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當斯文赫定仰望著諾登·舍爾德的“維加號”,緩緩駛還斯德哥爾摩時,他知道這位偉大探險家,開闢北冰洋東北航道的壯舉成功了。這位十五歲的瑞典少年立志成為像舍爾德這樣的探險家。他知道在地球的腹心藏著許多難以到達的地方,它們或荒無人煙,或炎熱苦寒,或路險難攀,但那都是他渴望征服的區域。
斯文赫定(左)與李希霍芬(右)
六年之後,斯文赫定成為德國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東方學家李希霍芬的學生。導師告訴他在亞洲腹地還有一片叫做西域的地方,這是歐洲人從未踏足過的神秘區域。身為地理學者,如何釐清西域的山脈、河流,繪製西域地圖,引起了斯文赫定的極大興趣。
廣義上,中國人將西出中原王朝玉門關,陽關直至蔥嶺(一般指帕米爾高原)的大片土地稱為西域。就像西方人對東方的瞭解,是由近東到中東及至遠東一樣,中國史書中也有將西域的範圍擴大到中亞乃至西亞的情況。
甘肅省玉門關,圖源網路
不過探險家們想要在西域尋找的,是藏在《漢書·西域傳》中所謂“西域三十六國”的遺蹟,所以包括斯文赫定、斯坦因、奧登堡、伯希和、大谷光瑞在內的大多數探險家、地理學家,考古學家乃至盜寶者的活動區域,都在如今塔里木盆地和吐魯番盆地的幾個綠洲之間。
01 探險者的勇氣:
塔克拉瑪干中的九死一生
西域自然環境惡劣,沙漠浩浩無垠,大戈壁飛沙走石,蔥嶺苦寒難渡,加之其地民風與語言中國風俗不通,就連自中原而來的探險者走過西域,都要經歷九死一生的險境。
敦煌壁畫 張騫出使西域
西漢前元二年(前139年)西漢派使者張騫出使西域,去尋找被匈奴驅逐至中亞的大月氏人共擊匈奴。當使團沿塔里木河前往大宛時,飢渴交加使許多成員倒斃於途中,最終靠著翻譯堂邑父沿途射殺鳥獸充飢,才得以抵達大宛。
由於第一次打通了中原與中亞乃至歐洲的孔道,太史公在《史記·大宛列傳》中稱張騫的事蹟為“鑿空”之舉。
斯文赫定的探險軌跡
對於歐洲學術界來說,斯文赫定未來所進行新疆地理考察也有“鑿空”之功。作為一位探路者,他的發現不僅為後來人探明瞭新疆的山脈水道,也揭開了掩埋在黃沙之下的樓蘭,丹丹烏里克等西域古城的神秘面紗。
丹丹烏里克遺址
斯文赫定的西域探險,始於1893-1897年的漫遊式地理考察。他計劃由英吉沙出發向西南穿過塔克拉瑪干沙漠。僅僅帶著幾天的乾糧,幾匹牲口和四個當地老鄉,斯文赫定便進入了這片被當地人稱作“死亡之海”的大沙漠。
這位天真的探險者,以為只需幾天時間便可到達和田河,這樣他就成了第一個征服死亡之海的歐洲人。但越向西走,沙漠中的東北風便將沙丘吹得越高,他們很快就迷失了方向。在殺死所有牲畜飲血,乃至飲尿之後,探險隊始終找不到死亡之海的出口,隊員們紛紛倒下。最後只剩斯文赫定苦撐著一路向前,多虧遇見了一片如神兆奇蹟般出現的綠洲水池,才救得性命。
這是一次失敗的探險經歷。但“九死一生”,本就是探險家身上最耀眼的標籤。對斯文赫定來說,這次寶貴的教訓,使他在日後的探險幾乎不再遇到此類危險;那如神蹟般出現的水池,更使他認為自己就是探索西域神秘面紗的天選之人。
02 歐洲的“張騫”:
斯文赫定的鑿空之旅
斯文赫定手繪漂流圖
1896年1月,生還之後的斯文赫定,又在和田打聽沙漠深處藏著“塔克拉瑪干古城”的訊息。為了找到這處古蹟,他再次由東北進入“死亡之海”。這一次,斯文赫定人員齊備,物資充足,他用畫筆描繪沿途地貌,路線,並找到了老鄉口中的古城。在標定了“塔克拉瑪干古城”的位置後,他又繼續向東北來到喀拉墩,最終在塔里木河補充水源。
1900年,為了明確西域地理環境中最為重要的水道資訊,斯文赫定將漂流葉爾羌河和塔里木河。此時,他正在若羌羅布淖爾邊緣,等待著回去尋找丟失鐵鍬的維族老鄉。他有一些懊惱:對於這種考察來說,一把鐵鍬能有多重要呢?
小河墓地 李學亮/攝影
不過,他的負面情緒並未持續多久,因為返回的維族老鄉不僅帶回了鐵鍬,還告訴他了一條重要資訊:在途中他看到了一座面積巨大的土城。
斯文赫定立馬原路返回,這一次,他發現的是樓蘭古城。在古城邊,考察隊逗留了七天七夜,調查了樓蘭古城的基本形制和城外的“小河墓地”,並帶走了一些漢文、佉盧文簡牘。
斯文赫定乘獨木舟漂流
作為一位地理學家,斯文赫定無法對這兩處遺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但後來者斯坦因循著他足跡,再次找到了後來被稱作“丹丹烏里克”的塔克拉瑪干古城和喀拉墩遺址。根據出土遺物的記載,這是一處原名為“梁榭城”的唐代古城,呈現出以大型佛寺遺址為中心的遺址群的考古學文化面貌。喀拉墩則是一處南北朝時期的于闐國城堡,堡內也保留著大量的佛寺遺址。
樓蘭古城“三間房遺址” 郝沛/攝影
幾乎所有人都聽過那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詩。但實際上,在唐代,樓蘭國早已因羅布泊的萎縮而滅亡。公元400年,東晉高僧法顯經過樓蘭時,當地已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識耳。” 漢代以來“樓蘭”這個鹽澤西北緣最著名的西域古國,一直在史書中若隱若現,到南北朝時終於銷聲匿跡。
1600年之後,它終於再次被斯文赫定發現,在時光交錯中,法顯與斯文赫定駐足同一片土地。對求法僧法顯來說,這不過是一處荒蕪廢墟,但在斯文赫定眼中,樓蘭卻他西域探險生涯中又一顆“重磅炸彈”。
若羌縣東部的米蘭古城
作為地理探索者,斯文赫定對丹丹烏里克,喀拉墩,樓蘭古城的披露,使世界學者認識到,新疆的學術價值不僅在於對未知區域的地理考察,更在於對那些掩埋於黃沙之下西域歷史寶藏的發掘。
他的後來者們或沿著他的道路再次發掘這些古城,或找到了尼雅、龜茲、于闐、焉耆、吐魯番等地的大量西域歷史遺蹟,這大大改變了西域的研究走向。
03 “我已與中國結婚”:
斯文赫定對中國的收穫與貢獻
西域探險成就了斯文赫定的一生,斯文赫定同樣也推動了中國乃至世界對西域的認識。1926年,這位九死一生的探險家最後一次來到中國,此時他已61歲,志得意滿、著作等身。
次年4月,斯文赫定在組成中瑞聯合西北考察團的協議書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在1927-1935年的漫長歲月中,他將與包括徐旭升,黃文弼在內的眾多中國學者一起將考察範圍擴大到整個中國的西北部地區,這是中國學術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
《中國學術團體協會為組織西北科學考察與瑞典國斯文赫定博士訂訂合作辦法》
這次科考的官方目的是為國民政府探查向新疆修築鐵路的路線及為德國漢莎公司測量飛機航線。但這支由地質學家、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等多領域學者所組成的隊伍取得的目標卻不止於此。
斯文赫定作為這支科考團的領隊,展現出了其學術成就之外出色的領導能力,他用以往聲名換來的贊助和政治手腕為考察團解決了資金問題,並取得國民政府和當地政府的支援,解決外交障礙,使考察團在科研工作中暢通無阻。
居延漢簡是繼敦煌漢簡之後發現的最重要的漢代邊塞屯戍文書。在內容和數量上都大大超過了敦煌漢簡,為漢代歷史的研究開闢了一個新的領域。
考察團由包頭出發,在額濟納河流域廣佈的漢代烽燧中,西北考察團發現了數量巨大的漢簡,這批簡牘後來被稱為居延漢簡。
後由經哈密進入新疆,以迪化(烏魯木齊)為大本營分成數支小分隊展開多領域考察。1933-1935年斯文赫定親率一支公路探查隊進行汽車探查,為國民政府提供了一份由沿海省份直通新疆的線路報告,這恰似當年博望侯打通絲綢之路的鑿空之功。
中瑞西北考察團留影
在中國學者中,丁道衡探查出新疆豐富的礦業資源;袁復禮在吉木薩爾和奇台發現大批恐龍化石;劉衍推,李憲之的氣象觀測工作,為新疆氣候研究留下了寶貴的原始資料。在歷史文化考察中,以黃文弼的成果最為突出。第一次跟隨中瑞西北考察團進疆他便在羅布泊發現了“土根遺址”。黃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考古學家,後來他又先後三次來到新疆,在吐魯番,焉耆,阿克蘇等地展開廣泛的考古學調查發掘,其成果後來被整理成《新疆考古發掘報告》,《吐魯番考古記》等書出版,為建國後新疆考古工作的開展奠定了重要基礎。自此,中國學者逐漸在西域乃至整個西北地區的史地研究中,奪回了主動權。
儘管在簽訂的協議中,這次考察的所有成果都應留在中國,但斯文赫定還是利用職務之便帶回了一些文物,現在收藏在瑞典人種學博物館中。不過,作為領導者,他同樣給予了這支考察團極大的政治和經濟支援,有許多學者的考察成果就是由他出資出版的。這是一次相對平等的中西學者在文化考察上的合作,為中國學術界的西北史地研究揭開了新的篇章。
1952年, 斯文赫定走完了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享年87歲。他終身未娶,並宣言“我已與中國結婚”,中國成就了他的學術人生,他的中國情緣,也大大推動了中國的科學發展。在學術上,他應被視為一位地理學家,其繪製的中亞地圖成為當今所用地圖的重要藍本。1967年,他一生的學術結晶《斯文赫定中亞地圖集》在斯德哥爾摩出版。
“鑿空漢使驚邛杖,已信西南道可通”,張騫二使西域,雖未完成聯合大月氏的政治使命,卻勘明瞭西域道路風物,打通了中原與西方交流的絲綢之路,甚至作為衛青李廣的嚮導三擊匈奴,徹底掃平西漢王朝的匈奴之患,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從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角度來看,斯文赫定應被視為歐洲學術界的“張騫”,他拉開了斯坦因,伯希和,大谷光瑞,橘瑞超等人奔赴西域的序幕。新疆既是一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又是一個自然資源豐富的寶庫。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由於疆內分裂勢力眾多,周邊帝國主義國家對都其虎視眈眈,正是中瑞西北考察團的新疆之行,使國民政府開始重視新疆,著手掌控新疆。可以說張騫使西漢王朝瞭解西域,斯文赫定則讓世界矚目西域。
這位先驅者和開拓者,雖不以考古發掘為目的,但卻掀起了全世界學者探索西域的熱潮。與他同列的西域探險“三斯”的斯坦因,正是受他的經歷的影響,投身於西域歷史遺蹟的探索中。
我想,當1909年斯文赫定回到斯德哥爾摩,以其發現譽滿全球時,他在斯坦因腦海中的形象,也一如1880年斯文赫定望見凱旋由北冰洋凱旋歸來的諾登·舍爾德一樣吧。
參考文獻:
【瑞】斯文赫定(著)徐十週(譯)《亞洲腹地探險八年》,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
【瑞】斯文·赫定(著)孫仲寬(譯)《我的探險生涯》,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
徐桂彬《斯文·赫定對新疆地理的認識》,西北師範大學2020屆碩士論文
彭蘇《斯文·赫定:與中國結婚的瑞典探險家》,《同舟共進》,2018年第2期
夏琳《斯文赫定與斯坦因中國西域考察之比較研究》,《邊疆經濟文化》2015年第4期
王新春《斯文·赫定與絲綢之路復興》,《國家人文歷史》2014年第1期
-END-
撰文 | 衷寒
編輯丨蟲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