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漢語裡關於國家的稱謂上,“美”、“英”、“法”、“德”等西方列強的字眼,都帶有很明顯的褒義,這僅僅是巧合嗎?查了下,發現這些國家的名稱,也是經過了不斷的演變,而它們演變的歷史,恰恰是當年中國飽受欺辱、列強建立霸權的歷史。

以“美利堅合眾國”為例,當18世紀末,美國商人來到廣州經商時,中國人對大洋彼岸的美國還知之甚少,僅僅透過色彩斑斕的美國國旗,就稱之為“花旗國”(現在的“花旗銀行”其實也源之於此)。

而後隨著雙方的接觸,逐漸將“America”音譯成“咪唎堅國”,為什麼“咪唎”都是口字旁?因為那時的中國人還是以“天朝上國”自居,對他國異邦往往視為蠻夷,因此在名稱上加上口字旁,也隱含著一絲蔑視。(例如法蘭西當時有譯為“咈蘭西”者)

隨後,逐漸有“米利堅”、“彌利堅”、美理哥國”、“美理哥合省國”、“美理哥兼攝邦國”等各自不同的名稱,等到了1848年,名臣兼學者徐繼畲在其《瀛寰志略》中將美國國名譯為“米利堅合眾國”,已經非常接近現在的“美利堅合眾國”的規範譯名了。

然而,最終變“米”為“美”的,卻是美國的堅船利炮和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1858年的《天津條約》,變成“大亞美理駕合眾國”;到了1901年的《辛丑條約》,乾脆叫做“大美國”了。

從“咪”到“米”再到“美”,恰恰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列強,在國人心中由弱到強、由醜到美的縮影。正如歐美人種的特徵,在一開始的國人著作中只是“黃毛綠眼”,而現在的普遍說法,已經是“金髮碧眼”了。某種意義上來說,名字即權力。

其實,“中華”在意義上也是很優美的詞彙,“中”是中央之國,代表著核心與先進,“華”有精美之義,然而相比而言,英文語境中的“CHINA”,在意義上僅僅代表了“瓷器”,勉強能與“華”有所聯絡,而“中”的意義,則直接被他們選擇性無視了,大清在西方列強眼中,哪有核心與先進呢?

我有時會想,如果歷史有另一種軌跡,假設中國與西方的接觸史不是一系列的喪權辱國、山河破碎,是否中國的名稱會是帶有“centre”、“core”這樣具有“核心”意義的詞彙呢?

說這些可能已沒有意義了,站在現在的角度看,無論如何,我們還保留著我們的名字,雖然歷經血與火,至少我們還沒有成為亡國奴,保留著擁有我們名字的權力,否則,我們將會被強行烙上一個完全喪失歷史的名字。例如現在的“沖繩”,有幾個人還記得它曾經是一個叫做“琉球”的國家呢?

名字即權力,如今的歐美,仍然牢牢掌握著輿論話語權,“中國病毒”、“武漢肺炎”等等字眼不僅能夠看出他們的惡意,而且確實會對中國造成實質的傷害。不過隨著中國的崛起,我們看到形勢已經在發生變化,很可能在幾十年之內,漢語就會代替英語成為世界上最通用的語言。而那些曾經被西方剽竊來宣揚其所謂普世價值的字眼,如“民主”、“自由”,則在“皿煮”、“滋油”中被解構,顯現出西方價值觀正在衰落的本質——

西方“一口遮天”的過往,已經一去不返。

(完)

米粒之光,也放光華,綻放我所有的熱量,只願你多一份溫暖。

2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中美外交的開端:慈禧太后與美國康格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