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作者:養雲書院

行宮是清代皇帝出巡時用於理政、居住、遊玩的場所,由於當時交通工具的落後,故間隔六七十里設定行宮一處。清代行宮的分步與興建和皇帝出巡的路線密切相關,由北京至全國各地,清帝出巡計有六條路線:一是從京師至木蘭圍場的北狩路線;二是到江南的南巡路線;三是到盛京(瀋陽)的東巡路線;四是到五臺山的西巡路線;五是到山東的魯、豫巡幸路線;六是京畿一帶的巡幸路線。而端村(現河北雄安新區安新縣端村鎮)行宮的設定,為清帝京畿巡幸、春季在白洋淀進行水圍的活動而仿照南苑四座行宮而設。《清實錄》乾隆十四年十二月載:朕昨經降旨開春不圍之便,前赴五臺,俟水圍既畢,為日既多,且奉皇太后聖駕前往,宮眷隨行船隻需用,應較前加倍,一時僱覓維艱。而行宮窄狹,亦復難以駐蹕。……即豫備行圍,不過乘舟行覽,順道閱視永定河工。

而端村行宮還兼有操演水師,處理政事,觀景吟詩等功能(皇帝水圍時一般多進行半天時間,下午要回行宮處理政務。)故端村、圈頭、郭裡口、趙北口四處行宮均間隔一二十里。

端村行宮初建於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位於玉皇天尊閣(西閣)南側。為圍獵(打水鳥)駐蹕時所建。清乾隆八年所修《新安縣誌·巡幸志》中載:段村行宮,康熙四十七年建:萬歲宮三間,遊廊三間,殿後寢宮三間;千歲宮三間,西朝房三間,北朝房三間;茶亭二間;萬壽亭一座。其建築規模並不太大。

蒙古族行宮

在行宮建成後,康熙帝曾選址二十一個澱泊,二十多次行圍此地。每當春季二三月間,候鳥北返,雁鳧成群。正是水圍的黃金季節。康熙帝在勤政之餘,不忘騎射,透過水澤圍獵,告誡子孫,不忘祖先根本。他把習武行獵視為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和手段。在康熙帝后,雍正帝只是在皇子時來過白洋淀。親政後忙於政務,一直沒來此地水圍。乾隆帝敬天法祖,事事效法康熙帝。預想於乾隆十五年行圍白洋淀。遂於乾隆十三年開始籌劃此事。指派官員實地檢視行圍路線、水勢大小、行宮現狀、如何修葺等事宜。

乾隆十三年閏七月二十六日:時任直隸總督那蘇圖奏曰:……聖祖仁皇帝行幸水圍。當時地方官在西澱一帶預備駐蹕之所四處,今查其舊制:附近廟宇房屋過少,地面亦狹,兼之歷年久遠,類皆坍頹,竊思聖駕行圍,水鄉遼闊,當有駐蹕之地,若簡略湫隘,亦非所以昭臣下之誠敬。臣謹擬仍舊當日地址,量加增益展拓,起建行宮四處,恭備聖駕駐蹕之用。謹將舊日西澱水圍情形及行宮各繪一圖,詳加貼說,一併呈覽。

又據《清實錄》乾隆十四年八月載:直隸總督陳大受奏摺……趙北口、郭裡口、端村、圈頭四處,有聖祖仁皇帝舊有房屋,以備登岸憩息之所。朕思若可改為行宮,則可省另圖營盤之地,但只需因其舊制,略為整葺,酌量數間,可供宿頓而已,不必復求輪奐,致滋靡費,應與三和(總管內務府大臣)等,細加詳度定議,繪圖填注進呈,若果限於地勢,既於御舟駐蹕亦可。至所稱四處房屋,需費無幾,籌辦尚易,毋庸動項派捐。

《清實錄》乾隆十四年九月載:……上諭三和等前往檢視四處行宮,衹應就舊時所存,略加修葺,或者地勢尚可增數間者,僅容駐蹕,酌量今冬可以完工者。一面奏聞,一面辦理。如其限於地勢,不能展拓,則一概不必增添。非如從前三和會同那蘇圖等原勘圖式,三和不可誤會朕旨。

乾隆十四年九月二十七日,乾隆帝諭直隸總督方觀承曰:其趙北口、端村等處行宮,所擬式樣就好。即照此式樣酌量添建、改移、修整。其工做就此修理,務其堅固妥協,不必另行展寬添蓋。其現今應行挪蓋修整之處,務令今冬完工。再屋內裝修派劉浩花塞前往監看。照式妥協安裝。欽此。又方觀承奏稱:四處行宮,經前署督臣陳大受奏明,請動餘銅變價閒款銀三千六百二十九兩六錢為改移修整之費,……(皇帝硃批曰:)又有翁藻(浙江仁和人,雍正三年進士),效力贖罪銀一萬兩,足敷用矣。至於工程,不過偶爾止頓,不必從奢,亦不令添造,但就此次所定之式,使堅固,足為再次水圍少憩之地足矣……銀兩發保定河間二府,遴委幹員分派承辦。清河、天津二道,輪流駐工督率,臣仍不時親往稽查。務使工歸實用,一律堅固。行宮工程已於年內十二月二十三日全竣工。……隨行司確查。端村行宮工程實用銀一千五百一十三兩八錢……此次辦工,一切工夫物料俱系親身檢點。澱內村民受僱,無不踴躍趨功。

據以上史料可知,端村行宮工程自乾隆十三年開始勘查籌備,至乾隆十四年十二月竣工,乾隆皇帝事無鉅細,親自批示。期間經歷三任直隸總督,從現場勘查,具折上奏,畫樣呈覽;到工程資金來源,官員督辦,歷時十月全面建成。乾隆皇帝力拒奢靡,只是在康熙行宮的地盤基礎上添蓋油飾而已。並未大興土木,並注重與周圍自然環境的協調。乾隆御製詩集詠《端村.其二》為證,詩曰:結宇堤旁盻水空,數間亦可號行宮。廢頹稍葺規仍舊,示儉傳茲神禹風。

行宮三面環水,各殿座重新命名。其主殿名“湛對軒”,取與趙北口行宮“湛持軒”遙遙相對之意。乾隆二十六年巡幸水圍作《湛對軒作》詩云:樸宇澱池上,煙波對渺彌。野船間出沒,水墅遠參差。觸目有如此,澄心乃不期。前題一再詠,訝隔許多時。又作:際渚開軒齋,波光漾席幾,“湛對”舊我名,重來景逾美,春煙泮合間,風漪遠近裡,鳧雁下長空,浮游隱蒲芷,明志莫如斯,悅心即在此。原康熙所建“問源亭”重新修葺後取名“悅心亭”,命梁詩正題匾懸掛。亭為四柱,在“湛對軒”前,伸入澱水中,在乾降御製詩中多有描述:其詠《悅心亭二首》其一雲:湛對軒前四柱亭,周遭春水護芳汀,蒼茫萬傾碧無盡,村樹微分如薺青。並自注雲:(地方官吏圍亭植樹綴花,反失天然佳趣矣)。《端村其三》又詠:澱池風物已薰馨,窣岸籠煙楊柳青,南望滄波渺無極,曠懷一寄“悅心亭”。(注曰:行宮前有亭臨水中,最宜縱覽,名之曰“悅心”)又《題悅心亭》雲:一棹近可達前川,川上方亭春望便,名曰“悅心”真不忝,碧波萬傾連水天。水天空明難為狀,浩平吾意與之然,白洋聞比此更廓,(白洋大澱較端村水面尤廓雲)漾舟明日凌蒼煙,周裨寰海此一勺。尚令人意飄乎仙,蓬萊應有安羨輩,可惜誤之徐福船。御製詩又題《黃公望煙樹溪亭小幅》詩,對悅心亭的周邊風物讚歎不已。詩云:日日身在畫中行,何用行幐攜畫卷,以畫證境妙趣多。此中防心良不淺,小幅周方不逾尺,縱目頓有千里遠,慘淡經營素所工,豈是造物佳粉本。溪亭四柱俯清流。背樹稍露橫雲巘。晴煙浩蕩望無涯,橋邊村墅依微辨。山環水抱別一天,勝處卜居真復善。“悅心亭”前波映心(端村行宮前有亭曰“悅心”),招提寺側峰來眼。到底還輸畫裡兼,大痴(黃公望)首肯吾精辯!

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二月二十四日、乾隆十八年(1753年)二月二十七日、乾隆二十六年三月三十一日三次駐蹕端村行宮。在乾隆十五年丁酉駐蹕端村行宮時,大學士傅恆、張允隨奉旨處理山西民生賑災一事,並於次日行圍白洋淀(《乾隆起居注》第九冊,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清西陵的寺廟

皇帝出巡,隊伍龐大,僅靠行宮無法解決全部人員的食宿問題。且端村行宮規模較小,房屋不過二十餘間、佔地不過十畝左右,無法滿足上千人的巡幸隊伍需求。故在端村行宮北建馬村大營“安營紮寨”,供隨扈大臣及禁衛部隊使用。為日常保護行宮的安全,又在馬堡村建兵營一處,派外委千總一名,(八品武官)兵丁二十三名,在行宮外圍看守巡查,並監管郭裡口行宮的日常巡視任務。

端村行宮在道光年間,因為清政府國力衰退、財政緊張,遂下令取消巡幸天下的制度。道光六年下旨,其御筆匾聯,室內陳設都奉命上繳。端村行宮轉交直隸省作為官房,仍作為接待各地高階官員途經此地時的落腳點。中央政府從此不再撥付行宮的修繕費用。直至清末,由於行宮年久失修,加之白洋淀地區經常洪水為災,行宮時被水淹三四尺,牆垣房屋灰粉剝落,廊柱傾圮,逐漸坍塌殆盡。端村行宮做為一方古跡也消失淹沒在澱邊的泥土中。當年的盛景,只有透過乾隆御製詩文的記述供人憑弔,詩云:《端村其一》:煙波泛瀲鏡光涵,蟹舍蝸寮漁業諳。已覺水鄉無限好,遄飛逸興到江南。其二:樊輿紆轡駐端村,水獵繩先一討論。引領群黎欣望幸,都緣曾被聖人恩!

感謝洪澤李兄提供資料,真誠致謝!

原題:端村行宮的修建始末

12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大明王朝第一位國公:不是徐達、常遇春,而是一介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