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上有過一些帝國,八方來朝極度繁榮,縱橫寰宇難尋敵手,如羅馬帝國、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極盛時疆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連廣袤的地中海都曾成羅馬帝國的內湖。然而俱往矣,以上的這些帝國都不及當年威風赫赫的“日不落帝國”。
18世紀時,大英帝國傲然崛起,問鼎全球海洋霸主,當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曾放下豪言壯語:“在大英帝國的土地上,太陽永不落下”,這句話便是當初英國自詡“日不落帝國”的最真實寫照。
然而,昔日輝煌無比的大英帝國,卻在二十世紀中期慢慢隕落.....從貧弱島國到傲然崛起,從稱霸全球到退居二線,強盛一時的英國是如何失去霸主地位?在“日不落”榮光成為過去式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1. 崛起之路:本無霸主之像,卻成就了霸主大業
作為世界史上第一個空前遼闊的全球霸主,在日不落大英帝國時代,英國掌控全球霸權長達數百年;而在其強勢崛起和稱霸的發家史上,則豎立著三個路標:海上擴張、戰爭開路、工業革命。
15世紀末,隨著新航路的開闢,世界商路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歐洲的大航海時代已然來臨。彼時,在殖民利益刺激、和重商主義思潮的影響下,海洋力量逐漸成為歐洲列強對外擴張、和爭奪世界霸權的重要領域;畢竟不論是海上貿易還是島鏈封鎖,都要有強大的海軍建設為堅實基礎。
在當時,英國還只是一個小小的貧瘠島國,它偏居於亞歐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與歐洲大陸隔海相望,國土面積狹小、資源稀少;且處於地緣政治的邊緣化地帶,國內經濟發展嚴重依賴海外貿易,因此如果完全依靠內部累積,很難跨越最低的原始資本門檻。而當時海上貿易的大多重要據點,都已被西班牙所壟斷,因此與西班牙決一雌雄,爭奪海洋霸權,就成了英國海軍發展的頭等戰略。
1588年,英國海軍以弱勝強,打敗了前霸主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崩塌了西班牙殖民霸主的寶座;西班牙從此江河日下,急劇衰落,而英國,作為新的海上強國開始初露崢嶸。
在初步確認海上霸權之後,英國又盯上了“商貿利益、漁業利益和己國高度重合”的荷蘭。17世紀中期,在荷蘭達到海上貿易的鼎盛時期,貴為“海上馬車伕”之際,英荷戰爭爆發;最終荷蘭戰敗,其商業貿易地位也隨之走向衰落,而英國則獲得了海上商路的控制權。
從17世紀末開始,英國與法國先後進行了四次海上霸權的爭奪,尤其是18世紀中葉的“七年戰爭”,帝國競爭更是達到高潮,戰火遍及歐、亞、美三大洲。最終大英帝國擊潰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並贏得北美殖民地和南亞次大陸的勢力範圍。
總體來講,在長達八十年的戰爭歷程中,憑藉著海軍優勢和海上力量,一躍成為殖民地地跨五大洲、影響力遍佈四大洋的霸主,堪稱海洋時代的“最大贏家”。
至十八世紀六十年代,在市場的驅動和本身資源優勢的加持下,一場沒有任何硝煙的大規模革命——工業革命,在英國轟轟烈烈地展開,一種嶄新的生產方式也隨之出現:以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為標誌,個體手工業開始過渡到大機器生產階段。自此之後,英國各個行業相繼實行了工廠化,並建立起機器生產的工廠制,舊時的生產、生活及思維方式都發生了大轉折。
可以說,第一次工業革命為英國的崛起注入了強大動力,不但推動英國成為當時的全球貿易中心,綜合國力與日俱增,還使其率先到達現代化國家的入口處,一步步穩健地走向世界中心。要知道,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美國很大程度上還是一個農業國家,俄國是農奴經濟社會,德國則正陷入四分五裂的漩渦之中,法國工業革命的規模和成果遠不及英國.....因此放眼全球,英國工業化程序最快、工業化程度最高,無一國可匹敵。而“世界工廠”的稱謂,則標誌著英國曆史上的極盛時代。
英國工業革命
2. 日中則昃:一個帝國擴張到極限,就是衰落的開始
但所謂“日中則昃,月盈則食”,英國從“1898年的布林戰爭”開始走下坡路,由盛轉衰,日不落帝國開始降臨夜幕....
1886年,南非威特沃特斯蘭德地區發現儲量驚人的金礦,這使南非的經濟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英國作為當時最大的殖民國家,也想分一杯羹,並計劃將米字旗插在布林共和國這片領土上。很快,布林戰爭正式爆發,經過幾次交火,雙雙損失嚴重。最終,英國如願以償地贏得了布林戰爭,拿下了世界上最大的金礦,也贏得了更多的殖民地;但這場戰爭亦讓英國付出了不可估量的代價。
布林戰爭幾乎耗盡了整個英國國庫,高額的戰爭開支,使英國在維持龐大的殖民體系及帝國體系上,愈發心力交瘁、力不從心。同時,這場戰爭還沉重打擊了英國的國際威望——戰前,各國都將英國視為戰無不勝的超級霸主,對其持有一定的畏懼和忌憚心理,根本沒誰敢輕易招惹它;戰後,英國的作戰實力遭到質疑,其他列強開始蠢蠢欲動,尋求取代大英帝國霸主的機會。
面對新興列強的強勁挑戰,曾經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自顧不暇,其全球霸主地位已搖搖欲墜,英國長達四百餘年的殖民擴張之路,也走到了盡頭。至此,昔日橫跨世界的大英帝國,開始步入衰落的發展軌道。
直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戰的爆發,徹底讓英國喪失其“帝國主宰者”的地位。
對於英國來說,一戰的爆發有些始料未及,而這場大戰對英國的摧殘則是致命的——英國付出了高昂的戰爭花費、巨大的人員傷亡、以及急劇增加的外債......這使本就虛弱的經濟,揹負上過於沉重的帝國負擔。
雖然一戰後,英國依然以一流大國的角色,活躍在世界舞臺的中央,但這不過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慣性,當時的英國實力已陷入捉襟見肘的窘境。在一戰後的十餘年裡,英國經濟幾乎處於“停滯狀態”且不見起色,工業發展的效率和速度大幅銳減;尤其是1929年至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更是讓“經濟快速復甦”的願景化為泡影。
而英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領導地位,則無力保持,甚至紐約在戰後也迅速趕超倫敦,成為世界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一個新的名詞“英聯邦”誕生了。至此,大英帝國獨享了百年的全球霸權,無可挽回地衰落了。
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重創了英帝國的世界霸權,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就使英帝國走向終結。1918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1939年二戰全面爆發,僅僅間隔二十餘年;而在這二十年間,英國的和經濟和軍工業發展都有些乏力,根本無力再承受一次戰爭的痛擊,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二戰的爆發徹底拖垮了英國。
雖然英國最終取得了勝利,但二戰後,英國從債權人變成了債務人,為了支付軍費,英國還將戰前海外投資的1/4變賣掉,國債較戰前增加了近兩倍;而這般捉襟見肘的財政和軍力,則無疑嚴重削弱了英國控制其帝國的能力。同時,二戰還加強了殖民地的反抗意願和獨立意識,英國再也無力維持和控制海外的殖民勢力。
與此同時,戰後的世界格局也被大洗牌,過去由歐洲主導的國際格局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美蘇的兩極格局。後兩者為了維持其地位,聯手加速摧毀了“舊貴”英法兩國的殖民地體系;而大英殖民帝國則在一塊塊殖民地的獨立聲中轟然坍塌,並徹底失去了翻身的可能,只能與昔日如“世仇”般的西歐列國“抱團取暖”,以此醫治二戰帶來的創傷。
英國脫歐
3. 脫歐後時代:能否重現舊時“日不落”榮光?
從1960年開始,英國便先後兩次申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但均遭到當時法國總統戴高樂的否決。直到1973年,英國才如願以償地成為歐共體一員。而之後英國也盡享“入歐”好處——在歐洲的“助力”下,英國逐步走出經濟低迷的泥潭,開啟新一輪的復甦階段;直至2007年,英國經濟進入了一百餘載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膨脹時期。
但即便如此,滲透在英國血液中的“領導意識”,依舊讓英國保持著矜持和驕傲,或許其入歐只是為了經濟利益和權利分配,實質上英國一直都對“一體化”有所排斥。比如為了保留英鎊作為獨立貨幣的優勢,英國政府拒絕加入歐元區,怎麼看都是和歐盟“貌神合離”。直到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脫離歐盟,從而結束了近47載的歐盟成員國身份。
有人說,英國的“強硬脫歐”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面衰落”;也有人說,英國日後將擁抱全世界的貿易和發展機會。其中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也描繪英國的藍圖——“脫歐之後:全球英國”。
真可謂“路漫漫也需蹣跚前行,年老色衰也得老驥伏櫪”,那麼脫歐後時代的英國,能否如願重塑“全球大國夢”?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