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政權滿清王朝在內憂外患之下徹底垮臺,這個讓近代的中國錯過了世界發展潮流,併為之付出沉重代價的政權,終於無法維持自身的高壓統治,倒在了歷史的洪流中,只是滿清王朝入關後所建立的奴才制度,和半個多世紀對世界列強的卑躬屈膝,讓我們的抗戰之路充滿了艱難。
首先是滿清賴以為依靠的八旗軍,在滿清入關以後,這些靠著吸食百姓骨血的滿族子弟迅速腐敗,到清朝滅亡時已經沒有了什麼像樣的組織性,更不要說紀律了,在清朝成為歷史後很短的時間裡面,這些壓迫民眾的八旗子弟或被義軍所消滅,或乾脆改換漢姓潛入民間,更多的都因為失去了國家的供給而淪為乞丐,體驗了曾經被他們壓榨到窮困潦倒的百姓的苦難。
其次就是當時清政府大力培養的新軍了,這些採用西方軍隊模式建立起來的新軍,不少都是當時思想進步的學生,比較代表性的就是湖北、江蘇等地的新軍,他們成為了滿清王朝親手栽培起的掘墓人。
在革命開始後迅速擊敗舊軍隊成為了革命的中堅力量,主要是當時南方各省份的軍隊,在後來逐漸演變為地方上的割據軍閥,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西南地區的諸如滇軍、桂軍、川軍等,以及北方的山西等地新軍。
另外還有當時清政府重點依靠的袁世凱北洋新軍,當時駐紮在河北、山東等北方地區,起先他們是清王朝試圖自救的最後一棵稻草,但隨著袁世凱倒戈,以段祺瑞為代表的北洋軍將士直接逼迫溥儀退位,加速了清朝的滅亡。在民國時期,北洋軍發展到全盛,一度控制了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後來因內部分歧而分裂為多個派系,在中國的近代史上佔據重要地位。
再就是綠營、團練這些地方上的漢人軍隊,這些軍隊在清朝早期、中期尚且還可一戰,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湘軍,楚軍,淮軍等。在剿滅太平天國後,這些漢人官員出於被當政的滿族官員群體所猜忌,大量的軍隊被裁撤。
僅有少部分被改編為地方駐軍,根據駐守地方的不同也有不同的結局,或被義軍消滅,或是起義參加革命,或是乾脆一鬨而散解散回家,當然也有部分駐守偏遠地區的軍隊,因為訊息蔽塞知道多年後才被人們所發現。
在清朝滅亡以後的很多年時間裡,陸陸續續在新疆、青海、西藏等地都發現有曾經的團練駐防部隊,他們大多因為訊息閉塞而被外界所遺忘,在所有的清朝地方團練駐軍中,香港北部九龍寨駐守的一支武裝直到1984年才正式迴歸,在此前他們一直以清朝駐防軍的身份生活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