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給我20年,還你一個奇蹟般的俄羅斯!我不生氣!決不生氣!俄羅斯最需要的是海域。”

__彼得一世

彼得大帝開啟沙俄激烈西化的程序,印象中是強大的,但也有遭遇挫折的時候。普魯特河戰役便是其中之一。(普魯特河是多瑙河支流。現為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的界河。)

該戰役發生於第三次俄土戰爭期間,沙俄旨在結束奧斯曼帝國和克里木汗國對俄國的侵略,試圖在巴爾幹半島和高加索地區鞏固自己的勢力範圍。

1709年,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在俄國境內的波爾塔瓦戰敗,撤退至奧斯曼帝國境內,請求蘇丹幫助。

1710年,奧斯曼帝國遂向沙俄宣戰,揮軍北進,收復頓河河口。俄土戰爭爆發。

1711年,沙皇彼得大帝御駕親征,因輕敵冒進,結果被土耳其人和克里米亞韃靼人(蒙古人)圍困在了普魯特河。在戰爭最艱難的時候,彼得大帝遺囑都寫好了。就在這時,似曾相識的一幕出現了,彼得大帝的妻子凱瑟琳力挽狂瀾,奇蹟般地挽救了彼得大帝和俄羅斯軍隊。凱瑟琳是彼得大帝的第二任妻子,在御駕親征時,彼得大帝也帶上了他。

在普魯特河會戰失敗後,凱瑟琳在軍中竭力收集金錢,共湊齊了幾千金幣。然後,她把這些錢和她自己的首飾秘密地送到前線負責圍困的奧斯曼土耳其人將領卡伊爾手裡。與這些金幣一道送去的,還有她寫的一封親筆信。在信中,她建議俄羅斯和奧斯曼帝國休戰,並陳述戰與和的利害弊。這樣,彼得大帝和奧斯曼土耳其人的統帥巴爾塔吉(大維齊爾,相當於宰相,奧斯曼帝國負責世俗事務的最高行政長官)建立了聯絡。接著,透過談判,奧斯曼帝國和沙俄簽訂了《普魯特條約》。

《普魯特條約》規定,現在屬於沙俄的亞速及其周邊地區應割讓給奧斯曼帝國。與此同時,俄羅斯人撤出波蘭,瑞典國王可以穿過俄羅斯回國。

從普魯特河脫身後,彼得大帝卻並沒有準備重啟戰端。在他統治最後十餘年裡,他也沒有撕毀條約,更沒有與土耳其重新開戰。

回顧這段歷史,這一幕是不是與漢高祖劉邦所遭遇到的白登之圍很相似呢?我想彼得大帝之所以沒有重新開戰,是因為他是一位務實的政治家而不是賭徒。當時的奧斯曼帝國的實力還是很強大的,以沙俄的實力,還是難以佔到大便宜。最多打個平手。所以養精蓄銳等待時機是最好的選擇。而不是為了面子不顧自身實際情況盲目出兵。

而奧斯曼帝國在佔盡優勢情況下同意和談,令人費解。但蘇丹也不是傻子,肯定是權衡之後,和談是最優選項。

1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黃巾之亂:一次區別歷史的起義,範圍最大而且影響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