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942年的2月15日是個農曆新年,新加坡島上卻是一片愁雲慘霧,英軍指揮官白思華中將向日本陸軍山下奉文中將無條件投降,困守在這裡的6萬多英軍成為俘虜,宣告日軍完全佔領馬來半島和新加坡。

這是二戰期間英日馬來亞戰役的終局。

這場戰役從1941年12月8日開始,不到2個月,日軍已取得決定性勝利,佔領了整個馬來半島和新加坡,英軍死傷17500多人,130000人被俘。

新加坡陷落後,丘吉爾哀嘆這是:“英國史上最大的災難”。

馬來亞半島位於太平洋防線戰略要點,物產豐富,日本要入侵東南亞,馬來亞是重中之重。這點英國當然也能看出來,但這時英國國力下降,自保尚且無暇,沒有能力抽調更多資源防禦馬來亞。

對英國來說,馬來亞的防禦存在著賭博的成分,它基於兩點:一是英國能對日軍攻擊馬來亞的軍事行動得到足夠的早期預警,從而能抽調兵力緊急增援。二是在戰役爆發後,美國能給予英國協助。

但到了1941年底,這兩個條件都已經無法成立。

戰前,英軍在馬來亞的兵力是31個步兵營、8個炮兵團、2個反坦克炮團,後來又增援了7個步兵營和一個反坦克炮團,總兵力在14萬左右,它是由英聯邦軍隊構成,包括印度和澳洲的兵力。

日軍進攻馬來亞的兵力是山下奉文率領的第25軍,包括近衛師團、第5師團、第18師團三個師團,還有陸軍兩個飛行團和海軍第22飛行中隊提供空中支援,總兵力約7萬人。

在馬來亞陸地戰役打響的同時,爆發了馬來亞海戰,這場海戰對之後的陸戰關係重大。

1941年12月,為了威懾日軍,英國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和戰列巡洋艦“反擊號”開到新加坡,它們與其他4艘驅逐艦組成了英軍遠東Z艦隊。

雖然看上去軍艦不多,但在當時大艦巨炮主義還未過時的背景下,剛剛服役不到一年,滿載排水量43786噸,裝備6座356毫米巨炮的巨型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和滿載排水量32740噸,裝備6座381毫米巨炮的反擊號戰列巡洋艦,仍然是相當具有威懾力的存在,英國認為它們能夠保衛遠東的領土和通往澳洲的航線,為英軍的增援爭取更多時間。

事實是,這兩艘鉅艦並沒有得到和日本軍艦正面對決的機會。由於缺少空中保護,12月10日,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被日軍的岸基轟炸機和魚雷轟炸機擊沉,840名官兵陣亡。

馬來海戰的慘敗,為日軍登陸掃平了障礙,也在事實上宣告了大艦巨炮主義時代的結束。

丘吉爾在回憶錄中寫道:

在整個戰爭過程中,我從未收到比這個更直接的衝擊……當我在床上輾轉反側時,2艘軍艦全部沉沒的恐怖訊息緊緊糾纏著我...在這整片遼闊的海域上,日本(海軍)有著絕大的軍力,而我們卻到處都是虛弱和赤裸裸的。

掌握絕對制海權和制空權的日軍在12月8日凌晨00:30在馬來半島北端海岸太過的北大年府發動登陸作戰,這時離珍珠港遭到襲擊還有48分鐘,日本人的時間拿捏得相當到位。

當天中午,泰國軍事基地已被佔領,日軍開始向西越過馬來—暹羅邊境進攻馬來半島西部地區。

11日,另一支日軍在北部哥打峇魯登陸。

在戰役裡,有兩個細節值得注意。

山下奉文發動進攻時,只有2個師團約5萬人的兵力,日軍卻攜帶了12000多輛腳踏車。這是山下奉文在發動攻擊前對馬來半島的地形進行考察研究後作出的決定。

事後證明,腳踏車在馬來亞是相當好用的載具。

當地地形以叢林為主,騾馬和機械化運輸在這裡沒有太大用武之地。而一輛腳踏車,能使日軍單兵在叢林地形中的負重達到34公斤,超出步行的英軍士兵一倍以上,並且腳踏車能在叢林小路上快速移動,進軍速度超過英軍想象。

所以日軍的攻勢,也被稱為腳踏車閃擊戰。

除了腳踏車,日軍還配屬了200多輛輕型坦克。雖然這些坦克型號老舊,皮薄炮短,但它們更適合在叢林地形移動。與日軍相比,英軍在馬來半島沒有一輛坦克,因為他們認為在這個地形裡用不上坦克。

日軍坦克在面對盟軍坦克時不堪一擊,對英軍步兵卻相當好用,面對英軍叢林裡的散兵坑防線,輕坦相當於神器,英軍防線被迅速擊潰。

面對日軍攻勢,英軍節節敗退,幾乎沒有組織起一場像樣的抵抗。日軍很快逼近馬來西亞首府吉隆坡,印度第11步兵師奉命在仕林河阻擊日軍,這場戰役是場災難,印軍3個旅先後被消滅,日軍損失微乎其微。

1月11日,日軍第5師團在未遭到有效抵抗的情況下,佔領吉隆坡,英印軍棄城而逃,日軍繳獲大批軍用物資。

這時距離日軍發起攻勢只有33天。

1月14日,日軍開始進攻南玻的柔佛州。在這裡,他們遇到了強硬的對手——澳洲第8師。

澳軍第8師在亨利·哥頓·本尼特指揮下,整合了撤退的一些印度軍隊,打得英勇頑強,哪怕付出重大傷亡,也不輕易放棄陣地。日軍在整個馬來戰役中傷亡了7500多人,其中近一半是在拜澳軍所賜。

不過一處的堅守無法扭轉戰局,1月27日,柔佛已難以防守,英軍越過柔佛海峽撤退到新加坡。

2月1日,新加坡攻防戰開始。山下奉文聲東擊西,日軍成功利用橡皮艇強渡柔佛海峽,順利登陸。

英軍士氣低落,困守孤島,大勢已去。2月15日,白思華中將接收投降的建議,簽署了投降書,宣告無條件投降。

馬來亞戰役以日軍的完勝告終,這是一場成功的閃擊戰,不過不是靠的裝甲部隊,而是靠腳踏車,所以也被稱為腳踏車閃擊戰。

回看馬來亞戰役,就英國來說,其實不應該輸得這麼慘。只是日軍挑選的進攻時機對英國實在比較尷尬,當時法國已經戰敗,美國還沒參戰,英國面對強大的德軍已經不堪重負,主力都集中在歐洲戰場,實在沒有力量加強馬來亞的防禦。

駐守馬來亞的英軍,人數雖多,卻大部分是印度和馬來亞當地士兵,這些部隊的戰鬥力和日軍有云泥之別。除了澳軍還能打一打,其他部隊基本沒有還手之力。

除了自身的問題,他們的敵人——日軍在太平洋戰爭初期表現出來的戰鬥力也確實讓人驚歎,戰前準備細緻,戰役裡指揮得力,單兵戰鬥素質也普遍高於英軍。山下奉文憑藉馬來亞戰役的大獲全勝被稱為“馬來之虎”。

但是從戰略上看,與馬來亞戰役幾乎同時發生的偷襲珍珠港,卻是日本自我毀滅的開始,短短几年後,趾高氣昂的日本帝國就跌落到了塵埃裡。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一談起瓜島日本人就想哭:餓死三萬多日本人,被譽為飢餓之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