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病死在養心殿中。
四月二十三日的時候,順治帝生前的侍衛傅達理,受命為順治帝進行殉葬。
這個傅達理是何許人也?他跟順治帝是什麼關係?為什麼要為順治帝殉葬呢?
1、傅達理是何許人也?
傅達理的具體身世,那已經是不得而知了,但可以確定他是滿洲人。
根據乾隆年間編撰的《欽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推斷,傅達理可能是滿洲正藍旗人,姓伊爾根覺羅氏,祖上生活在穆溪地方。
當然,《八旗通譜》裡的“伊爾根覺羅·傅達理”,跟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傅達理”,可能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人。
或許兩個人就是同名而已。
傅達理首次出現在史料中,是在《清實錄順治朝實錄》中:
順治八年閏二月的時候,傅達理上書訴說自己父親的功勞,所以被順治加封為他拜喇布勒哈番。
“部議授傅達理,拜他喇布勒哈番。”
這個“拜他喇布勒哈番”是滿語發音,翻譯過來就是騎都尉的意思。
據此可見,這個傅達理可能來自滿洲軍人家庭,而且其父是有戰功在身的,可能就是“從龍入關”的。
到了順治十三年閏五月的時候,傅達理的名字,又出現在《順治實錄》中:
“復敘徵廣東軍功……傅達理、敦達禮、李文裕達爾古大、穆成格,拜他喇布勒哈番。”
傅達理又被加封為“拜他喇布勒哈番”,所以順治八年可能給的是虛銜,畢竟是沾了他爹的光;這次很有可能是實授,畢竟傅達理有平定廣東的軍功,所以被正式加封為騎都尉。
此後直到順治十八年,順治帝患病駕崩後,傅達理才最後一次出現在史料中。
此時他的職務是:一等阿達哈哈番侍衛。
這個“一等阿達哈哈番侍衛”也是滿語發音,翻譯過來就是輕車都尉的意思。
傅達理最後出現的身份,就是一等輕車都尉兼侍衛,所以他才能接近順治,並且有為順治殉葬的可能。
“以一等阿達哈哈番侍衛傅達理,隨殉世祖。予祭葬,諡忠烈。”(《清實錄康熙朝實錄》)
傅達理給順治殉葬後,獲得了忠烈的諡號,康熙年間還多次獲得祭奠。
“康熙十年九月辛未,遣官祭。”(《皇朝文獻通考》)
好了,這就是順治侍衛傅達理的一生,簡單的總結就是:
他出身於滿洲軍人之家,因為父親的軍功受封官職,此後又因為自己的軍功獲得加封。最後成為了順治帝的侍衛,在順治帝駕崩後,傅達理受命選擇殉葬。
2、為什麼殉葬的是傅達理?
傅達理只不過是個侍衛,而且順治帝的侍衛那麼多,為什麼偏偏是傅達理要殉葬呢?
是他主動選擇的殉葬,還是他被動選擇的殉葬呢?這裡面有沒有難以啟齒的秘聞呢?
關於傅達理殉葬的動機,《順治實錄》和《康熙實錄》都沒有提及,只是簡單的陳述了殉葬事實。
直到乾隆年間成書的《皇朝文獻通考》,才提及了傅達理殉葬的原因:
為報答順治帝的知遇之恩。
“世祖章皇帝上賓侍衛傅達理,感報恩遇,即以身殉,至是特加優防。”
也就是說傅達理在順治死後,為了報答順治帝的知遇之恩,隨即就以身殉葬了。
即傅達理主動選擇殉葬。
但是問題又來了,順治帝給了傅達理什麼樣的知遇之恩,能讓傅達理捨棄生命殉葬呢?
這到底是粉飾之詞,還是確有其事呢?那就不得而知了,因為沒有更多的資料可以佐證。
不過但是身在北京的比利時傳教士魯日滿,為我們提供了傅達理殉葬的更多秘聞,也為我們還原了事情的完整因果。
即所謂的傅達理殉葬,其實就是殺人滅口,清除順治在位時的皇室醜聞。
“宮廷中出現‘謠言’說皇上有失尊嚴,幹一些極不正當事。事態十分有害,不祥和侮辱的傳聞與日俱增。”(《韃靼中國史》)
3、傅達理其實是順治的男寵
魯日滿,比利時傳教士,順治年間跟隨湯若望在北京供職,與順治帝有過多次接觸。
他著有一本《韃靼中國史》,主要記錄了康熙初年的北京教案,但也記錄不少順治年間的秘聞。
比如傅達理殉葬事件。
按照《韃靼中國史》的說法,順治皇帝不光是愛美人不愛江山的主,關鍵他還有斷袖之好。
“就這樣耽於聲色歌舞,宮裡充滿瘋狂、淫猥男童的醜行和鬧劇,他們得到皇上的寵愛,十分驕狂,醜聞傳遍皇宮。”
據此記述可知,順治帝的私生活極其混亂,他與男寵的那些事,基本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
而這其中的“男童”,應該就是指傅達理了,因為傅達理是當時極其著名的帥哥。
“北京城裡有一個出身於韃靼大家族的少年,年約二十五歲,備受已故皇帝(指順治)的寵幸。其情愛系因他年齡相當,風姿綽約,尤其具有魅力,這些優點使他顯得美麗可愛。”(《韃靼中國史》)
順治帝死的時候二十四歲,傅達理死的時候二十五歲,所以倆人的確是年齡相當。
關鍵是傅達理長得的確很帥,不但風姿綽約,而且極具魅力,甚至讓人看了覺得“美麗”。
既然傅達理如此的帥氣,那他必定是引人注目的,尤其是作為順治帝的侍衛。
所以倆人看對眼是水到渠成的事。
然後傅達理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順治帝的男寵,但這對於皇室來說就是醜聞。
順治活著的時候,就有大臣向他進諫,希望他改掉這樣的惡習,但是順治帝都當成耳旁風了。
“朝廷的一位大員卻未能受到這樣的接待,估計他也是懷著良好的意願,向皇上進諫,希望皇上端正行為。”(《韃靼中國史》)
順治活著的時候,不光有大臣進諫,他母后孝莊也是極其反對。
但無奈順治也比較叛逆,也可能是熱衷於這種畸情,所以傅達理沒有受到一點責罰。
或許就是因為傅達理被順治受寵,所以才能對的上所謂的,要為順治殉葬的“知遇之恩”吧。
當然,傅達理是被自願的。
順治帝駕崩後沒多久,孝莊太后就要出手整治傅達理了,她必須給兒子消除醜聞。
在順治帝駕崩的第二天,孝莊太后就把傅達理叫了過去,當面指責加暗示的說:
“好啊,你竟敢活著!”(《韃靼中國史》)
言外之意就是傅達理必須死。
但孝莊把話說得非常冠冕堂皇,我讓你死不是為了抹殺醜聞,而是我兒子需要你的陪伴:
“如果你是我子的忠實伴侶,你應勇敢地隨他到陰間去。他在等你,不能忍受思戀之苦,不要讓愛你的人失望。你知道韃靼人的風俗,我想你的愛是真的!”(《韃靼中國史》)
傅達理壓根就沒有選擇,當時就哭著回家去了,把自己的艱難處境告知了父母。
他爹媽當時就哭成淚人了:
“父母一聽這不祥的訊息,當時變色,落下眼淚,親友都因這個訊息悲傷地齊聚他的家……可以肯定他們不敢違背太后的旨意。”(《韃靼中國史》)
淨說大實話,誰敢違背孝莊的旨意啊,但是傅達理是真不想死,他在家糾結了一天,都沒有動手解決自己。
給你體面你不體面,那就只能讓孝莊幫他體面看。於是孝莊就出手了。
“第二天太后得知可憐的少年還活著,便派手下兩個大員攜一個鍍金盒子,作為禮物(賜死之禮,即愛之繩索),其中盛一根類似鞍塑人攜帶的弓弦,並且命令他們必須親手了結此事。”
於是傅達理在自己家,被爹媽給親手勒死了,這才有了史料中傅達理的殉葬。
順便報答了順治帝的“知遇之恩”。
怎麼說呢?
傅達理也是個犧牲品,長得帥有時候真是罪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