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王爺,原姓張,家住順義張各莊”,這是一句老北京民謠,認為灶神是北京人。其實,類似的傳說很多地方都有,民俗學者高巍說,“灶神原本就是人造神,本來也沒有姓名籍貫,只是後來各地祭祀,慢慢附會出很多故事,灶神也就有了性別、姓名、籍貫等這些人類的特徵”。
皁君廟。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灶神起源,遠古火神崇拜
傳統的風俗中,小年最重要的儀式是祭灶。祭灶的傳統大約已經有三千年,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禮記》。現代的學者則認為,祭灶的起源比文字記載的更早,因為對火的崇拜,早在穴居時代已有雛形。
關於灶神的記錄,最早見於兩千多年前成書的《禮記》之中,《禮記》記載,周代設立“七祀”,祭祀七種神靈,其中就有灶神。
灶神崇拜和原始的火神崇拜一體兩面,灶神的具象化,最初有兩種途徑,一種是用火神兼任灶神,有炎帝說,祝融說等,這兩者往往同時存在。《淮南子》中記載,“炎帝作火,死而為灶”,但在同一部書中,也同樣記載“祝融吳回,為高辛氏火正,死為火神,託祀於灶”,後一說法,承襲《國語》中“夫黎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的說法。
另一種途徑是以創造者為神,如黃帝說,《事物原會》稱:“黃帝作灶,死為灶神”。
是神是鬼,灶神能言禍福嗎?
除了神靈之外,對於灶神的身份,還有很多不同的描述,最典型的是認為灶神非神,而是鬼。如《莊子》中,桓公問“有鬼嗎”,莊子說有,“沈有履,灶有髻”,意思說“水下泥中有鬼叫履,灶中有鬼叫髻”。有學者考證,“髻”就是顓頊之子“窮蟬”。
灶鬼的說法還有很多,比如《史記•孝武本紀》記載,“少翁方術蓋夜致王夫及灶鬼”。唐宋詩人也多用灶鬼的說法,如唐代陸龜蒙 《祀灶解》中說,“灶鬼以時録人功過,上白於天”,宋代王安石《示江公佐外廚遺火》中說,“刀匕初無慾清人,如何灶鬼尚嫌嗔?”
王安石的詩中,對灶鬼多有調侃。實際上,灶神掌管煙火、上天言善惡的職能就已經出現,並在民間流傳,《論語》中,王孫賈諷刺孔子,為什麼人們說“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王孫賈是衛國權臣,“奧”是“室之西南角”,尊位所在,常以供神。所以王孫賈問的是為什麼“縣官不如現管”?宋朝的朱熹解釋說,“喻自結於君,不如阿附權臣也”。
孔子的回答是,“並非如此,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得罪了天,跟誰求情也沒用。也就是說,孔子並不認為灶神能夠決定人的禍福。
灶神降格,身份逐漸變化
在經義研究發達的漢代,對於灶神的身份,曾經有過激烈的討論,經學家鄭玄認為,祭灶、祭戶等祭祀的都是小神,這些小神“司察小過,作譴告者爾”,乾的只是小事情,報告的也是小過。而炎帝、黃帝、祝融之類,是有功於人的大神,“就灶徑而祭之,屈上公之神,何其陋也”,在狹窄的灶膛裡祭祀大神,太簡陋了。所以他認為“祭灶”時,祭祀的其實是“先炊”,是“老婦之祭也”,也就是最先掌管膳食的老婦人,“祭灶”也不是希望灶神多說好事,而是“報先炊之德”。唐代的孔穎達也認為“爨者,老婦之祭也。此祭先炊,非祭火神”。
此後,灶神的身份逐漸平民化,這也是各地都有灶神傳說的緣故。
古文中關於灶神的姓名籍貫,有很多種說法,如“宋無忌說”,《史記》中說灶神名叫宋無忌。《三國志》中則有更詳細的記載,有人家生了一個孩子,“墮地便走入灶中”,方士管輅說“是一個叫宋無忌的妖物,將孩子帶進了灶中”。
再如蘇吉利說,南北朝時成書的《荊楚歲時記》中說,“灶神姓蘇名吉利,婦姓王名摶頰”。
灶王姓張的說法來自《酉陽雜俎》,其中記載:灶神姓張名單,又名隗,字子郭,貌如美女。因辜負妻子,而鑽入灶內,羞於見人。
祭祀時間,古今南北不同
隨著灶神身份的變化,祭祀的時間也不相同。秦漢時代,主流觀點認為灶神即火神,所以在夏天祭灶。《禮記》中記載,“孟夏之月(四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祀灶,祭先師。”
漢代以後,出現了臘日即臘八祭灶的風俗,此外還有正月、五月祭灶等風俗,如《集說詮真》記載,“五月辰日,以豬頭祭灶,令人治生萬倍。正月己巳日,白雞禮灶,宜蠶。五月己丑日祀灶”等。
至少在宋代之前,祭灶時間固定為每年臘月二十四日,如宋代范成大的《祭灶詞》中所說,“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所以,臘月二十四才是真正送灶的正日子,在今天,中國南方大部分地方仍是臘月二十四祭灶。
那麼,為何北方多在臘月二十三呢?這和清代宮廷祭祀有關係,從清代中後期開始,皇帝在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儀式,同時也將祭灶提前一天。風氣逐漸傳到民間,影響了北方風俗,大部分北方百姓也提前一天祭灶。
灶君神仙,有無專屬廟宇?
灶神是灶火之神,居住於每家每戶的灶臺上。因此,灶神本身沒有固定的廟宇、也少有公共的祭祀場所。
民間的灶君廟、灶王廟等,大多和行業有關,民俗學者高巍說,“祭灶大多在家庭中進行,每家每戶自己祭祀。灶王廟、灶神廟、灶君廟之類,大多是和灶火、食品有關的行業進行祭祀,比如廚師行業,就會舉行公開的祭祀”。
傳統時代,北京有多座灶王廟,其中最大的一座在東花市大街路北,叫“都灶君廟”,清代《宸垣識略》載,“都灶君廟在花市,明代建立,康熙年間重建,修了兩座碑。門外有兩個鐵獅子”,都灶君廟每年八月初一日至初三日,循例有三天廟會,又臘月二十三日為灶君朝天之辰,亦開放一天。
現在,“都灶君廟”早已經消失,在民國時代就改為小學,沿用至今,即今天的回民實驗小學。
此外,在西直門附近,古代還有一座皁君廟,皁君廟原名“灶君苗”,後改名為“皁君廟”,改名原因眾說紛紜,有記載稱,民國之前,登記名俱為“灶君廟”,“灶”即是“灶”,而“灶”和“皁”字形相近,後用“皁”代替。
現在,皁君廟僅剩幾塊碑仍在。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皁君廟”今亦不存,只剩下數塊殘碑,位於大鐘寺派出所院內,小年即將到來之前,新京報記者探訪皁君廟,發現幾塊碑仍在,其中有數塊被砌在一堵牆中,只有一面露出,還有一塊碑仍在院子裡。碑上銘文,已經不再清晰。
近年來,傳說中灶王爺的出身地之一——順義張鎮張各莊,每年都舉行“灶王文化節”,這也是北京唯一和灶王相關的公共活動。
順義張各莊,準備舉行“灶王文化節”。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