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曹操早先應該是有匡扶漢室、做東漢的徵西將軍的志向的,但是隨著東漢朝廷的衰微,地方軍閥的地位越來越獨立,曹操的力量越來越強大,於是他的野心開始滋生。從建安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196年到220年),曹操基本上控制了東漢朝廷,距離代漢只差臨門一腳。而在這個過程中,曹操有一個排除異己的助手叫做郗慮,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郗慮這個人物。

郗慮的概述

郗慮在史料中的記載比較零碎,不過也有不少的資訊。在《續漢書》當中記載,郗慮字鴻豫,是兗州山陽郡高平縣人。郗慮年少的時候,跟隨鄭玄門下為弟子。鄭玄是東漢末年一個非常著名的大儒。他跟隨扶風馬融學習(其實由馬融的弟子教授),辭歸之後,馬融感嘆說:"鄭生今去,吾道東矣。"鄭玄回鄉開學授課,弟子達到數千人,其中不乏一些漢末三國時期的主要人物,郗慮就是其中之一。

郗慮在鄭玄的弟子當中應該算是比較出名的一個。按照《魏氏春秋》當中的說法,郗慮是由荀彧推薦給曹操的,評價是"當世知名",與華歆、王朗等名士並列。可見郗慮在當時也是一個名士,不過史料記載較少,所以在後世的存在感不強。

郗慮是兗州人,曹操最早發跡的地點就是在兗州,先成為東郡太守緊接著成為兗州牧。所以郗慮加入曹操集團的時間是否在建安年間,也就是曹操真正控制漢獻帝時期,這一點並不清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郗慮在建安前期做到侍中、光祿勳,宿衛宮殿門戶,伴隨漢獻帝左右,屬於天子近臣。從郗慮與曹操的關係來看,也可以視為對漢獻帝的監視和控制。

而後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郗慮從光祿勳轉為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在西漢時期是一個非常有權重的官職,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被視為三公,儘管實際上御史大夫並沒有達到公的位置。後來御史大夫轉為司空,成為三公之位,原先的御史中丞替代御史大夫的位置。

在西漢時期,御史大夫是副丞相的角色。而曹操設定的御史大夫則沒有這麼高的權重,不過仍然具有監督、檢舉、彈劾的權力。郗慮作為曹操的助力,擁有這樣的權力,更方便幫助曹操打擊異己。郗慮就是曹操改制之後第一任御史大夫,當然權重也被削弱,失去副丞相的地位,副丞相由曹操的兒子——五官中郎將曹丕擔任。

郗慮對曹操的幫助

一、配合曹操奏免趙溫

在東漢時期,並沒有御史大夫、丞相這些官職,而是司徒、太尉、司空三公制度。曹操在控制漢獻帝之後,也延續了這個制度。曹操自以為司空,原先的太尉楊彪因病遜位,還有一個司徒趙溫保留下來。也就是說在當時曹操和趙溫處於三公之位,另外一個太尉的位置是空缺的。

在建安十三年,趙溫闢除曹丕為自己的屬吏。這個時候曹丕還沒有入仕,闢三公府算是一種很常見的仕進方式。趙溫對曹操的態度應該是示好,但是曹操不領情,以趙溫選舉不實的藉口奏免趙溫。這實在是一個蹩腳的理由,但是做到曹操這個位置行事,有的時候只是需要一個藉口而已。在這件事上,郗慮也配合了曹操的行動。不久之後曹操徹底廢除三公制度,恢復丞相制度,自己也成為了東漢的丞相。

二、構陷孔融

曹操恢復丞相制度後,設定御史大夫,並且以郗慮為御史大夫。不久之後郗慮就幫助曹操做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構陷當時的名士領袖孔融。說起來郗慮和孔融還有一點勉強算是親舊的關係,郗慮是鄭玄的弟子,而孔融與鄭玄的關係非常親密。不過二者之間卻有很深的矛盾。

按《江表傳》中的記載,漢獻帝曾經見孔融與郗慮,問孔融說郗慮這個人有什麼才能。孔融回答漢獻帝,郗慮只可以與其適道,不可以給他權重。郗慮聽到之後非常不滿,開始揭孔融的老底。孔融原先是北海相,在黃巾餘黨以及袁紹所置青州刺史袁譚的打擊下狼狽出逃,歸於東漢朝廷。郗慮反問孔融"其權安在"?兩個人之間就產生矛盾。

郗慮與孔融在個人感情上有矛盾,從更大的層面上考慮,二者也是政敵關係。孔融作為當時的名士領袖,與曹操之間有很大的分歧,他是支援漢室的力量,而曹操則是篡奪漢室的人。孔融經常和曹操對著幹,礙於孔融的名望,曹操不便自己下手,於是郗慮承擔了攻擊孔融的作用。

郗慮曾經奏免過孔融一次,算是曹操對孔融的一個警告。在這次免官之後,孔融雖然被重新起用,但是隻是一個閒散官員。不過孔融的名望實在太高,"及退閒職,賓客日盈其門。"這又引起曹操的猜忌。於是郗慮再次幫助曹操構陷孔融,直接將孔融定義為不忠不孝,處死以除後患。

3、 殺伏皇后

原先在建安初年有一個政治事件——"衣帶詔",漢獻帝的董貴人的父親董承參與"衣帶詔",密謀除掉曹操,結果被曹操所殺,董貴人當時尚且懷有身孕,也被曹操所殺。漢獻帝的皇后伏壽內心憂懼,也聯絡自己的父親伏完希望除掉曹操。伏完雖然應允,也拉攏過一些人,但是一直沒有采取行動。

直到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這件事情敗露。這個時候伏完早就去世,但是曹操仍然不放過伏皇后,決定廢掉伏皇后。一方面伏氏畢竟針對過自己,需要進行打擊;另一方面曹操也需要為自己的女兒鋪路,支援曹節成為皇后。於是曹操以郗慮、華歆為助力,沒收皇后印綬,將伏壽收押打入冷宮,最後被曹操處死,她的兩個兒子也被毒殺。次年曹節就成為皇后了。

小結

郗慮本身受學於鄭玄,是東漢末年的名士。他的行為卻不符合傳統士大夫心中的道德標準。從史料上的記載來看,郗慮在政治上的表現非常活躍,配合曹操策免司徒趙溫;策免少府孔融,後來直接置孔融於死地;代表東漢朝廷進封曹操為魏公;與華歆配合曹操廢掉伏皇后。不過郗慮參與這麼多重要事件,卻沒有個人傳記。這或許是因為郗慮在這些事件中缺乏主導性,只是配合曹操的意願的緣故吧。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

1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慈禧寡居47年,孤寂長夜如何度過?這支“玉藕”足以說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