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二千多年封建歷史,公元1644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且意義重大的一年。輕輕吹開蒙在歷史畫卷上的灰塵,依稀能聽到崇禎皇帝的無奈、李自成率領農民軍的陣陣殺氣、吳三桂進退兩難的內心,以及多爾袞率清軍誓取山海關進駐中原的決心......這一年,大明,大清,大順,大西四大政權分庭抗禮,對立交鋒;這一年,幾個關鍵人物的關鍵抉擇最終決定了歷史的走向;這一年,跌宕起伏、愛恨糾葛、揮斥方遒,融匯成一幅浩然的畫卷,留給後世諸多評說。當蓋棺定論之時,我們才真正明白讀史使人明志的真正含義。
1崇禎
1610年歲末,大明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明思宗朱由檢出生在一個雨雪紛紛的清晨,就像是這淒冷的雨雪,朱由檢的一生都充滿了淒涼與苦澀。
1627年,不愛理政卻酷愛木工的明熹宗朱由校將搖搖欲墜的大明江山託付給了弟弟朱由檢。哥哥去世第二天,朱由檢正式入主黃極殿,和這個名字巧合的事,不久在山海關外皇太極在祖輩的基礎上建立了滿清政權。此時的大明朝已內憂外患,風雨飄搖。東北,努爾哈赤已起兵建立後金王朝,時時威脅著大明王朝的邊陲;在陝西和全國各地,飢餓的農民殺死了當地知縣,揭竿而起。朱由檢已深深驚愕於此時大明朝的爛攤子卻仍志在中興大明王朝。
縱觀崇禎帝在位的十七年中,恪守勤勉,勵精圖治。然而,大明王朝卻偏偏在他的任下滅亡了,或許是歷史給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或許他只是前幾任皇帝遺留下諸多禍根的一個接鍋俠,亦或是他不偏不倚的正好存在於朝代的更迭註定的那一年。他何嘗不想將大明世代延綿,重振當年的雄風。然而,歷史的車輪從未停止,歷史的故事或許早已設定了它應有的劇本。
然而,崇禎帝卻生性多疑,心胸狹窄,剛愎自用。1644年,大明的皇宮內,在遷都南京的抉擇必須要做出選擇時,一個皇帝卻害怕背上放棄祖宗基業而逃跑的罪名,當歷史將本有可能保住大明江山的機會放在他面前時,他優柔寡斷的性格卻將他和大明王朝一起送進了墳墓。他又何嘗不想遷都南京,又何嘗不想保住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然而是非功過,有時候就是在一瞬間就註定了結局。
他是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卻不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性格決定命運,然而一個人的性格的養成是諸多因素造成的。對諸事敏感,對諸人猜疑,對於一個領導者來說是何其的致命。當我們回看歷史的這個節點時,對後世的警醒和對每一個領導者的告誡是那麼的刺耳和悠長。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崇禎帝殺死了後宮的皇后,嬪妃,自己和一個隨性太監也自縊於梅山的一顆歪脖子樹上。他的一生註定充滿了悲劇,然而和許多亡國之君不同,他在臨死前也沒有喪失大明皇帝應有的氣節。依然心念普天百姓,心念祖宗基業。然而當他的生命畫上一個句號時,大明朝的歷史也在這一刻悄然結束了。
哀哉!惜哉!
2吳三桂
公元1644年,在關鍵的歷史時刻,三十三歲的吳三桂被推到了歷史的前臺。這一年,風華正茂的吳三桂深切的感受到西面的大明江山正在土崩瓦解;這一年,事業巔峰的吳三桂清晰的知道北面滿清的鐵蹄正在勢如破竹的攻城拔寨;這一年,進退兩難的吳三桂深切的知道自己的抉擇將會給自己留下怎樣的名聲。當歷史將他推到最前臺時,他在歷史的漩渦中掙扎求存......
當李自成攻陷京師、大明王朝大廈已傾之時,便派遣使者誘降吳三桂,吳三桂雖是大明之臣,然而自己最敬重的父親、最心愛的女人都還是在京師,這是他的第一次選擇:當不了忠臣,最起碼還可以當孝子;當聽聞自己最心愛的女人陳圓圓被劉宗敏霸佔、最敬重的父親被李自成拘禁之後,吳三桂徹底崩潰了。他做出了第二次選擇:退守山海關,與李自成形同水火、勢不兩立;當與大順軍刀兵相向,決一死戰時,他做出了第三次選擇—引清明入關,大敗李自成軍,從此華夏進入了清朝的統治。
有人說,即便吳三桂沒有引清兵入關,滿清的鐵蹄依然可以入主中原,開啟一段王朝。然而,歷史沒有假設,當一個人做出選擇時,就應該明白需要為選擇的後果而買單。但是當我們站在選擇的十字路口時,往往不會去想那麼多,有時也沒工夫去三思。
每每讀到這裡,心中往往會有無限的思考,吳三桂的每一次選擇都是沒有退路,充滿了無奈。當一個人的選擇可以影響整個歷史程序時,那麼他的選擇就顯得那麼的耐人尋味。生活中,我們也會面臨諸多的選擇,但願隨心亦隨情。
3李自成
明朝末年,朝廷苛捐稅負繁重,加之蝗災、旱災、水災等天災不斷,百姓民不聊生。每一次農民起義都有那麼一個精神領袖被推上歷史的舞臺,1644年,闖王李自成帶領大順軍從西安出發,一路勢如破竹向京師進發。
攻打到寧武關時,李自成受到了大明軍頑強的抵抗,就當他想就此退守西安時,大同和宣化的投降書卻送到了他的面前,歷史的一個小小的偶然卻導致了後續諸多的必然。當他攻打到京師城外時,他本想和崇禎帝議和,自己只做西北王即可,然而崇禎帝沒有答應自己的請求。
李自成的出現是明朝歷史發展的必然,然而他卻不是歷史發展的最終選擇。從他向崇禎帝遞交議和書、只求西北王的那一刻起,註定他將只是歷史年輪裡的曇花一現。他沒有胸懷天下的雄心,有的只是對家鄉的眷戀;他沒有兼濟天下的謀略,有的只是偏安一隅的理想。我想即便是崇禎帝答應了他的請求,後續的歷史也不會有闖王多麼絢爛的一頁。
在崇禎帝拒絕李自成的那一刻起,我想對於崇禎帝和李自成來說,雙方都已經輸了。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聽到了朝廷的鐘聲,這是最後一次明朝的鐘聲。幾天後,李自成第一次見到了已上吊自縊的崇禎帝。或許在李自成的潛意識裡,他並沒有想將崇禎帝,這個一生的宿敵至於死地。他草莽英雄的性格註定了他可以血染疆場,然而,正是這個性格,當歷史將機會首先給到了李自成的時候,註定他依然會讓其從手邊溜走。
在佔領京師後,李自成並沒有管理國家的人才,也沒有新政權實施的計劃和措施。導致掠奪橫行,人人自危。甚至在李自成勸降吳三桂時,大順軍的二號人物劉宗敏霸佔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和李自成徹底決裂。後引清軍入關,將李自成徹底地趕下了歷史舞臺。
縱觀封建王朝兩千多年的農民起義,很難有農民軍最終贏得最終的政權。明朝起於農民軍,最後恰巧被農民軍滅亡,多麼諷刺的結局啊。歷史也好像對於農民起義這樣的形式有沒有太多的眷顧。草莽英雄的性格有時候也註定了在歷史的機會面前始終把握不住。
時至今日,我們都能依稀明白讀書和文化對於一個人,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那麼的重要。當機會擺在你面前時,做好準備和被動接受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概念,也註定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結局。
4多爾袞&大清
從努爾哈赤開始,奮鬥了幾十年的八旗女真終於在這一年等到了機會。在多爾袞帶領十萬八旗子弟揮師南下時,他收到了多年宿敵吳三桂的來信,希望可以清軍入關一起消滅李自成。歷史又將機會的天平推給了多爾袞。
機會往往就是這樣,一旦錯過,可能此生都不會再有;一旦把握,可能此生都不需要再有。
這一次,多爾袞展現了驚世的韜略,在把握機會的時候,顯得慎重而又有謀略。他既沒有錯過機會,也沒有貿然行動。所以,當我們看到這裡時,不禁會想,或許歷史終將會選擇這樣的人。和崇禎帝的優柔寡斷、李自成的草莽性格以及吳三桂所處的進退兩難的境地相比,多爾袞所領導的十萬大清軍註定會站在歷史的最前沿,引領接下來的歷史。
機會往往轉瞬即逝,把握歷史關鍵時刻的契機也不會等人太久。如果多爾袞也優柔寡斷,那麼歷史的天平註定不會選擇大清;如果多爾袞和李自成一樣是隻是一介草莽英雄,那麼大清的軍隊註定也不會在歷史的舞臺上存在多久。
在大清取代大明的程序中,關鍵人物在關鍵節點的關鍵選擇鑄就了最終成就了後續的歷史。1644年的很多偶然的小事件也在關鍵時刻左右了關鍵人物的選擇,這像極了蝴蝶效應,小事件卻有大效應。然而,回顧整個風雲激盪的1644年,其實偶然中也暗藏著諸多的必然。
歷史的車輪不停地向前,讀史使人明志,願諸君可以從中體會到些許,也不枉此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