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

朱元璋在位期間,政治上,強化中央集權 ,廢除丞相和行中書省,設三司分掌地方權力,嚴懲貪官和不法勳貴 ;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經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興修水利,減免稅負,丈量全國土地,清查戶口等;文化上,緊抓教育,大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對外關係上,確立“不徵之國”。在他的統治下,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史稱“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歲,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廟號太祖,葬於明孝陵。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在南京獨自登上西樓,倚樓眺望清秋時節的美景。萬里夕陽從天邊落下,江河獨自長流。今天的故事便從這南京城講起。

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朱元璋在南京南郊祭拜天地,登皇帝位。定國號為明,年號洪武。告祭禮結束,朱元璋在百官的簇擁下,披袞服、戴冠冕,接受萬民朝拜。看著面前的文武百官,他的思緒漸漸飄遠······

想到這些,他笑了。他想起了那個陪他逐鹿天下的結髮妻子——馬氏,那個謀略過人、胸襟曠達的女子。能娶她為妻,是他一生的福氣。父母若泉下有知,也可心滿意足了。

但他的家早都散了,散在元至正四年的那場大饑荒中。短短一個月,他失去數位至親。面對饑荒,他什麼都做不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離去。不過,現在的他有了為老百姓謀生存的權力。他決定了,一定頒佈有利於百姓生活的法令,努力讓百姓吃飽飯、過好日子。

在他的記憶裡,百姓的日子一直過的很苦。天災,人禍,苛稅······他們早出晚歸,面朝黃土被朝天地耕作了一輩子,卻填不飽肚子。有的人甚至連死後入土為安的資格都沒有,一張草蓆,無人問津的荒郊野嶺就是他們最後的歸宿。

他也曾為填飽肚子而發愁,他也曾討過飯,也曾為了一口吃的跋山涉水受盡冷嘲熱諷。他怨過,也恨過。恨那世道不公,怨那老天無眼。

不過,他是幸運的。挫折並沒有成為他難以擊敗的對手,而成為他成長路上最好的陪練。也可以說,這些挫折為他日後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說到這兒,他突然想起了湯和,想到了周德興,想到了徐達,想到了那些陪他白手起家的弟兄們。他因湯和的一封信而入義軍,受到郭子興的提攜,後來被郭子興猜忌。卻也因禍得福攻克定遠,而後收懷遠、安奉、含山、虹縣,可謂四戰四捷,自此走上了他的霸業之路。如果沒有那封信,他現在會在做什麼?

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一路走來,他遇到了成就他霸業之路的夥伴,也遇到了他的對手——陳友諒和張士誠

他與陳友諒打過大大小小的戰役。從太平到洪都,再到鄱陽湖那場被載入史冊的大決戰。哪場戰役不是刀光劍影,精心謀劃?不過他贏了,他憑藉獨特的軍事眼光一次次化險為夷;他得到身邊謀士的鼎力相助;他贏得了人心,贏得了尊重。鄱陽湖一仗,他大獲全勝,而陳友諒徹徹底底的輸了。

最令他印象深刻和敬佩的對手,應該是張士誠了吧。他敬張士誠敢於反抗元朝的黑暗統治,敬他在死亡的威脅前面不改色,敬他一生都在堅持自己的信念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但一山不容二虎,勝利者只有一個。那個勝利者是朱元璋。

他抬頭看了看天,今天的天似乎格外的藍,像極了小時候看到的樣子。正月裡的風還有些冷,他的心中似乎生出一絲異樣的感覺,說不清也道不明。不過這並不重要,因為他知道屬於大明的時代馬上就要開始了,還有更多的事等著他去做。

最後,隨著禮官一聲令下,他終於完成了登基大典的主要部分。一個新的時代就這樣開始了。而南京也開始了另一趟見證之旅。

本期責編:艫韽

27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古代一到戰亂往往人口銳減,為何民國軍閥混戰,人口卻維持在四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