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文昭欄目 “談古論今”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講幾個外行打敗內行的故事。競爭的一般規律是內行打敗外行、專業打敗業餘、明白打敗糊塗、老手打敗新手。這是大機率事件。可為什麼在某些情況下外行可以打敗內行、業餘能打敗專業呢。因為業餘打敗專業只是表面上看起來那樣。
我們今天的第一個故事從公元前262年說起。公元前264年至公元前241年發生了大名鼎鼎的“第一次布匿戰爭”,這算是中部和西部地中海範圍內的一次微縮版“世界大戰”,交戰雙方是亞平寧半島雄鷹——羅馬共和國;和北非之獅——迦太基。迦太基是腓尼基人在地中海建立的城邦,後來獨立壯大成為一方霸主;而拉丁語裡管腓尼基叫布匿(或布尼克),所以這場戰爭最後就按勝利者的稱呼來命名,叫“布匿戰爭”了。
第一次布匿戰爭圍繞著西西里島的控制權展開,西西里島和義大利半島之間只間隔一道狹窄的墨西拿海峽,就像靴子形的義大利半島踢出去的一個足球,當然就成了羅馬共和國統一義大利後走向地中海的第一個目標了。這個“走向”意味著羅馬共和國從一個以重灌步兵為主要戰力的國家,要開始學習操控船隻,打海戰了。
公元前262年羅馬攻佔了西西里島西側的亞格里珍特,迦太基和西西里島之間的航運被阻斷,迦太基勢必要收復這個據點,而羅馬元老院這時候意識到,如果要保住已有的成果就必須建立海軍,和迦太基在海上一較短長。否則就只有放棄已經佔領的西西里沿海城鎮,退回西西里島內陸活動,而這樣就永遠沒辦法掌握西西里島全境,也沒辦法阻斷迦太基不斷地向西西里島補充兵員和物資,戰爭就會沒完沒了。羅馬元老院當然不想出現這種後果,戰略方向定了,剩下就是執行,農牧業民族的羅馬開始認認真真地造船了,這是趕鴨子上架,只能模仿,學習的物件就是對手迦太基。羅馬人在第一次渡過墨西拿海峽的時候曾俘獲迦太基人的五層划槳帆船戰艦,於是採取反向開發,把船拆解了、把每個部位畫出圖紙、再完全依樣畫葫蘆仿造。好歹把船造出來了卻沒有船員,羅馬市民頂多有在臺伯河操弄內河船隻的經驗,於是羅馬人就拜義大利沿海城市的居民為師,在陸地上練習聽號令划槳。但也只能訓練出槳手,至於舵手和操作帆索的海員,只能請義大利海港同盟城市的支援了。外援其實也不太可靠,因為義大利海港城市造過的最大船隻是三層槳帆船,而更大型的五層槳帆船他們也沒擺弄過。
總之羅馬也是愣膽大,充滿樂觀精神,就這麼一支由白丁、業餘和半業餘選手組成的海軍就在第二年春天出發了。不難想像,第一次出征的過程亂七八遭,結果在一個叫利巴里的小島,羅馬第一批先遣艦隊被迦太基包圍俘獲,連當年執政官之一的西比奧也當了俘虜。但好在後到的船隻毫髮無損地抵達了墨西拿港。當年羅馬的另一個執政官多意裡原本是陸軍指揮官,但負責艦隊的西比奧被俘,他這個對海戰一竅不通的人也只好兼任了艦隊指揮官。好在敵人初戰告捷,要把重要的俘虜送回後方,多意裡指揮官有時間蒐集情報,琢磨對策。這個外行做出了一項重要的技術創新,就是叫“卡拉斯鐵鉤”的裝置,“卡拉斯”的意思是烏鴉嘴,其實是一端安裝有鐵鉤的小吊橋。平時用繩索把它拴在離船頭最近的桅杆上,當接近敵船的時候解開繩索,小吊橋就依靠自身的重力落下來,它下墜的力量能讓鐵鉤穿透敵船的甲板固定住,於是在兩船之間就架起了一座橋,敵船掙脫不了,羅馬兵就可以透過它衝上敵船肉搏作戰了。
卡拉斯鐵鉤做好了,雙方的第一次海戰公元前260年發生在西西里島北方的米拉澤海上,迦太基海員們一看到羅馬船隻出現在視野裡就樂了,因為這群傢伙就一看就知道太業餘,迦太基軍是嚴陣以待,戰船擺成整齊的佇列,而羅馬船一路開過來歪歪扭扭,連直線駕駛都做不好,兩軍越接近迦太基軍越覺得樂,因為羅馬戰艦上綁著臃腫醜陋的物體,看起來非常滑稽。業餘選手組成的羅馬海軍好不容易排成佇列,竟然還率先向迦太基海軍發起衝擊,很快專業選手迦太基人就笑不出來,羅馬船二愣子一般用船頭衝撞,然後降下卡拉斯鐵鉤,鉤住迦太基船,被鉤住甲板以後迦太基水手完全沒法施展引以為傲的高超控船技巧,羅馬的重灌步兵從卡拉斯吊橋上衝過來一頓砍殺,迦太基人大敗。
業餘和專業選手的第一次艦隊會戰,迦太基海軍在軍艦數量上有3:2的優勢,結果是被擊沉15艘、被捕獲30艘,戰死3000人、被俘7000人,迦太基損失了它西西里派遣軍的三分之一,業餘選手完勝、專業選手完敗。喜訊傳回羅馬舉國歡騰,沒人料到趕鴨子上架送上戰場的業餘海軍,初出茅廬就打敗了頭號航海強國。
靠著卡拉斯鐵鉤,後來羅馬海軍還取得過多次海戰的勝利。我們回頭看這個故事,業餘 戰勝專業全靠陸軍指揮官多意裡的這個靈光乍現的發明,它完全抵消了羅馬人在控船技巧上的經經驗不足。但是我們再深入看一步,這種外行的發明也只能在以接舷戰為海戰形式的時代才起作用。如果是18世紀以後的炮艦時代,雙方在一定距離外靠火炮就決勝負了,那卡拉斯鐵鉤就一點用都沒有了。羅馬人要生在風帆或蒸汽動力的炮艦時代,也只能老老實實地學習操船技術和射擊技術了。
卡拉斯鐵鉤能夠成功,是因為多意裡理解了那個時代海戰的本質——它並不真正是海戰,並不是船與船之間戰鬥,而是以船為平臺打陸地戰爭。不管用什麼辦法我只要實現在海上打陸地戰爭的目的就行,你迦太基水手的控船技巧好,能平穩安全地接近敵船達到這個目的,那我就傻大憨粗地安一個烏鴉嘴吊橋也能達到這個目的。而且鉤住你的船你擺脫不了,你有再好的控船技巧也報銷。用今天的話講,最多吃相難看、贏得沒有美感,但打贏是第一目的,有沒有美感是次要的。
而同樣的技術創新在迦太基這種航海民族就難以發生,因為依靠這種東西取得勝利,等於抵消了水手們專業經驗的貢獻。同時專業水手極其在乎艦船的美感,桅杆上綁著這麼一個累贅讓老海員們看著就糟心。所以哪怕在海戰中吃了虧,迦太基人也並沒有模仿羅馬人的這項創新。對迦太基人來講,航海技術經驗的豐富反而成了阻礙他們理解當時海戰本質的障礙。所以羅馬人對迦太基人的勝利,準確地說並非是外行對內行的勝利,而是理解競爭本質的人、對不理解本質的人的勝利。是有哲學洞察力的人、對沒有這種洞察力的人的勝利。
今天的第二個故事來自於法國哲學家和歷史學家托克維爾對美國航運業競爭優勢的觀察。在托克維爾生活的時代,美國商船的運費最低,美國人為什麼能達成比對手低得多的經營成本,在當時的人看來似乎是個謎。首先美國船的造價不比英國、法國的船低;不僅如此,美國船的建造質量其實普遍更差、使用壽命也更短,也就是資產折舊更快。另外美國海員的工資比歐洲船員要高,他們的經驗技能也並不出色。在美國商船上工作的海員很多來自於歐洲。那為什麼美國人經營成本反而更低呢?
托克維爾主張從純智力和精神的角度去找原因,首先美國商船更具有冒險精神,歐洲船隻只有在天氣好的時候才出航;一遇到不測就讓船隻回港;夜裡船員們要收起部分風帆(視線不好降低航速);當海上的浪花發白,說明接近陸地的時候,也要降低航速。
而美國人不這樣小心翼翼,當風暴還沒有完全停止的時候就起錨出海,不論白天黑夜都全帆對風;他們儘量一邊航行一邊修補船隻損傷,而不是進港修復;接近終點的時候也不減速,好象是急於靠岸。
歐洲的商船在長途航行中要多次靠岸休整,既要支付額外的費用、也耽誤時間,美國的商船從波士頓出發去中國廣州購進茶葉,單程航行八到十個月,途中卻只靠岸一次。可每磅茶葉的售價比英國商人低了1/4便士。
托克維爾把這美國商船的表現總結為:他們就像大革命之後法國軍隊的作戰思想一樣,精簡了一些對手看來不可缺少的東西,要求士兵們付出別的文明國家從來沒有向軍隊要求過的努力。結果士兵們個個奮勇前進,達到目標。
我這裡想在托克維爾的分析基礎上補充一點。就是歐洲商人從其長期航海經驗出發,控制成本的途徑是:控制風險、減少意外損失、降低裝置損耗。在海象惡劣的時候船隻進港、在天氣不好的時候降低航速,都是在使用過程中減少對船隻的損傷,讓船隻能夠長期使用、在其壽命內節約維護費用。同時也避免意外造成貨物損失,這涉及到昂貴的保險費用;讓海員在低風險的環境下工作,能支付較低的報酬,也避免向遭遇意外的海員家屬支付昂貴的撫卹金。畢竟在風帆航海時代,事故率是相當高的。這些長期積累的經驗應該是有道理,同時也確實美國船舶的失事率更高,這方面付出的代價更高。但是問題在於,在19世紀的航運市場,降低成本和時間更加緊密相關了。儘管美國船的失事率更高、船舶損耗更快、人員工資也更高,這些傳統的成本專案都高於對手,但是隻要他們以較短的時間完成了別人同樣的工作,他們仍然可以取得代成本優勢。
縮短航運時間,在與別人相同的時間內完成更多交易,能不能攤薄成本?這其實要具體測算。如果在運輸工具造價昂貴但運載量沒有提高的時代,這種策略會造成運輸工具的過快磨損、加速折舊,最後未必是賺錢的(18世紀中期典型的三桅帆船,運載量在1000噸就算是大型了)。
同時在船隻的適航性沒有改進的時代,這種策略造成更高的事故率,也未必值得。但是在19世紀前期顯然技術的進步,已經讓計算成本時,時間所佔的權重越來越高,讓縮短航運時間在節約成本上所起的作用越發明顯。美國商人是那個時代最敏銳地感受到這種趨勢的人,他們對競爭的本質轉向速度和時間有準確的判斷。
托克維爾的這句話我認為總結得相當精到,就是:勝出者精簡了一些對手看來不可缺少的東西。這是外行打敗內行、新手打敗老手的故事裡一個普遍的規律:羅馬人戰勝迦太基人,也是把對手看來海戰中必不可少的東西——高超的控船技巧變得不再重要了。
在拿破崙戰爭時期,拿破崙在最鼎盛的時期手下有近兩百萬軍隊在歐洲、北美、陸地和海洋作戰。他之所以能把歐洲老牌強國打得暈頭轉向,也在於在比同時代所有人都明白地意識到競爭的本質在於同時提高軍隊的機動性和火力。就是用比敵人更快的速度把更多的槍炮送到到戰場的關鍵部位,讓它們噴出火舌,你就贏了。為此他改革了野戰炮兵,讓火炮變得更輕便,同時改革了後勤。18世紀歐洲標準的戰爭模式是建立堅固的堡壘據點,作為屯積軍需物資的常備倉庫,把靜態防禦和後勤合而為一,那軍隊的活動區域就不能離這樣的據點太遠,機動性就受到限制,大兵團長途奔襲這種戰爭模式就搞不起來。拿破崙也是把別人認為這種必需的條件給精簡掉,他是建立起軍需聯絡官體系,不搞堡壘和倉庫合一的據點,是在開戰前沿著行軍的路線,由軍需官在當地徵集糧草,沿著行軍路線建立臨時補給站。這種後勤體系需要有更精密的組織配合,是用管理制度的軟體升級來代替硬體建設,極大提高了法軍的機動能力。人家是師出千里難滿萬,軍隊規模太大,出征距離一遠後勤就接濟不上,拿破崙動輒十萬大軍還能轉戰千里,當然把對手都踩得扁扁的,直到對手也向他模仿。
然而要鑑別出哪些在當時看來必不可少的東西其實是可以精簡的,那就涉及到你對這個時代競爭本質的理解。所以打敗內行的外行,其實是哲學方面的內行。打敗老手的新手,是有哲學洞察力的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