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日本歷史,也算悠久!
不過這長久的歷史,卻總是和孤懸海外相映襯。
長期處於東方大洋之上的日本,猶如孤島囚徒,最大的困惑就是對外交流。
這困惑持續日本千年多歷史,也讓早期的日本籍籍無名。
(徐福引路)
日本文化最早的引路人,按中國史窺見,還有各種實物考證,應是徐福東渡無疑。
經徐福接引,才有日本文化從愚昧的原始社會,一躍進入新時代,進而走上正軌。
走向正軌的日本,經數百年發展,終在公元5世紀初完成了統一,建立了首個奴隸制國家“大和”。
觀完日本在看中國。
那時候的華夏大地,正迎來封建社會的全盛期,而剛剛擺脫愚昧落後的日本人,放眼四方洋流,才明白過來,自己屬於文明的孤島。
地理環境限制,阻礙了日本文化的發展,沒有交流的文明如何能強盛?
(孤懸海外)
一個現實問題擺在了初生的日本國面前,那就是學習,去外部世界學習。由此,才有了日本國第一次和中原文化交流的記載出現。
公元57年,日本九州奴國王,派遣使者出使東漢洛陽,走出了正式對外交流的第一步。
當時的漢光武帝,對於遠來的日本使者也給予了足夠禮遇“親授金印”,間接接納日本成了儒家文化圈一員。
今日這枚金印依舊在日本留存,藏於日本福岡市。
(漢化之端)
初開始的接觸,讓閉塞的日本,獲得了當時最先進的東方文化。後續在日本,無數人不斷學習漢文化!
在漸進式交流後,日本開啟了漢化之路,公元5世紀的時候,日本宮廷中人,紛紛帶頭使用漢字。
經過交流後的日本,難免有託大自傲出現。
由此才有之後隋朝時,派遣第二次使者出使華夏時那孤傲的態度。
公元607年,隋大業三年,小野妹子這個娘化名人物,帶著囂張的日本國書來到隋朝!
經歷一波三折外交博弈後,日本輸人不輸陣,但深入瞭解之後,卻發現自己依舊落後。
落後了咋辦
務實的日本,在隋唐更迭動亂時期結束後,又一次明確了自己的目標,日本依舊要學習。
於是,大唐崛起後的中日關係,進入了蜜月期。
小野妹子被日本孝德天皇任命為“國博士”,帶著高向玄理與僧旻,開啟了日本第二輪漢化之路!
(唐日交流)
這就是能跟“明治維新”相提並論的“大化改新”。大化革新的開啟,讓日本國內形成了一股哈唐風!
連續19次遣使出訪,13次成功到訪。
盛唐氣象,讓日本歎服不已,也深切認知了自己的不足,於是善於學習的日本人,開啟了國內全盤唐化的序幕。
他們仿造長安,建了平安京,建了朱雀大街,建了東市西市,以至於今日在中國絕跡的大唐風韻,依舊儲存在日本。
可是一個民族,一個文化的獨立性,從不是盲從和復刻就能成型的。日本人在深度學習大唐之後,也開始反思自己。
他們從一開始的全盤複製,到後續的有主有次“取捨”,直到最後的“揚善棄惡”。
終於,日本發展出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大唐文化。
這個特色的核心理念就是“和魂漢才”觀,提出人則是被奉為日本“文化之神”的菅原道真。
(明治維新)
這“和魂漢才”意思也很明顯,以日本精神為主體,讓中國智慧為己用。如此石破天驚論斷,算是一個文明對於外來文化的反思和審度,進而延伸出的新產物,也在後續影響了日本文化千年。
這種務實觀,還有對新文化文明的包容性,給了日本在近代崛起的思想基礎。
時代迭變,風起雲湧!
1500年之後,東西方輪轉,曾經領先的東方文化,在西方開啟大航海時代後,漸次落伍,從潮流的引領者變成了固守傳統的守舊派。
深受華夏文化影響的日本,也同步陷入了德川時代的閉關之中。
(黑船事件)
於是才有了日本,初見西方文明時候的不知所措。在黑船遠征,佩裡喝令,還有堅船利炮的威懾之下,時代敲門聲,也在日本響起。
敲門之初,日本和中國一樣採取了拒斥態度,守舊的幕府,雖然不得不從,卻依舊難改疾弊。
但和華夏不同的國情,卻讓日本在後續明治維新之後,開啟了思想轉變的序幕,進而漸行漸遠。
這國情的不同,即有日本天皇萬世一系的傳統影響,也有日本“文化之神”菅原道真的餘蔭。
不適應沒關係,將“和魂漢才”變成“和魂洋才”不就夠了嗎?
在“和魂洋才”思想指導之下,日本堅定了思想路線!
在保留本國傳統文化同時,應用西方現代技術,吸納西方文化社會制度,促進日本的進一步發展。
這合理化舉措,一舉讓日本躍入了資本主義強國範疇。不僅如此,日本人還在選擇吸納所謂洋才的時候,強化了“和魂”的概念。
讓符合“和魂”氣質的普魯士精神,成了日本的國家氣質,用軍國主義思想,武裝全民思想。
排斥了當時西方主流思想中的所謂,法式自由,美式民主,最終讓日本走上了法西斯主義道路。
但特定時期的“揚善棄惡”和取捨之道,本就是“和魂漢才”,“和魂洋才”的正途。
因為日本也有特殊國情。
(菊花王朝萬世一系)
這國情就是日本天皇的萬世一系,家國一體。天照大神後裔的日本菊花王朝,雖然式微日子居多,卻從未被替換輪轉,也給了日本人向心力和凝聚力,直接促成了崛起時候的日本,戰鬥力的由來。
當國家利益和天皇捆綁在一起的時候,日本的“和魂”從未失去,反而成所有日本人引以為榮標籤。
於是,明治維新時候的日本和大清最大的區別出現了。那就是雖有黨爭不斷,陸海不對盤,卻少有不顧國家利益的過分黨爭出現。
甲午戰爭時,大清軍事實力並不落後,國家實力也更佔優勢,卻在湘淮爭鬥,帝黨後黨爭鋒中,內鬥不斷。
反觀日本,海陸軍也是派系有別。
長州藩多出陸軍名將。
薩摩系多出海軍名門。
涇渭分明的兩派,各掌權柄,但卻在關鍵時刻同心協力。
這一切因由何在?也許就是“和魂漢才”“和魂洋才”中的“和魂”體現。如果目標一致,鬥又算什麼.........
至於大清?
華夏史的最大弊端,其實就是家國概念有別,長久的朝代輪轉內鬥掣肘下!
誰也分不清那個年代裡,到底慈禧太后為主的後黨,還是光緒帝為首的帝黨,誰才是國家利益代言人,上層都分裂了,湘淮又如何自處?
不知如何自處的他們,還在皇權各派別有用心鼓動下,也在內鬥。
國家的概念不過空殼,只有利益集團的訴求是可見的,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結局當然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