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戰亂不斷,南方卻出現了長足發展
魏晉南北朝作為中國古代史發展中的一個動亂時期,其實對於中國此後歷史的發展,其實還有著非常強勁的推動作用。
因為秦漢時期中央王朝的統治中心一直在北方,而關中地區又是王朝統治中心中的中心。
因此從當時的大一統王朝來看,南北之間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這也使得中國自進入封建君主時代之初,就展現出了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
魏晉南北朝的社會環境,其實有著非常顯著的差別,按照當時的戰亂程度來看,一致選擇偏安江左的東晉以及此後的宋、齊、梁、陳四朝,在戰亂上明顯不如北方激烈。
北方地區由於少數民族勢力的入侵,使得當時的社會環境愈發複雜,特別是胡漢民族之間的衝突,使得北方難以在短時間內穩定下來。
而南方則在東晉王朝建立之後,則展現出了頗為穩定的發展,永嘉南渡實際上為南方地區,帶來了大量的人口,特別是門閥士族力量的南遷,在為南方帶來了大量勞動力以及先進生產力的同時,也為南方地區帶來了漢族的傳統文明。
如此一來,原來在秦漢時期被認為是蠻夷之地的南方地區,實際上已經有了很大改觀,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南方開始和北方並駕齊驅,甚至是有了抗衡的資本。
梁武帝在位期間,南梁政權還是很穩定的東晉王朝政府對南方地區的開發貢獻,毋庸置疑是非常之大的,正是由於有了東晉民眾和政府的開發,才會為南方成為後來宋、齊、梁、陳四朝統治中心,奠定了重要經濟、政治和文化基礎。
而東晉王朝的後期,實際上也是進入到了不穩定時期,門閥士族與漢族之間的矛盾愈發突出,特別是透過政治方面的博弈已經難以解決,不得不採取武力手段,就此爆發了積累的內部軍事戰爭。
《顧亭林文集》載:"昔都於南者,乃吳、東晉、宋、齊、梁、陳等凡八代。今當吳之世,三方鼎峙,且西以巴邱,北以皖城。迨其亡也,是故則以長江之險,先為晉有。"
在士庶之爭的激烈進行下,東晉王朝逐漸難以控制現實的局面,最終被劉宋政權取而代之,至此南方地區進入到了南朝統治階段。
南朝的四個王朝實際上各自的統治時間都不長,這在一定情況下展現出了當時社會矛盾,特別是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愈發激烈。
而士庶之爭,實際上也成為此時重要的政治主題之一,寒族勢力對權力的極度渴望,以及士族力量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權力,使得雙方之間始終難以配合。
而此時在統治集團內部,實際上還出現了非常重要的現象,那就是皇族內部的鬥爭,同樣愈發激烈,劉宋政權的後期就處於手足相殘的情況,此後蕭齊政權更是如此,骨肉相殘、手足相殘,實際上成為了皇族內部鬥爭的重要內容。
而到了南齊政權之時,我們會看到此時出現了少有的穩定局面,南齊的開創者蕭衍,實際上也是在蕭氏的內部鬥爭中逐漸上位的。
南齊政權存在了55年,而蕭衍,也就是梁武帝一個人,就做了長達47年的皇帝,這種在位時間如此之長,實際上說明了蕭衍在位期間的南齊,政權還是比較穩定的,起碼在前中期是這樣的,不然梁武帝也不可能做了這麼久皇帝。
成也梁武帝,敗也梁武帝南北方之間發展差距如此明顯地轉變,在魏晉南北朝這個動亂時期出現了,我們今天一直都在說的六朝,實際上統治中心就是位於南方地區,特別是江南地區。
正是六朝人民以及封建政府,對南方地區進行政治、經濟以及文化全方面的開發和建設,這使得南方地區的社會發展,有了非常顯著的進步。
而也正是在這一關鍵時期,南方地區逐漸成為中央王朝重點統治的物件,封建社會資源也不斷向南方轉移。
東晉王朝奠基之後,南朝在南方地區的統治得以順利蔓延,只不過由於南朝各個政權存在時間較短,此時的南方其實也同北方相類似陷入了戰亂之中。
梁武帝其實在他的前中期執政過程中,還是非常值得稱讚的,只不過後期由於年老體衰,縱容皇室宗親,痴迷於佛教,同時又將北方兩大政權,均排斥的侯景引入了南梁,這使得南梁政權內部蘊藏著巨大的危機。
可以說整個南梁政權成也梁武帝,敗也梁武帝,在前期積攢了富庶的經濟基礎和有一定實力的綜合國力之後,南梁卻又在晚年執政的梁武帝手中而逐步被葬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