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要說德國人強是真的強,但命兒卻是真的不怎麼樣,在數百年間生存在兵家必爭之地的中歐地區,德意志人以一個個小邦國的形式存在,屢遭兵災,人口數度在戰火中減半,蒙受了深重的歷史苦難。然而,在近代德意志帝國統一崛起之後,其先後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地盤兒是越打越小,地位更是越打越低,可這樣一個要強的民族,在這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失敗都是必然嗎?我想不是的!德國人能在亂局之中尋得生機並崛起成為世界大國,自然有其強悍和精明的一面。

虎式坦克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人並非沒有勝利的希望,只是錯失了良機,歷史總是必然和偶然交織在一起,德國人的悲歡離合也總是縈繞在其歷史和心頭。

兩次世界大戰分別代表了德國兩個不同的歷史階段,其面臨的時代背景和國際局勢也不盡相同,而德國人在這兩場戰爭中的勝算機率也不相同,那麼問題來了,德國人究竟在哪場戰爭中更接近勝利呢?

德國88炮組

要搞清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明白德國在兩場世界大戰中的實力究竟有多麼強悍,一戰時的德國又稱德意志第二帝國,這是一個體制上相對來說較為散亂的國家,他屬於二元君主制和聯邦制的混合國家,也就是說 從上到下,這個國家說話算數的人太多,權力也比較分散,但好歹這個帝國還是有主心骨的,那就是傳統的容克貴族階層!我們常看到兩次世界大戰德國著名將領的名字中很多都有一個“馮(von)”字,這就是容克貴族階級的標誌!

正在補給彈藥的虎式坦克車組

從1817年到1918年,帝國經歷了兩個時代。一個是俾斯麥時代,這位鐵血宰相以其高超的政治手腕,一步步拉攏了奧匈帝國、義大利、羅馬尼亞,甚至還一度誘惑了俄羅斯帝國,他打造了一個密不透風的反法同盟,死死地踩住法國。俾斯麥成功的外交使德國在東方沒有敵人,可以全力西向,與英法爭鋒,極大地改善了德國惡劣的地緣政治劣勢!對內,俾斯麥用一次次大刀闊斧的改革,讓德國搭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快車,既不失社會和經濟的活力,但同時也能保證君主制和國家政治的穩定,他將帝國打造成了歐洲事實上的霸主!

使用紹沙輕機槍射擊的法軍士兵

另一個時代則是德皇威廉二世時代,威廉二世一改俾斯麥時代的保守戰略,謀求陽光下的地盤!他不斷擴充德國軍隊,以爭奪世界霸權的姿態參與到列強的競爭中去,搶奪資源和殖民地。彼時德國經濟延續了俾斯麥時代的輝煌,加之擴充軍備對經濟的刺激,德國工業總量很快躍居歐洲第1位,甚至一度超過了英法工業的總和!此時無論是東方的沙俄帝國,還是西方的法國,在國力上都與德國相差甚遠。就紙面上的實力而言,德意志第二帝國與美國都幾乎相差無幾!甚至如果馬上開戰的話,美國陸軍根本就不是個兒 只是以其龐大的體量保證了其超然的巨無霸般的存在,彼時的美德兩國就像戰國時代的齊秦兩國那般,很有點東西相王的意思!

一戰德國的東方是腐朽的沙皇俄國

納粹帝國通常被稱為德意志第三帝國,儘管第三帝國在歐戰時表現的相當生猛,但是在相對實力對比上,其要遜色於之前的第二帝國。在第三帝國的時代,在東方沙俄帝國早已變成了空前強大的蘇聯,其工業產值超過德國,並且建立了強大的現代化陸軍,蘇聯無論是在人口、工業,還是農業等多個方面,對德國都有很大的優勢,儘管這個國家一時還不具備高效地整合和發揮這些資源,並將它轉化為現實的國力和戰爭實力!而當時的美國經過一戰的洗禮,軍隊和將軍們多少也經歷了歷練,真刀真槍的上過戰場,工業產量也早已將德國遙遙的甩在了身後。

蘇軍狙擊小組

可以說那個時代的德國,在列強中的地位,遠遠不如德意志第二帝國那般巨大!畢竟在第二帝國的時代,德意志第二帝國是可以與美國分庭抗禮的,如果其與美國直接交戰的話,其勝算至少五五開。而儘管第三帝國時德國的工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其很多指標如鋁、鋼鐵生產量達歐洲第一,甚至是世界第一,但這絕不能說明德國就有了足夠的實力,帶著義大利這樣的隊友去單挑整個歐洲發動世界大戰!

在第三帝國的時代,與美國相比德國只是在軍事方面佔有一定的優勢,二戰德國軍隊擁有最優秀計程車兵,其武器裝備夠精良,戰略戰術夠新穎,其獨創的閃擊戰打遍歐洲鮮有敵手!但是德國的缺陷就在於其軍事生產規模有限,戰爭潛力不足!當陷入兩線僵持的持久戰後,其劣勢很快便顯現出來,無論德國士兵多麼勇敢無畏,裝備多麼精良,但他們最終還是被數量上佔有絕對優勢的美蘇碾壓,以至於德國在1943年之後幾乎沒有打贏過一場像樣的勝仗!

兩個帝國實力的不同也導致了他們失敗的原因各不相同!第二帝國戰敗的原因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主要是在外國的長期封鎖和不見盡頭的戰爭困擾之下,帝國內部生變,加之一戰時戰略戰術處於變革時期,保守的戰術和戰略使德國軍隊難以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以至於在漫長的戰爭中耗盡了德國從上之下所有人的意氣!但彼時,德國軍隊仍然具有強大的戰鬥力,足以與英法美俄對抗,且直至德國投降,戰爭的戰線也沒有退入德國本土,始終是在法國、低地國家和俄國作戰,德國本土沒有遭到任何戰爭的創傷和破壞!

一戰時的德國坦克,造型相當的奇怪

而第三帝國戰敗的原因主要相對來說多了一點。一是石油匱乏,二戰的形式完全不同於一戰,非常依賴以石油為動力的機械化兵團,如在一戰期間,法國僅投入了100多輛軍用卡車和130多架飛機,而到了二戰時期,法國有超過7000輛卡車和1.2萬架飛機,至於德國的裝備數量則更高。戰爭期間,德國每年至少需要1000萬噸石油,以滿足軍事和工業的需要。然而,德國進口加上自己生產的少量煤質油,其總量也沒有超過800萬噸,而這個缺口第三帝國只能靠不斷的去搶,一旦搶不到,或者這個程序停下了,那麼帝國的軍事和工業便會窒息了!

步坦協同作戰的德軍

二是帝國內部也有的巨大的矛盾,容克貴族曾長期把持德國軍隊,希特勒雖然是其扶持上來的,但這些傳統的貴族老爺們根本就看不起草根崛起的元首,元首在上臺之後也開始不買容克貴族階級的賬,他不想被操控,所以其和陸軍有著很深的矛盾,他也不信任陸軍的元帥和將軍們,以至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場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戰爭中,出現了由一個沒有經受過系統軍事教育,甚至沒有接受過系統教育的前二等兵指揮著歐洲最強武裝力量的弔詭局面,這導致了二戰德國出現了層出不窮的戰略和戰術上失誤。

三是生產力不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工業生產完全足以媲美 協約國,老朽的英法和腐敗的沙俄加在一起也就勉強和德意志第二帝國打個平手,如果不是美國的加入,那麼鹿死誰手實際上很難說!但是在二戰時,一個蘇聯就甩開了德國,更不用說如嗑了藥一般的美國了!

那麼,雙方在生產力的差距上到底有多大呢,我們舉個例子,如德國的傳奇王牌飛行員魯德爾在整個戰爭過程中摧毀了超過1000輛卡車,聽起來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吧,而你知道美蘇在二戰中製造了多少輛卡車嗎? 588萬輛!而德國就是各種車型加一起,甚至算上摩托車,也才勉勉強強有100萬輛,而魯德爾更是隻有一個呢!

二戰德國飛機工廠

以上這三點註定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容錯率實在太低,以至於在戰爭中無法承受太過巨大的損失和打擊,這也就是為什麼德國在經歷了斯大林格勒會戰、莫斯科會戰之後一蹶不振!這樣的實力註定著第三帝國在戰爭中往往只能兵行險招,劍走偏鋒,賭的成分太大,順利的時候還好,一旦失敗則萬劫不復。

而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戰爭中相對來說則從容得多,面對多線強敵仍不落下風,甚至在西線頂著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在東線打得俄國發生革命,被迫退出戰爭,甚至在美國參戰後仍然堅持了很長一段時間,並始終將戰線維持在國境線以外!

所以說,第二帝國相對的要強於第三帝國,也更接近勝利!

2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呂雉心狠手辣,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為何放過預言能生天子的薄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