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打算講一下日本古代歷史。日本因為自己的地理環境形成了海洋尚武文化。但又因為處於中華大陸文明圈的影響範圍內,加之自身自然環境的不穩定,所以封建禮教尤其是等級思想被日本完全貫徹。
四世紀,日本天皇制度確立可是日本由於之前一直是氏族部落的狀態,即使大和國打下了大片領土,天皇出現。但日本的實際掌權者還是以蘇我氏為首的幾大氏族。氏族的統治導致大量土地兼併,人民困苦不堪,貴族與天皇之間的權力鬥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645年太子在朝堂刺殺了大貴族蘇我入鹿,皇室奪權成功。
之後,日本皇室根據唐朝的政治經濟體制,建立起中央集權國家,廢除大貴族壟斷政權的體制。這次模仿唐朝制度的改革,便是大化改新。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國,日本從奴隸社會過渡到了封建社會。
在向唐朝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日本並沒有學習成功——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在當時是一種先進制度,但想要成功實施這種先進制度是需要一定的社會背景的。中國科舉制形成於隋唐,當時社會結構劇烈變動,豪強世族在長期的動亂中不斷被消滅,同時農耕技術不斷進步,豪強世族土地所有制和部曲佃農制度不再佔據優勢地位,中小地主階層和自耕農成為社會的主要力量。
(豪強世族的農業經濟就像歐洲古代的大莊園種植經濟)
通常某一階層力量的壯大後,往往伴隨著政治地位訴求,衰落的門閥世族不再能透過世襲制有效的控制國家力量,野心勃勃的皇帝和新興的中小地主階層透過科舉制完成了權力的更迭。
那麼,日本為何沒能實現這一過程呢?下回再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