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後宮,泛指皇帝的"溫柔鄉",裡面住著"三千佳麗",當然這個"三千佳麗"是誇張的說法,它並不是一個數據,而是一個形容詞而已,意在表達皇帝后宮的妃子不僅漂亮而且多!但是上至皇后、下至八十一御妻,就算沒有上千,百八十個也還是有的。
我們的海上鄰國日本,同樣擁有等級森嚴的後宮文化,只不過在日本後宮不叫後宮,而是稱為大奧,"奧"在日文中的意思是房屋最內側,大奧就是指江戶城中女性深居的地方,它和中國古代的後宮是有區別的。首先,他並不是"日本皇帝"天皇的大奧,而是將軍的大奧,除了將軍之外,其他男子一概不得入內,其次,居住在這裡的女人,除了將軍的正室、側室外,還有將軍的生母以及將軍的子女和傭人們等等。
為什麼大奧不是天皇的大奧呢?那是因為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前,天皇只是虛有其表,並無實權,說白了就是個擺設,真正的生殺大權和執政大權都掌握在將軍的手裡,將軍才是國家的最高首領。將軍之所以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因為日本軍人長期干政,並且開設幕府,透過幕府來執掌政權,史上共有鎌倉幕府、室町幕府、江戶幕府三個幕府時期,這種局面一直持續了682年(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同治六年(1867))之久,直到明治天皇(日本第122代天皇)推翻了江戶幕府的統治,建立君主立憲制國家後,才讓權力轉接到天皇手中。
前面文中有提到,大奧里居住了哪些女人。其中身份最為尊貴的無疑是將軍的生母,她是皇太后級別的存在,緊隨其後的自然就是將軍的正室妻子——將軍夫人,作為原配,將軍夫人享受著無比尊貴的宮廷生活,就拿將軍夫人的廁所來說,自己單獨一間是必須的,其次如廁完之後不用自己擦拭,廁所還芳香十足,最離奇的就是廁所居然深達18米,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先說說為什麼單獨一間是必須的,那是因為在日本古代文化中,將軍夫人的排洩物是不能見光、也不能被人瞧見的,其中的緣由我們無從得知。既然不能被人瞧見,那擁有一間專屬的廁所就是必然的了。
其次,將軍夫人不可能是平民出身的普通女子,一般都是京都的貴族小姐,她們從小養尊處優,凡事都不必自己親自動手,甚至連便後擦拭都是由侍女代勞的,這不僅是她們身份尊貴的體現,還是貴族小姐"素質高雅"的表現。侍女擦拭完畢後,會為將軍夫人穿上衣服,日本古代的服飾,真可謂裡三層外三層,層層包裹,若是由將軍夫人自己穿的話,恐怕不是三兩下就能穿好的。
古代並沒有完善的廁所排汙系統,日本也不例外,所以將軍夫人用了大半輩子的廁所,想來肯定是臭氣熏天的,其實不然。侍女們會在廁所裡放置香爐,並且不停地更替,保證香薰不斷,讓將軍夫人每次都能在清香的環境中如廁。
最後,我們來了解一下,為何一個廁所,需要深達18米,要知道現在的樓層普遍高度也才2.8~3米左右,18米相當於至少六層樓的高度,難道不怕將軍夫人掉下去嗎?上文有提到將軍夫人的排洩物是不能見光、見人的,所以地下18米的地方肯定是十分幽閉、難以看清的,其次將軍夫人一生只用一個廁所,所以挖的深一點,也是一勞永逸的事,工匠們何樂而不為呢。
這麼深的一個洞穴,肯定是要做好防護措施保護將軍夫人的安全的,所以在廁所的兩邊設定有圍欄,這樣將軍夫人在如廁的時候,可以抓住兩邊的圍欄保證自己不掉下去。萬一掉下去了,在洞穴中也裝有鐵柵欄,這個鐵柵欄,可以接住將軍夫人,防止其"墜入深淵",同時又不影響排洩物的降落,實在是"妙不可言"。
日本大奧的"女廁文化"實屬少見,但在我國,其實也有著這種深不見底的廁所,那就是布達拉宮的旱廁,與日本將軍夫人的廁所不同的是,旱廁沒有專人服務,也無需"掘地三尺",它是直接搭建在懸崖之上的,當人們在這裡排洩完後,排洩物直接飄落到懸崖下,三百多年來,未曾有人清理過,不過旱廁早已停止使用,更多的是作為景點對外開放,不得不說這真是個"有味道"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