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臨死前,為何要派陳平去秘密殺掉妹夫樊噲?是老糊塗了嗎?
根據《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因為燕王盧綰謀反,劉邦大怒,派樊噲率兵前往平定。結果有人打樊噲的小報告,說樊噲盼望劉邦早死。劉邦大怒,用陳平計謀,派周勃去接替樊噲,並派陳平去前線,到了前線就斬了樊噲。
劉邦樊噲
陳平顧忌到樊噲乃呂后的妹夫,和劉邦也是連襟,因此在路上和周勃商量,不斬樊噲而是把他押到京城,由劉邦親自處置。結果在回長安的路上,得到劉邦駕崩的訊息,陳平就把樊噲交給呂后了,從而嬴得呂后的好感。
劉邦臨死前為什麼要殺掉樊噲?難道真的是因為老糊塗了?事情要是這麼簡單就好了!箇中原因分析如下:
一、樊噲是呂氏一黨,除掉樊噲是為了打壓呂氏樊噲與劉邦相當於是發小,自小就在沛縣豐邑也就是今天的江蘇豐縣與劉邦一起玩大的。只不過後來劉邦仰慕信陵君魏無忌,曾到魏國拜訪過信陵君,結果到了發現信陵君已故去,劉邦與信陵君的門客張耳成為莫逆之交。
魏國被秦國滅亡後,劉邦回到沛縣,謀了一個泗水亭長的小公務員差事,樊噲剛一直屠狗。
樊噲
劉邦和樊噲還有盧綰等死黨,不僅經常在一起玩,而且都不娶媳婦。劉邦一直到40多歲才走了桃花運,在赴宴吃霸王餐時被呂太公相中,把呂雉嫁給了他。後來樊噲娶了呂雉的親妹妹呂嬃,劉邦和樊噲就成了連襟。
劉邦晚年非常寵幸戚夫人和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並動過廢劉盈立劉如意為太子的念頭。呂后慌了神,請求張良,並經張良指點請出商山四皓,才穩住了局面,讓劉邦徹底打消了廢儲的心思。
但呂后請出商山四皓,讓劉邦感受了呂后一黨的力量,這讓劉邦不僅對劉如意的未來擔憂,更是對劉氏江山擔憂了。所以劉邦臨死前,進行了幾個重要的佈局:
一是殺白馬盟誓,非劉不王。也就是說,以後不管功臣有多大功勞,只要不是劉邦的劉氏子孫,任何人功勞再大也不能封王,其實這是堵死呂氏篡權的路。
二是給周勃一道密詔,讓周勃將來劉氏江山有難時出來安定劉氏江山。後來也是周勃接管北軍,剷平諸呂。
三是讓陳平去殺樊噲,目的就是削弱呂后的力量。可惜陳平為了自保,沒有立即殺了樊噲,而是把樊噲帶回,讓樊噲撿回一條命。
戚夫人
劉邦一連串的佈局,針對的就是強大的呂氏集團。這從劉邦看到商山四皓時唱的《鴻鵠歌》中可窺一斑:
《史記.留侯世家》: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柰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鴻鵠表面上指的是太子劉盈,但羽翮指的就是呂氏一黨。劉邦準備了“矰繳”,卻無處施放……可見其對呂氏集團的忌憚。
二、樊噲立有重大軍功,劉盈駕馭不了其實對劉邦來說,誰當太子並不是太重要的,只要是劉氏子孫,只要是劉邦兒子,哪個當太子、將來繼承皇位江山還姓劉。劉邦擔心的是太子背後的力量。
劉邦之所以有一段時間執意要更換太子,表面說辭是劉盈懦弱,不像劉邦。劉如意活潑,最像劉邦。但是背後,劉邦是忌憚呂氏集團已經成勢,廢劉盈立劉如意,是因為戚夫人沒有背景,將來不會形成大的外戚勢力。
樊噲身先士卒
漢初的政治集團主要有三大類,一類是功臣集團,二類是外戚集團,三類是劉氏宗親。功臣集團劉邦自己在世時已經削得差不多了,所有異姓王除了個別人以外,其它或殺被逐,已經沒有威脅。劉氏宗親劉邦不怕,不管誰當皇帝都是劉邦家的。外戚集團讓劉邦放不下心,劉邦廢太子、斬樊噲的背後,是對呂氏外戚集團的打壓。
另一方面,皇帝最怕的是臣下功高震主。劉邦閱歷豐富,在世時能鎮得住局面。但是死後,由於太子劉盈懦弱,劉邦擔心劉盈駕馭不了這些飛揚跋扈有功之臣。
劉邦殺樊噲,就是擔心劉盈駕馭不了樊噲,既然駕馭不了,那就殺掉算了。
三、殺雞駭猴,恫嚇功臣集團和外戚集團不要覬覦劉氏江山樊噲是大功臣,自從豐沛起事以來,每戰必爭先,鴻門宴還救過劉邦的命。因戰功被封臨武侯,後封武陽侯。戰功排名第五,僅次於蕭何、曹參、張敖、周勃。對於這樣的一位戰功顯赫的人物,也是劉邦的救命恩人,劉邦卻要拿他開刀,目的就是殺雞駭猴。
樊噲鴻門宴救劉邦
劉邦是想透過樊噲的人頭警告、恫嚇那些功臣集團和外戚集團,收起小心思,不要覬覦劉氏江山,否則自有手段除掉他們。
因為陳平畏懼呂后,沒有及時殺了樊噲。樊噲雖然逃出生天。劉盈即位為漢惠帝后,樊噲又活了六年後病逝。樊噲與呂嬃所生的兒子樊伉繼承爵位。呂后死後,陳平、周勃發起蕩平諸呂行動,樊伉因為是呂嬃所生,最終也沒有逃過一劫,樊伉與母親呂嬃一起被處死。
呂后稱制專政時,大封諸呂為王,突破了劉邦的白馬之誓。蕩平諸呂后,“非劉不王”的白馬之盟一直被執行到王莽篡漢時規矩才被打破。
綜上,劉邦臨終殺樊噲,並非是老糊塗的結果,而是對身後諸事安排的一次精心佈局,結果陳平沒有看透劉邦的計謀,讓樊噲逃出生天,給呂氏集團的坐大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