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關於老子行跡屢有爭議,諸說紛呈,主要分歧在老子自洛邑王城免官後歸居或歸隱的地方究竟在哪裡?老子“西行化胡”之說有無史料支撐和事實依據?本文即結合佛教典籍《阿差末菩薩經卷》的記載,對老子、關尹子行跡研究和辨析,以求有一個更為合理的、符合歷史真實的結論。
老子行跡的三種主要觀點:
第一種觀點:歸宿地在陝西周至的樓觀臺此是流行觀點,其另一特徵是生卒時間記載清晰(生於前571年,卒於前471年)。
主要原因是唐朝皇帝認祖歸宗和對老子生地、生年、生平行跡的考證。具體說來,武德三年(620),唐高祖李淵追認老子為其先祖,以老子廟為太廟。貞觀六年(627),太宗李世民敕修太上老君廟。乾封元年(666),高宗李治偕皇后武則天及文武官員親至瀨鄉老君廟朝謁老子,虔誠致敬李氏祖先,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尊號。之後,朝廷又陸續頒旨,要求建廟造像,制禮拜祭,倡導研習《道德經》,設立崇玄學,培養老學人才。
對於認祖歸宗這件事情,唐朝皇帝是非常重視的,圍繞老子生地、老子生日、老子生平行跡和老子歸宿地,著實下了一番實地勘察考證功夫。朝廷組織一批文人學士,圍繞這位傑出先祖的誕生、成長,《道德經》的寫作、傳播,老子離開洛陽後的最終歸宿實地考察,詳加論證,最終得出老子生於周靈王元年(前571年)農曆2月15日,生地陳國苦縣,後經舉薦到周王城洛邑供職,再後於函谷關著經,之後出關赴秦地歸隱,最後在周至樓觀臺弘道並去世的結論。
當然,鑑於司馬遷“莫知其所終”的說法在先,唐代的一些文人學士對老子生卒年份問題也有不同看法。但由於朝廷的考證和提倡,關於老子生平行跡的上述觀點遂成為流行觀點而延續至今,學界多持這種觀點,地方政府、道教界、李氏宗親和民間均認同這一觀點,並紛紛在每年農曆的2月15日以不同方式拜祭老子,形成官祭、道教祭、宗親祭、民間祭四種類型的祭拜方式。
承繼宋徽宗重和六年(1118)把老子誕辰農曆2月15日定為“真元節”的傳統,老子誕生地河南鹿邑民間,除2月15日老子生日祭典外,每月農曆的初一、十五日,民間自發形成廟會,紀念老子。
而在老子供職地河南洛陽、老子著經地河南靈寶函谷關、老子弘道亡故地陝西周至樓觀臺,每年2月15日也舉辦老子生日祭典。道教紀念道祖老子的科儀和海內外的李氏宗親的尋根祭祖,同樣在這一天達到高潮。河南鹿邑及周邊地區家家戶戶供老子,初一、十五必拜老子已成習俗,千年延續,香火不絕。
第二種觀點:歸宿地不詳
此觀點另一特徵是生卒時間模糊(生於公元前600年左右,卒年不詳)。
一部分學者持這一觀點。其中,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全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創會會長鬍孚琛為代表。他認為:孔子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老子比孔子年長50歲左右,約生於周定王七年,楚莊王十四年(公元前600年左右)。
根據周代世卿世祿制度,老子的祖輩應為史官,通曉周代各國古文字,老子至周為守藏室之史,蓋在楚子問鼎之後,楚共王之時。孔子適周,問禮於老子,蓋周景王十四年,楚靈王十年之事。至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16年),王子朝之亂,老子離周而去。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未聞道,乃南之沛,往見老子,乃周敬王二十年,楚昭王十六年(公元前500年)之事。孔子歸,謂弟子曰: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老子則乘牛西去,至函谷關為關令尹喜著《道德經》上下篇五千言,不知所終。
據《史記·老子傳》雲:
“蓋老子百六十有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幹。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於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卬太傅,因家於齊焉。”
這裡需要說明,老子的兒子李宗為魏將,封於段幹。老子的兒子李宗為魏將,蓋晉昭公之時,此時晉六卿強,公室卑,政在私門。魏絳之後,至魏獻子,事晉昭公,自有封地,任用李宗為將,封於段幹,蓋段姓亦為老子之後也。
清代學者汪中和近世學者如梁啟超、顧頡剛、馮友蘭等皆疑《老子》晚出,最早不過戰國末期。更有錢穆先生考訂《老子》出於東漢,似乎有理有據,《老子》漢墓帛書和郭店竹簡本出,這些學者的考據不攻自破!《史記》明言老子名聃,老子即老聃。一說老子字“伯陽”,這顯然是由西周太史伯陽父而來。
胡孚琛先生認為:老子約生於周定王七年,楚莊王十八年(前600年)左右,比孔子年長50歲左右,這一看法,較流行觀點提前三十來年,更易解釋得通老子的《道德經》為何那麼厚重與深邃。胡孚琛先生以史料和出土文物為據對上個世紀初及當今一些學者的觀點所作的評判,對我們研究老子生平行跡頗有啟發與教益。因為,不以科學求實的態度對待老子和《道德經》,僅憑“推測”去研判,“失之毫釐”,便會“謬以千里”。
值得指出的是,陝西、甘肅一帶的老學研究者也多持此種觀點,並認為老子當年離開王城洛邑後,來到陝西寶雞的大散關,在那裡應關尹子之邀一邊講學,一邊寫作《道德經》,然後由關尹子陪伴,踏上了西行的路,先是到了四川的魚鳧國,老子甚至成了魚鳧國的國師,後來終老於四川。
同時,針對老子西去流沙之說,一些學者認為老子當年由關尹子陪侍,出函谷關,過大散關,由今陝西寶雞市西南入甘肅,經遊天水、隴西、臨洮、蘭州、酒泉等地,又回到隴西邑,落戶臨洮,最終在臨洮東山去世。之後,其子嗣在此繁衍,唐太宗李世民所修《氏族志》稱:“李氏凡十三望,以隴西為第一。”於是有“天下李氏出隴西”之說。
第三種觀點:回到了故鄉鹿邑
即老子經歷了周朝廷任天府的守藏室史和內部紛爭後,回到生地——今河南省鹿邑縣。
一部分學者近年提出了這一觀點。其中,以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四川大學老子研究院客座教授張鬆輝為代表。他指出:春秋戰國時期,無論大國小國,均設有自己的關口,東周國也不例外。而尹喜看守的顯系東周的一個關口,由於春秋末年東周地盤已經不大,這個關口應該就在洛陽附近。老子走出東周的邊關以後,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授徒講學。
考以《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的記載,老子的後代基本是在魏、齊一帶活動,魏、齊均在老子故鄉的周圍,這一事實從側面說明了老子辭官後是回到了故鄉。按照常理分析,老子辭官時年事已高,沒有親人陪伴,獨自一人遠遊,似乎不合情理。
考以《列子》、《莊子》的記載,同樣證明老子辭官後回到了故鄉。《列子·仲尼第四》記載:
陳大夫聘魯,私見叔孫氏。叔孫氏曰:“吾國有聖人。
”曰:“非孔丘邪?”
曰:“是也。”
“何以知其聖乎?”
叔孫氏曰:“吾常聞之。”
顏回曰:‘孔丘能廢心而用形。’
”陳大夫曰:“吾國亦有聖人,子弗知乎?”
曰:“聖人孰謂?”
曰:“老聃之弟子有亢倉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視而目聽。”
這段記載說明老子的確是在故鄉陳國教授過學生,不然,陳國就不可能出現一位與孔子基本同時並幾可與之抗衡的聖人亢倉子。
另外,《列子·周穆王第三》還記載說:
“秦人逢氏有子,及壯而有迷罔之疾。聞歌以為哭,視白以為黑,嘗甘以為苦,行非以為是”。
其父很著急,在別人的建議下,就去魯國尋找能夠治療此病的多藝君子,結果在路過陳國時遇到了老子,老子對他進行了一番教導。把以上兩則記載結合起來,更能說明老子在辭官後的晚年,曾生活在自己的故鄉。
《莊子·天道》對此講得更清楚:
孔子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
孔子曰:“善”。往見老聃,而老聃不許。
這段記載中的老子“免而歸居”,明確說明了老子離開東周之後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從老子創立道家學說開始,直到西漢初年,道家學派一直活躍在以河南鹿邑為中心的鄭、宋、齊一帶,諸如列子、文子、莊子、齊國稷下學派中的道家學派,這一現象有力地說明了老子晚年回到了故鄉,悉心傳授“道”、“德”理念,不然,這一地區道家代表人物輩出、道家學派如此興盛的原因就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
而建於漢代,直今仍矗立在河南省鹿邑縣城區的老子昇仙臺,就是後人為紀念老子授徒講學,傳播天下大道的盛舉,也是為紀念老子這位偉大鄉賢、大聖哲終老於故鄉而建造的。
老子講學處:老君臺
另,原文章題目為《老子西出函谷關之後去了哪?》,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