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大清乾隆58年,也就是公元1793年,英國使者馬戛爾尼勳爵奉國王之命,藉著為乾隆皇帝祝壽的機會,與大清王朝進行談判,想透過這次訪問開啟中國的市場。但是卻被乾隆皇帝拒絕,最終使清朝失去了一次和世界交流的重要的機會,為此後鴉片戰爭的失敗埋下了隱患。

這回我們不談乾隆皇帝這樣做的原因以及清政府是否真的是閉關鎖國,我們的目光要集中到當時的英國國王身上,也就是喬治三世身上。對於大多數一般的中國人而言,喬治三世的名字是陌生的,我們所能聽到的關於他的資訊主要也就是和馬戛爾尼或北美獨立戰爭有關的歷史。

馬戛爾尼訪華

喬治三世是英國漢諾威王朝的第三位國王,在位是60年,也就是1760年到1820年。在喬治三世在位期間,世界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工業革命、北美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先後爆發,最終改變了西方世界的格局。

可以說喬治三世是一位什麼樣的國王是英國近代史中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在美國人的心中,喬治三世主要是一位暴君的形象。19世紀到20世紀初的英國曆史學家對喬治三世的評價主要是負面的。到了20世紀中期,部分歷史學家認為過去對喬治三世的評論並不完全客觀,試圖重新對喬治三世作出評價。而到了20世紀後期,許多學者都傾向以同情的角度看待喬治三世。

喬治三世的全家福

先說喬治三世的政治作為。自18世紀中期以來,隨著內閣制的興起和君主疏於朝政,王權衰落的跡象越來越明顯,英國的君主制正朝著"統而不治"的虛君政治的方向前進。喬治三世即位后王權衰落的局面被迅速扭轉,直到1783年小皮特的上臺。在1760年——1783年這23年裡,喬治三世利用輝格黨內部的分裂局面透過利用王室恩惠與官員任免權、拉攏親信、封官許願、影響議會選舉、建立"國王之友"內閣等方式分化輝格黨並逐漸強化王權,使王權在這一時期得到了短暫的復興。

後說喬治三世的軍事作為。喬治三世即位以來面臨的第一場戰爭是七年戰爭,這場戰爭的結果是英國-普魯士聯盟取得了勝利,法國被迫割讓加拿大並從印度撤出,英國因此成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但是七年戰爭並不完全是喬治三世的功勞,因為這場戰爭在他即位之前就已經爆發。七年戰爭結束後的第12年,北美獨立戰爭爆發,其結果是美國獨立,英國失去了廣闊的殖民地,英國的國力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損傷,喬治三世因此揹負了很多負面評價(這是很多人否定喬治三世的主要原因)。而在第三場戰爭也就是拿破崙戰爭中,英國擊敗了法國,使英國成為了歐洲的一流強國,英國的國際影響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最終為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不列顛治世"的到來奠定了基礎,喬治三世時代因此成為了將大英帝國推向鼎盛的重要時期。

七年戰爭

而工業革命之所以在喬治三世年間開始,是因為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政治上的相對平衡——王權的恢復與君主立憲制之間相互制衡為英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國內環境,因此,可以說喬治三世對工業革命的爆發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

喬治三世的個人品質也是值得肯定的。1786年08月02日,喬治三世在聖詹姆斯宮外遭到一位名叫瑪格麗特·尼克爾森的女僕的襲擊,原因是她對一起財產糾紛的裁決心懷不滿,所以來用刀行刺國王,儘管遭遇了行刺,喬治三世卻沒有因此治罪這名女僕,不僅在事後赦免了她,還表示要對她的要求進行公正處理。這一處理結果在當時引起了全國人民對喬治三世的讚賞和效忠的熱情,人們都因為喬治三世對臣民的寬容和通情達理感到敬佩。

所以即使在喬治三世統治的後期,隨著政府事務的增加和喬治三世年齡的增長以及身體狀況的惡化,喬治三世的影響力開始下降,但是即使是這樣,喬治三世仍然受到英國民眾的愛戴。

按照我們中國人習慣上的對君主的評價,如果說喬治三世是英國的千古一帝或許有爭議,但是說喬治三世是一個有作為的君主或者至少是一個合格的君主並不誇張。在英國曆史上,喬治三世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君主,他留給後世的英國是一個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的國家,他不會想到在他去世後僅僅三十多年,倫敦舉行的萬國工業博覽會將英國推向可以和中國"開元盛世"相媲美的最美好的時代,並因此成為19世紀的世界霸主。

倫敦萬國工業博覽會

當我們今天重新來看待這段歷史時,喬治三世漫長的統治時期,都被視為英國君主政治權力最後的迴光返照,以及君主慢慢轉型為國家道德形象和政治禮儀象徵的過渡時代,而這份歷史遺產不僅改變了英國,更是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2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誰說女子不如男?武則天跟唐太宗相比很差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