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493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在這裡,西班牙人發現了橡膠球,並在征服墨西哥和南美洲的過程中將橡膠知識帶到了歐洲。

1839年,查爾斯·固特異先生髮明瞭"硫化",兄弟倆將公司取名"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並選擇"飛足"為商標,取其優美、迅捷之意。

1845年,英國米德爾塞克斯的土木工程師羅伯特 · W · 湯姆遜發明了用皮包裹,內充空氣或馬毛的輪胎,但沒有實際使用。

1888年,居住在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的蘇格蘭獸醫約翰 · 伯德 · 鄧祿普,看到自己兒子腳踏車的實心橡膠輪在石頭路上顛簸很厲害,於是用一根透過活門充氣的管子,外面塗上橡膠作保護層,做了一個氣胎。

1889年12月7日,第一個充氣輪胎受專利保護。早在1836年,比利時人迪埃茲就曾提出過充氣輪胎的看法。

1895年,汽車的出現帶動了輪胎產業的迅速發展。1911年,Philip Strauss發明了充氣內胎,外胎組合的橡膠汽車胎。

1913~1926年,簾線和炭黑輪胎技術的發明,為輪胎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隨著汽車工業的進一步發展,輪胎技術也隨之不斷地改進與提高。

1948,年法國米其林公司首創子午線結構輪胎.這種輪胎由於使用壽命和效能有顯著的提高,特別是在行駛中可以節省燃料,被譽為輪胎工業的革命。

1948年,B.F. GOOD RICH 開發無內胎輪胎。

1963年,使用滌綸簾子布(POLYESTER)。

1971年,皮列裡公司開發VR轎車胎 (V-240Km/Hr)。

1979年 , 費爾斯通公司開發微型備用胎。

1983年,法國米其林公司開發飛機子午線輪胎。

1983年,普利司通轎車輪胎的新斷面設計理論RCOT發表--行駛中的最佳化斷面設計理論,透過高效利用充氣壓力,解決了乘坐舒適性與轉向穩定性之間的不相容的難題。

1987年,普利司通貨車及客車輪胎的斷面設計理論TCOT誕生。

1994年,普利司通波形帶束層研製成功並應用於超低斷面輪胎的生產--新結構抑制了帶束層中產生的應變,提高了耐久性。

32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從秦始皇焚書到朱元璋定八股,目的是一樣的,為何就秦始皇被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