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公元前344年由魏主盟的“逢澤之會”還只是魏霸權由盛而衰的轉折的話,那麼隨著馬陵之戰的爆發,秦齊最終取代魏的霸主地位則已成定局。
前341年齊魏馬陵一戰,成為戰國曆史上重要的分水嶺。
此戰,魏國大敗,主帥龐涓自殺,太子申被虜,士卒傷亡大半。
經此一戰,魏國一蹶不振,不斷被秦、齊、趙三國夾攻,戰國初期第一強國衰落了。
前334年,魏惠王到徐州朝見齊威王,尊齊為王,齊威王不敢獨自稱王,又尊魏為王,史稱“徐州相王”,魏的霸權徹底喪失。
秦國自孝公時商鞅變法,國力大增,開始東進攻魏。前338年孝公逝,秦惠文公即位,繼續行商君之法。
從前330年到前328年,秦國連續進攻魏河西地,魏被迫將河西上郡全境獻秦,河西之地盡喪。
此時秦已佔有今陝西黃河以西廣大地區,以及黃河以東、以南部分地區,控黃河天險,國富兵強,聲震山東各國。
前325年,秦惠文公繼魏、齊之後開始稱王。
前316年秦惠文王接受司馬錯的建議,攻滅巴蜀兩國。秦獲巴蜀天府之國後,更加強大。
接著秦向西北擴充套件勢力,兼併了西戎的義渠部,解除了東進的後顧之憂。
至此秦疆域大增,地緣上對六國始成居高臨下的壓倒性優勢。
(前316年戰國形勢圖,秦滅巴蜀)
隨著齊、秦在東西對峙,各國的合縱連橫開始大行其道。楚國在當時與秦齊成鼎足三分之勢,其向背直接左右著合縱連橫的鬥爭。
前313年,秦派張儀入楚,張儀用計誘騙楚懷王與齊國斷交。
事後楚懷王得知被騙,發兵攻秦,大敗。後楚懷王赴秦會盟,被扣押,死於秦國。在接連不斷的失敗後,楚國逐漸衰落。
(前311年戰國形勢圖,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
前307年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改革,趙國崛起,成為繼秦齊之後的強國。
後趙國吞滅中山國,大敗林胡、樓煩等遊牧族,開闢雲中、雁門、代郡,趙以其強大的騎兵稱雄於戰國中後期。
(前301年戰國形勢圖,趙國崛起、諸侯伐楚)
在秦惠文王時期和秦昭襄王在位初期,處於天下腹心之地的韓魏是秦國東進路上的主要障礙。
前293年,秦為開啟東進中原的通道,由大將白起率軍在伊闕(今洛陽龍門)大破韓魏聯軍,史載斬首二十四萬。
伊闕之戰後,白起一戰成名,秦清除了東進之路上的一大障礙。
韓魏兩國門戶大開,被迫割地求和,秦在河東建立了牢固的根據地,勢力伸到中原。
(前293年戰國形勢圖,伊闕之戰)
從馬陵之戰到伊闕之戰近半個世紀的歷史發展中,戰國形勢從魏國獨霸演變到秦齊東西對峙。
戰國初期的弱國在這個時期透過變法改革相繼崛起,中原韓魏隨著四周強鄰的崛起而逐漸成為各國合縱連橫的附庸。
從商鞅變法到秦昭襄王初期,秦國南吞巴蜀,西定義渠,東略三晉,在五十年中削弱了韓魏楚三個勁敵,疆域大增,國力日盛。秦已初步奠定了兼併六國的基礎。
此時天下尚有秦、齊、趙三強。大國國力上限相較此前明顯上升,是戰國進入中後期的特點。
列國攻伐逐漸由爭霸戰爭演變為兼併戰爭,封建帝國初具雛形。中國歷史走到了大一統前的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