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臺實名皇經臺。它不是街名,也不是巷名,而是常德城內一塊只有“巴掌大的地方”的地名。後人不知者有意或無意地將文化味的“皇經”臺偷換成金錢味十足的“黃金”臺。在商品經濟發達的時代,迎合了民眾的口味。
皇經臺是明代藩王在王府旁邊設定的道教祭壇。《清嘉慶•常德府志•山川考三》記載:“明榮王府:府治西北一里(現市一中、財政局、市公安局)。明弘治十一年(1498)命內宮監工,工部主事陳珂董造。明孝宗四年(1491)封憲宗第十二子佑樞於此,歷傳五世。”明榮王崇尚全真道,對常德的道教發展有一定影響。
他就藩常德後解囊出資,大興土木,重建太和觀(在河伏山)的同時又在王府外的紅牆內設定“社稷、山川、風雲、雷雨等壇,並列如制,在內供奉。”(龍膺曰)其中,供奉真武祖師神像和收藏皇經的祭壇就是皇經臺。
明崇禎十六年(1643)農民起義軍張獻忠攻入常德,王府被付之一炬。皇經臺也遭池魚之殃,但人們仍習慣稱呼此地為皇經臺。
清代皇經臺逐步建成豪門望族,大戶商賈的居住地。窨子屋鱗次櫛比、風格各異。高低錯落的院落,對對石獸守立的鐵皮包木大門,形成一道靚麗的人文景觀。
到了民國,因天災人禍,特別是抗戰時期日寇飛機狂轟濫炸,皇經臺損毀嚴重,但東側、南側的許多窨子屋卻奇蹟般地儲存下來。有的新中國成立後仍“徐娘半老,風韻猶存”。皇經臺南側有座餘家大屋,住著有名望的餘欽翼,清末曾任新軍第五十標標統駐守常德,後升新編第一師師長。
解甲歸田後,他創辦電燈公司,為常德電燈照明之始。晚年不問國事,資助人才新秀。著名作家丁玲在常德讀書時被他收為“義女”。餘欽翼1954年在餘家大屋病故。被《常德地區志•名人志》《常德人物譜》和2009年版《常德歷史名人》載入史冊。
民國16年,有位寧波人在皇經臺開設泰康木器號,生產的中式和改良西式傢俱享譽全城。其中茉莉花床和寧波床最為亮眼。“三滴水茉莉花床”以茉莉花樹木為主料,所有花板用立體雕刻與浮雕完美結合,雕繪出各種人物、花草、獅子頭、雙鳳朝陽等圖案。再把雕、繪、漆、貼金等傳統工藝融為一體,顯得格外典雅莊重,精巧美觀。
引入寧波技藝製作的“寧波床”用料為雜木和杉木,它在雕刻人物、花草的基礎上整床嵌有無數襯有人物、小鳥、刺繡的玻璃,臥床者能隱約看到自己的身影,令新婚夫婦特別青睞。
皇經臺東貼大井巷(現劉海巷),南靠治安巷(已拆除,向南移至四眼井街),西臨泮池街,北對法院街(現建設路)。新中國成立後,這裡成立了木器生產合作社,後改為皇經臺農具廠。1959年改名皇經臺木器廠專業生產木製傢俱。生意紅紅火火,隆隆的電鋸聲晝夜響起。每天從大井巷口拖出一車又一車鋸木屑,夏天用來製作“蚊煙香”,冬天用來薰臘肉。
通曉路徑的人為了抄近路,常常從大井巷內的車家窨子後門進,穿過幾進幾齣的天井、堂屋,從雷祖殿(現城南派出所)旁邊的前門走出去,直達梳子巷。
改革開放後,春風吹暖皇經臺。木器廠最終鳳凰涅槃。泮池街的臨街門面與和平西街、四眼井街連成商貿市場。建設路臨街門面也展露商機。這裡有間不打眼的店鋪,專業加工豬蹄子,引來孩子們圍觀。只見一排排豬蹄子擺在街簷下,點燃噴火燈後一陣噴射,豬蹄向左轉再噴射,向右轉又噴射,最後來個向後轉身噴射。
孩子們拊掌唱道:“排長排長,半個皇賞。噴燈一響,黃金萬兩!”授封為“排長”的店主樂呵呵地抓來一把糖果,犒賞這些“封官許財”者。
圖片來自網路
現在的皇經臺流金又淌銀,被繁華的建設路、金鑽廣場、特產街、美食街“圍城”,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之臺。這裡許多商家店鋪招財氣,討吉利,紛紛冠名“黃金”“黃金臺”。銀行儲蓄所怎甘落伍,名正言順就是“黃金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