方,獨立於宰相的體系,將監察的權力剝了出來。這是對宰相的權柄的一次削弱,另外還有的就是諫官,只針對皇帝的行為進行監管,但這是隸屬於門下省,實際上就是宰相的人,自然可以借用他的口來提一些自己不好提的意見。
但是總的來說在唐代雖然沒有丞相,但是在法理上擁有足夠大的權力管理整個朝廷。唐中宗,沒有經過兩省冊封官員,知道不合法,只能將批敕的硃筆改為了墨筆,用斜封來替代正封,告知下面的官吏,馬虎行事,雖然讓皇帝得償所願,但是被敕封的官吏卻被整個朝廷看不起,這就是在唐代宰相體系對於皇帝的制約
緊接著再看看宋代
宋太祖
宰相的權柄被大幅度地削弱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皇帝原本就是殿前都檢點,突然就被軍隊逼上了皇帝的位置,自然沒有那麼大的雄心,自卑情緒大也很正常,有了這個由頭,大臣們為了表忠心,經常放棄手中的權力用來表示擁戴新主,丞相以前上朝都是坐著的,還被賜茶,因為這個原因就放棄了座位,和百官一樣站著,自然就少了威嚴感。
接下來講講朝廷的制度,門下和尚書已經被踢出皇宮了,只剩下了中書省,稱之為政事堂,主管內政,管軍事的為樞密院,兩者各司其職,相互對立,自然中書省就是宰相,但是軍事方面已經不是宰相的權柄範圍內了,緊接著就是個歷史遺留問題,唐代大亂之後,導致了經濟危機,為了保證經濟方面的工作,經常有宰相兼任戶部司、鹽鐵司、度支司的長官,這三司都是管經濟的,地位也因此不斷的提高,等到了宋代獨立成為了大的部門,主管經濟,將宰相權柄中經濟的部分剝離了,宰相管不著了。
接著就是官員任用,漢、唐時期,官員任用都是宰相的權力範圍內,實際上是宰相佔據主導地位,但是宋代設定了考課院,分東西,管理文官武官的選拔,宰相自然就管不著了,最多能提提意見,在法理上是沒有權力進行干預的。
監察制度依舊是獨立於宰相,變化在於諫官,專門監察皇帝行為的官員,也獨立了出來,由皇帝直接任命,原本對於皇帝行為的節制變成了對宰相行為的控制,站了皇帝的隊,該罵誰官員心裡也是很清楚。
那麼宰相的權柄減少了,自然在政令釋出方面就要由皇帝主導了,以前是宰相寫好了,皇帝有同意權,就是批個敕,現在是政事堂需要就某事提前寫好幾個方案,叫劄子,由皇帝挑選好了,傳遞給政事堂,在寫好政令下放,這就是由參與政事的權力了。
接下來聊聊明代,明太祖因為宰相胡惟庸的造反,直接將宰相制度廢除,中書門下省都沒了,只剩下了尚書省,也就是六部,尚書省也沒有了最大的長官尚書令,六部分別設立長官為尚書,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吏部尚書,戶部尚書等等,六部職權並不相交,各管各的事情。皇帝成為了朝廷政事唯一的決定者,集權與一身,明代肯定要提一個人,張居正,感覺他地位挺像宰相的,權傾朝野,可是明代不是沒有宰相了嘛,他是什麼身份啊。
明代制度
這也就要提另外的一個制度了,因為皇帝需要處理全國的朝政,就設立了一個秘書處,叫做內閣,裡面的官員叫做內閣大學士,五品官比尚書的二品要低很多,如果單單是學士的話,上朝排位置自然要站在後面,不過一般的大學士都是由尚書或者是帝師兼任,這樣子既有了地位,又有了處理全部政事的可能。但是說到底,內閣大學士也就是皇帝的私人秘書,幫助皇帝處理政事的,法理上沒有權力管理國家事宜,只是給皇帝提提意見,皇帝口述政令,不想執筆就讓大學士們把政令寫好了,實際上權柄都在皇帝手中,只是除了開國的明太祖,篡位的明成祖,其他的皇帝很少能接手全國政事,處理不來啊,慢慢的內閣就開始掌握了大權,張居正是個大政治家,但是他只是大學士,且要求全國的政事都要往內閣送一份,這是不合法的,所以官員們可以用這個事情黑他,他也沒有辦法解釋,畢竟在法理上站不住腳。
張居正
雖然說沒有了宰相對皇帝的制約,但是還有有朝廷方面對皇帝的壓制,比如說朝廷大官的選拔,需要九卿和外面的巡撫、總督一起開會選拔出來,叫廷推,六部工作有交叉的大事情就安排九卿一同決議,叫廷議,如果有三司會審審不明白的案件也會安排這些人一同決定,叫廷鞫。但是相較以前宰相對皇帝的制約還是差了太多了。
說到明代就再來說說太監是怎麼崛起的,其實很簡單,因為中央集權的問題,權柄都集中在了皇帝手上,所有的政事都需要皇帝的決定,皇帝住在內廷,內閣的學士們想要給皇帝提提意見,又不好去內廷,只能安排皇帝的太監送過去,送過去的奏章皇帝看不看得見大機率也取決於太監,甚至皇帝不想辦公了,批紅的權力也留給了太監,這才讓太監群體崛起了。明太祖是個聰明人,知道權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太監作為身邊人可能會搞事情,還鑄造了鐵牌子,“內臣不得干預政事”但是把明太祖廢除宰相制度後代是招辦了,但是這個鐵牌子上的內容確實被放棄了,張居正也是勾結了太監才能施展自己的一身抱負的,也是可嘆啊
總的來說,從制度上看,漢-唐-宋-明朝代中宰相的權力不斷的縮減,最後完全消失,相權和皇權的博弈也充斥了整個歷史,有強勢的皇帝,權傾朝野的宰相,相權和皇權間的相互妥協是歷史精彩的部分,從制度方面只能看出一小部分,但是有些好處,就是你可以以此來看看在法理上到底哪些個官員是權臣,哪些是大臣,例如漢代丞相管什麼都不算權臣,那是職權範圍內,如果宋代宰相管監管的部分,那就是權臣,管了不該管的。好啦,本期內容差不多就是這些了,如果感興趣的話一定去品味皇帝和宰相間具體的鬥爭,或者看看我之前做箇中國曆代政治得失各個朝代的影片,對於每個朝代的制度都通過了組織結構,經濟 兵役 考試等進行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