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中國在秦漢完成大一統後,人口已經達到了五千萬左右。接下來每逢亂世,人口大減,只剩下一半,極端時會減到不足一千萬。再次統一後,又會慢慢恢復到五千萬。

因此,盛世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人口的多少,能夠養活五千萬人的朝代絕對算得上是盛世了。這種局面直到宋明才被打破,明中期時的人口達到近兩億。這是因為明朝特別厲害嗎?不是,原因是明朝大規模地引進了外來糧食物種。

五穀是中國傳統的農作物,養活了中華民族。但是這些糧食品種的產量並不高,每畝兩、三百斤已經是極限了。從這個角度看,中原的人口確實是有上限的。人口太多了,種不出足夠的糧食,再加上天災人禍什麼的,就免不了改朝換代。

明朝引進的糧食物種都是來自於美洲,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發現的新物種:玉米、番薯、馬鈴薯。前兩種引入較早,明朝時已經廣泛種植,最後一種要等到清康熙年間,才傳播開來。別小看玉米、番薯、馬鈴薯,這三樣東西對於中國來說,比黃金還要珍貴。

玉米是美洲的代表物種,早在3500年前就已經開始大規模種植。最早的考古發現甚至達到一萬年前。古印第安人把野生的玉米培育成玉米作物,作為自己的主要糧食。直到今天,玉米制品仍然是墨西哥風味菜餚的主要原料。

與五穀相比,玉米最大的優勢就是產量高,畝產1000斤是正常的,在有些地區能達到兩千斤。大家從電視上都見過玉米地,高大的玉米可以超過人體,顯然比小麥、稻米的土地利用率更高。

番薯,有山芋、甘薯、紅薯、芋頭等多種稱呼,也是明朝後期引進中國的,是一種塊根作物。福建人陳振龍在菲律賓看到西班牙人種植此物。在貧瘠的小塊田地上也可以種植,春夏兩季,畝產量加起來可達上萬斤,簡直是上蒼對人類的恩賜。

陳振龍悄悄地把蕃署枝葉帶回國內,在福建廣為種植,使山多地少的福建能夠養活更多的人口。明末時,番薯開始傳播到江蘇等地。清初時,才在華北地區大規模種植。

玉米和番薯都有一個巨大的優點,就是耐乾旱、耐貧瘠,不但好養活,還不與主糧搶地,是非常好的補充作物,大大增加了農民的口糧,使養活更多的人口成為可能,國家有足夠的能力養活百姓,才能發展興盛,才能開疆拓土。

第三種糧食作物馬鈴薯,俗稱土豆,也是一種植物塊根,長在地下,畝產量比玉米更高,可達3000斤,康熙初年開始引進入國內。現在中國已經把土豆列為第四種主糧。

不光是美洲和中國,歐洲有些國家對土豆也有很深的依賴。愛爾蘭在1845年以後,土豆發生病害,大面積歉收,發生大饑荒。而英國政府手裡囤積著大量土豆,眼睜睜地看著愛爾蘭餓死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也不肯拿出來救濟。

因此,愛爾蘭始終對英國抱有深深的敵意,北愛爾蘭的獨立問題困擾英國數十年,未來仍有再次爆發的可能。糧食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是戰略性的問題,絕不可以掉以輕心。

這些美洲的糧食物種比中國本土糧食更具優勢,雖然口感不能滿足中國的要求,但勝在產量大,同樣的土地面積,可以養活數倍的人口。這正是明朝和清朝人口激增的重要原因。

有的朝代把四億人口當成自己的政績和功勞,但外來的糧食物種也佔據很大一部分功勞。這也是東西方交流帶來的最直接、最明顯的後果。

有朋友可能會有問題了,既然這些物種都來自於美洲,那麼為什麼美洲沒有發展出強大的文明來,反而被歐洲人征服呢?其中的原因恐怕和非洲的情況有點類似,那就是條件太好了。

中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只要有塊不大的土地,哪怕有沙地,也能種出足夠的糧食,自然也就失去了繼續辛勤勞動的動力。非洲人民更是連種地都不用,樹林裡有充足的果子,一年四季都餓不死人。

而東亞人民,要想養活一家四五口人,需要種一百畝地,才能在交完田稅和苛捐雜稅後,留下夠全家人吃的糧食。就這樣積累幾千年下來,使中國人習慣了勞動致富,再遇上好的條件,如高產糧食、科技進步等等,就能爆發出驚人的能量來。

最新評論
  • 1 #

    糧食安全感謝先人們的引進。使國人能夠基本自給,不過13億人口的大國不重觀三農產業,隨意拋荒耕地那麼上蒼懲罰我們飢寒交迫的日子離我們不會太遠。試目以待吧。

  • 2 #

    玉米,土豆和紅薯對人類的貢獻很大。

  • 3 #

    現在的玉米產多少斤一畝

  • 4 #

    古時誰能種一百畝?

  • 5 #

    據說非洲有個小部落,到現在還是刀耕火種,非常落後,

  • 6 #

    照好處想吧,除了免糧稅,對農業有什麼好處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世人說他賢臣,諸葛亮以他為偶像,孔子有點小看他,因為太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