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000年前後,舊石器時代末,新石器時代初。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生活的人還是以漁獵為主,中國的農業還處於起始階段,就是剛開始種植還沒有形成規模。北方有河北徐水南莊頭遺址,東胡林遺址,發現了炭化小米,沒有發現翻地的工具;南方有仙人洞遺址,玉蟾巖遺址,發現了稻穀。
公元前7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出現了村莊,人數較少,一個村子有幾百人,以種植為主。生活還是以氏族為主,開始由母系氏族向父系轉化。北方有磁山遺址,發現了88個窖穴,裝滿了粟和黍,若是完好狀態足有十幾萬公斤。南方有跨湖橋遺址,出現了骨耜等翻地的工具。
公元前5000——前3000年,聚居地(村莊)越來越大,開始形成城市,大的城市有數平方公里,相當於後世的小縣城。農業的興盛使部落內可以養活的人口越來越多,部落的活動區域也越來越大,與周邊的接觸也越來越多。由於部落之間貧富不均,往往會引來戰爭。
這個時期出土的墓葬有明顯的分別,大的墓葬不僅佔地大,而且還有陪葬品,小的佔地小,身無長物。
北方有仰韶文化;南方有河姆渡文化、屈家嶺文化。
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龍山文化時代,城市林立。每一個城市都是以一個部落為主的小邦國,所以也被稱作萬邦。這是五帝生活的時代。《史記·五帝本紀》中寫黃帝“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尚書·堯典》也說帝堯“協和萬邦”。這個國和邦不是後來的諸侯國,也不是國家,而是這些以部落領導的小城市。當然,這也跟諸侯差不多了,而且比諸侯的權利大得多。開始的時候互不統屬,後來漸漸有了部落聯盟。從五帝到三代(夏、商、周),就是諸侯(部落首領)之間的鬥爭史。
五帝之前還有三皇,我們國家的歷史是從盤古開天開始,這樣順延下來。
盤古開天,身軀化作星辰大地萬物。女媧造人。也有說是伏羲、女媧這對人首蛇身的兄妹結合而生育了人。近親結婚而生人,這個就早了,這是舊石器時代早中期實行群婚制的時候的事情。
三皇在不同的說法裡有不同的人選,有巢氏,燧人氏,伏羲,神農氏,女媧、共工、祝融都被人說是三皇。
《韓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這是舊石器時代,房屋出現之前的事。
《韓非子·五蠹》: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說的是舊石器時代晚期,鑽木取火的出現。這時候出現磨製、鑽孔的技術。
《易·繫辭下傳》: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於是始作八卦……作繩結以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包犧氏即伏羲,生活的年代應該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生活還是以漁獵為主。八卦與祭祀卜算有關,說明這時候祭祀活動還是比較多的。
《易·繫辭下傳》: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還有常說的“神農嘗百草”,說的都是農業初興的事。至於那些工具要等到農業大興才會出現。
五帝的說法也不一,但他們都生活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間。黃帝生活的時期較早,堯舜禹生活的時期較晚,與夏朝緊鄰。
司馬遷的記述為: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司馬遷受後世大一統思想的影響,稱後面的幾位都是黃帝的後裔,其實他們之間沒有血緣關係的。這時候“萬邦林立”,部落聯盟內部也是山頭林立,彼此實力相差不大,世襲的可能性很低,只能實行“禪讓”,誰的實力強誰就做領導。五帝是在不同時期稱霸諸侯的人物。不過司馬遷這一改卻很有好處,有利於各兄弟民族的團結。大家同出一源,有事好商量嘛。
與黃帝同時期的還有炎帝和蚩尤。炎帝生活晉南,黃帝生活在中原,蚩尤是東夷人,生活在山東一帶。炎帝與蚩尤爆發了衝突,向黃帝求救,炎黃聯盟擒殺蚩尤於冀州之野。後來,黃帝與炎帝之間也爆發了戰爭,在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黃帝第一個建立了政權,“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舉風后,常先,力牧,大鴻以治民”。這與氏族內部依靠親緣關係建立起來的統治大不相同。中國的五千年文明史就是這時算起的。
相傳顓頊與共工為鄰,擊敗了共工才有了帝位。顓頊最大的影響是收回了祭祀權,改變了以前家家有巫人人都可與神靈溝通的現象,意味著祭祀管理階層的出現。
帝堯,陶唐氏。出土的陶寺遺址很可能曾是他的領地,出土了帶有文字的陶器。堯舜禹生活的時期距離公元前2000年非常近,私有制早就深入人心,最大的財產當然是天下了,所以傳位的時候難免發生點不愉快。堯傳位的時候,堯的兒子丹朱沒有爭過。
舜在位的時候,任命禹為司空,治理洪水;命棄為后稷,主持穀物生產;命契為司徒,主持教化;命皋陶為士,主持刑罰。禹是夏族始祖,棄是周族始祖,契是商族始祖,皋陶是東夷人,說明當時的統治範圍已經擴大許多。
《史記·五帝本紀》:三苗在江、淮、荊州之間,數為亂。
禹不僅透過治水獲得了崇高的威望,而且在征伐三苗的戰爭當中,積蓄了強大的實力。
舜傳位的時候,舜的兒子商均沒有爭過夏禹。禹傳位的時候,皋陶已死,皋陶的兒子子益沒有夏啟爭氣,於是這套禪讓的把戲結束了。
夏啟正式建立了家天下的奴隸制國家。奴隸制當然早就存在了,新石器時代初的戰爭當中,他們還會將俘虜殺死,但隨著生產的擴大,可以養活更多的人了,這時候當然是讓這些俘虜去勞動創造財富更划算,於是俘虜就變成了奴隸。從黃帝時比較簡單的政權形式,到夏啟正式建立國家用時實在不短。
位於河南偃師的二里頭文化遺址,由北部的祭祀區,中部的宮殿區,南部的手工業作坊區(有鑄銅區)組成。碳十四檢測年代為公元前1900年——前1600年,與夏朝的時間較為吻合,因此也被認為是夏文化。
中華世紀壇年表
在夏商周斷代工程當中,將夏朝的時間定為約公元前2070年——1600年。夏朝雖然建立了,但它的統治並不穩定,要不怎麼說從五帝到三代就是諸侯(部落首領)之間的鬥爭史呢。夏啟死後,繼位的是太康、仲康五兄弟,但太康又不爭氣了,或者說是敵人太強了。實在是強,他的敵人是后羿。
《左傳·襄公四年》:后羿自鉏遷於窮石,因夏民而代夏政。
后羿是東夷人,他趕跑了太康。但后羿也不長久,很快又被屬下寒浞殺掉,寒浞佔有了他的妻妾和家業(不知道有沒有嫦娥)。
太康的弟弟仲康及仲康的兒子相逃至今河南鞏縣一帶,這裡是同姓部落的領地,寒浞來攻,相被殺。相留下了一個遺腹子——少康,少康長大後又恢復了夏政,史稱“少康中興”。
夏與東夷常常打仗,夏王常常“東狩”“東征”,東夷人總要“來御”“來賓”,總之是打打停停消停不了多久。中原與東夷的鬥爭一直持續到商王朝末,“紂克東夷,而殞其身。”究其原因,還是手下的這些諸侯實力比較強,而且獨立性也比較高。大家都原始部落過來的,原本地位平等,帝位輪流做,現在成你一家的了,這別人能答應嗎?實力強了,就想像原來一樣去爭一爭首領的位子,能不幹仗嗎?
到了周王朝,出了個聰明的周公。他在中心王朝的周圍分封了許多同姓諸侯,“周封諸侯七十一,同姓五十三”,這誰還敢動,從此諸侯才老實下來。
也因此,才誕生了《詩經·小雅》裡的那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形成中國的大一統思想。後來,秦始皇又從形式上完成統一。所以才有了後來司馬遷寫史記將堯舜禹都認作是黃帝后裔,才有了後來中國曆代君王的使中國歸於一統榮譽感和使命感。周公與秦始皇,這兩人的功績真是無論怎麼誇都不為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