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韓、趙、魏三家分晉,為什麼韓國最弱?根本原因就是統治者的水平行,在三家分晉的初期,三家的基礎實力都差不太多,但三國統治者的眼光與對時局的把握不一樣,而這種差距的不斷積累,最終造成了韓國遠遠落後於其他兩國。

戰國以來,魏國有吳起變法和李悝變法、齊國有孫臏練兵以及稷下學宮的智囊團、趙國有胡服騎射、楚國有吳起練兵、秦國有商鞅、張儀、范雎等人的變法謀國、還有蘇秦的倡導下形成合縱聯盟與相對的秦之連橫。而在各國都在求變的這段時間裡,韓國只有一次申不害相韓的振作。

申不害是倡導“術”的改革家,主要強調的是君主統御群臣的權謀,這更多的是加強韓國的君權穩定,對於富國強兵就顯得作用甚微了。可以說韓國一直沒有一次程度較大的變法改制。怎麼抵抗的住趙、魏、秦、楚等佔盡地利或體制先進的強鄰,而似乎在韓昭侯、申不害時期變強的韓國也只是“諸侯不來侵伐”。韓國就是這樣故步自封,對外不肯擴張,對內不肯改變,硬生生地錯過了發展的最佳時機。

韓國作為四戰之地,也是一個交通樞紐,當年晉楚秦的爭霸都發生在韓地的前身鄭、曹、蔡等河南中部地區。韓國不像齊、秦有著對於商業的或鼓勵或壓制政策,而是仍然沿襲晉國舊制,對於發達的商業卻不能為我所用。

當然,不得不承認韓國的地理位置也不是太好,在三家分晉後,魏國分得的地盤主要是河東之地,趙國是太原盆地,韓國是上黨高地和部分南陽之地。此外三國各在河北分得一塊土地。河東之地經營得最早,土地肥沃,已經成為熟地了;太原地區則有北狄的侵擾;而上黨高地雖然地處交通要道,因為山地較多,土地不是十分平整。所以說從一開始魏國在地理上還是佔有一定的優勢,而趙韓兩國基本相差不多。

韓國的上黨高地是交通樞紐,地理位置的確很重要,但是那點貧瘠的土地無法養育足夠的人口來供韓國稱霸。可是當韓國想要擴張的時候已經沒有什麼地方可擴了,也可能韓國壓根就沒想擴張,當時河北已經被魏、趙兩國搶完了,崤函通道一直被魏、秦爭霸使用,洛陽是當時的周王室的,看起來也只有往南,所以韓國不久就吞併了鄭國,不過要是再往南就是楚國的地盤了。韓國最終就只能靠著這點無險可守的中原之地苟延殘喘了。

韓國早期的工藝水平還是很高的,武器製造也很有水平,但是由於它的地理位置較其他幾國差了一些,加上最為主要的統治者水平偏低,最後也只能在三家之中墊底了。

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托馬斯·潘恩:名字叫做“痛苦”他被英法美三國開除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