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臘月廿四了,
離春節的腳步又近了一些
可是一點也沒感受到,
濃濃的年味兒。
這讓人不禁想起小時候的春節
充滿了儀式感和期待感
……
20年前的聊城的春節,
一到臘月就開始置辦年了!
一直到年三十,
家裡天天蒸汽瀰漫,
香氣瀰漫~
這是年的味道,
讓人晚上都幸福的睡不著的味道…
不禁讓我想起那句話,
那些年窮得像個孫子,
但快樂得像爺。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燉豬肉;
二十七,殺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貼對聯;
三十晚上熬一宿;
正月初一上街扭一扭。
趕大集
小時候年前趕大集真是人山人海的,
新衣服,燈籠,
糖塊,瓜子,雞鴨魚肉,
水果,糖葫蘆,
春聯,鞭炮,掛曆……
媽媽會買回家一張大大的掛畫,
一個小胖小子抱著個大鯉魚!
為了更應景,
弄一根樹枝,
上面綁上糖紙花兒,
花花綠綠的特別喜慶,
還要從集市上買一些假花,
放在櫃子上,
有過年的喜慶!
備年貨
還記得,以前過了小年,
家家戶戶就要開始準備各種吃的了。
小時候生活條件不好,
過年才能吃到炸丸子、炸藕合、燉雞燉魚,
還有白菜豬肉餡的大包子……
小時候家裡沒有冰箱,
小時候的冬天也比現在寒冷的多,
家家院子裡有一個小屋,
裡面儲存著糧食還有過年吃的食物。
吃飯之前,
媽媽會帶著孩子去取包子、饅頭,
大鍋一燒,
熱氣騰騰的飯菜就快好了。
二十九貼對子,
三十包餃子。
餃子一包就包一天,
除夕夜吃餃子,
初一一早吃餃子,
聊城人對餃子是吃不膩的。
散裝糖整一盤子,
來小孩了給一塊,
沒意思了吃一塊,
軟糖、硬糖、酥糖、脆糖都有,
那時候能嚼動硬糖,
吃多少糖塊都吃不夠,
吃到齁嗓子~
大掃除
放鞭炮
還記得,
臘月二十七八就可以放鞭炮了。
那時候的鞭炮,
拆開來放,
年底守著賣鞭炮的小攤兒,
摔炮、大地紅、竄天猴、
還有一種叫二踢腳,
威力很大。
調皮的小男孩,
總是拿鞭炮往別的孩子身上扔,
捂著耳朵看著鞭炮噼裡啪啦的響,
小時候圍著鞭炮歡蹦亂跳的我們,
好像就在昨天……
貼春聯
貼春聯總是一件很有儀式感的事情,
且一定要大人和孩子一起上陣。
再破舊的老屋,
長滿雜草的老院,
只要貼上嶄新的對聯,
彷彿也變成新的一樣,
喜氣洋洋。
小時候,
窗花也都是手巧的奶奶親手剪的,
比買的都好看!
後來都買現成的,
春聯也越來越好看,
但少了那一股子年味兒!
年夜飯
幾乎所有肉類都齊聚了,
而且每樣的分量都很大,
記得小時候每道菜上來都要聞了又聞,
急得團團轉,
就想吃年夜飯。
年夜飯不僅僅是一桌飯,
更是一桌滿滿的幸福。
看春晚
大年三十看春晚直到現在
都還是中國人的保留節目。
只可惜,
我們熟悉的趙忠祥、趙本山,
已經在春晚上看不到他們的身影。
而那一張張年輕的、陌生的臉龐,
組合成了春晚。
全家圍在一起看春晚,
到了12點吃餃子,
聽著外面的鞭炮聲,
這才叫過年!
穿新衣
還記得,
過年可以穿盼了好久的新衣服。
除了年夜飯、壓歲錢之外,
穿新衣服,
是小時候過年最大的盼頭了。
那時候,
一年買不了幾件新衣服,
全指望過年的時候了,
沒事就拿出來瞅瞅試試,
疊的闆闆整整的,
壓在枕頭下都睡不著覺,
想象著明天穿上新衣服的開心,
睡夢中都是甜甜的微笑!
拜年
還記得,
初一那天不許說粗話不許剪頭,
不許掃地不許哭,
新年第一天,
爸爸媽媽看上去都慈祥了很多呢,
你可以調皮放縱,
都不會被一頓胖揍,
沒事,過年嘛~
只是有一個禁忌,
尤其不能說“死”字,
那多不吉利。
還記得,
那時最喜歡正月裡的親戚大聚會。
過年的時候家裡的親戚都會回來,
姑姑姑父騎著單車,
帶著好幾個孩子,
平時不常見的哥哥哥姐姐都能見,
結交超級多的新的玩伴,
一群孩子跑裡跑外,
嘰嘰喳喳的才叫過年!
小時候,
年是爸買回來的肉,
是媽給我買的新衣裳,
是兜里舍不得花的那幾毛錢,
是那噼裡啪啦金花四漸的一掛小鞭兒。
小時候年是期盼……
真是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