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眾所周知,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整個民族認真嚴謹,汽車、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階製造業更是享譽世界。更神奇的是,德國在歷史上發起兩次世界大戰,又遭受兩次世界大戰的重創,但又能夠迅速從廢墟走向繁榮,長久地成為世界強國。

先進的德國工業

那麼,在德國的發展歷程中,到底什麼樣的特殊基因在支撐這個國家屢屢化腐朽為神奇呢?或許我們可以概括好多內容,但我認為,德國人始終把教育與科技根植於民族血脈之中,則是最關鍵、最核心的因素。

早在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在歐洲啟蒙思想的影響下,被後世稱為軍曹國王的威廉一世和腓特烈大帝的腓特烈二世,就把重視文化教育作為基本國策。

特別是在腓特烈大帝時期(18世紀中期在位),普魯士率先在歐洲諸國中最先實行小學義務教育,各類學校如雨後春筍般在普魯士各地建立。到腓特烈大帝執政後期,普魯士的文化普及率已經與歐洲文化強國英國相差無幾。

奠定教育基礎的腓特烈大帝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以後,普魯士的發展迎來拐點。由於歐洲各國擔心法國革命運動會蔓延開來,動搖本國的君主制度,包括英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普魯士在內的歐洲所有君主組成了聲勢浩大的反法聯盟,準備合力絞殺法國的大革命成果。

就在此危難之際,法國的戰爭狂人拿破崙登上歷史舞臺。他帶領法國軍隊,先後於1797年、1799年、1804年和1806年四次擊敗了反法同盟的進攻。

特別是1806年的戰爭中,普魯士損失慘重,首都柏林被拿破崙攻破,大部分國土被佔領。1807年7月,拿破崙與俄國簽訂《提爾西特條約》,俄國、普魯士被迫承認法國所有佔領區。

根據這一強權協議,普魯士不僅喪失了一半以上的土地,還需要向法國支付1.5億法郎的戰爭賠款,在未付清賠款之前所佔領土由法國繼續佔領。

就這樣,普魯士從歐洲強國淪落為沒有獨立主權且被敵國佔領的國家,整個國家陷入了全面崩盤的階段。

在這種近似絕望的環境下,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不無意味深長地說到:這個國家必須以精神的力量來彌補軀體的損失。正是因為窮困,所以才要辦教育。我從未聽過哪個國家因為辦教育辦窮了,辦亡國了。”

腓特烈威廉三世

這給黑暗中的普魯士,甚至整個德意志地區送來了火把,指明瞭發展方向。

因此,即使在最艱難的境況下,普魯士都把教育科技作為重中之重。這也使得歐洲具有現代意義的大學最早出現在德國,在經濟可能落後於英法,但在科技文化上從未落伍。

1871年1月,在俾斯麥的謀劃指揮下,擊敗強敵法國後,普魯士完成了對德意志地區的統一大業。俾斯麥,這位以鐵血著稱的宰相,在國內施政上依然加把教育科技作為國家發展的基石,以頒佈法令的形式強行推開全民教育,使得教育普及程度居世界之首。

俾斯麥

正所謂求仁得仁,求義得義。

德國對教育科技的高度重視、執著追求,終於迎來偉大的豐收時刻,使得德國成為受世界尊敬的民族,也使得他具備了長期屹立於強國之列最根本的力量。

一方面湧現了一大批影響歷史、引領時代的大思想家、文學家。托馬西烏斯提倡理性,反對偏執思維;反對將羅馬完美化,提出國家構想,被認為是“整個現代思想的開創者”。萊布尼茨發明了在現代計算機中廣泛使用的二進位制演算法,被譽為“17世紀的亞里士多德”。康德更是創立德意志古典哲學,被認為是現代歐洲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歌德和席勒共同創造德國古典文學的高峰,將德國帶入世界文學的最高峰。馬克思、恩格斯攜手建立馬克思主義,馬克思被稱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等等。

馬克思

另一方面,先進的教育、哲學和科學在德國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先進的全民教育為德國提供了高素質的國民群體,成為德國邁向強盛的重要資源據統計,從1851年到1900年,德國取得了200多項重大科技革新和發明創造,超過英法兩國的總和。煤炭和鋼鐵產量躍居歐洲第一,化工產品總產量躍居世界首位,工業總量超越了所有歐洲國家。

正是強大教育和人才的支撐,德國成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中心,在電力應用方面領先世界,促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德國人發明創造的內燃機,解決了長期以來動力不足的局面。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催動下,德國工業化加快,使其成為了歐洲頭號強國。

內燃機火車

時至今日,德國的教育和科技依然居世界前列。

對我國的啟示:和德國類似,我國曆來把教育作為一以貫之的重要選項,耕讀傳家成為千百年來的基本家訓。但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我們的教育更重視社會教化和維護人倫道德,或者把教育作為社會公平的調節器,以及階級轉換的工具,以至於出現“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樣的庸俗認識。而且,在教育中重人文,輕科技,萬般為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就是為了做官,將技術視為雕蟲小技等等。

這些都成為制約我們民族跨越發展的重要障礙。目前,我國正處於民族復興的關鍵時候,存在諸多被國外卡脖子的關鍵技術和發展短板。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從德國重視教育科技的傳統中汲取啟示,真正把重視教育放在第一位,真正在全民族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正確導向,真正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從而積澱錘鍊最強大、最持久的崛起力量。

7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關羽大敗後,手下都拋棄他跑了,為何趙雲戰敗,士兵卻不離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