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中國的偉大復興,並非單一因素所致,而是三大思想資源共同作用的結果。

01

1962年,蘇聯發生了一起嚴重的工人罷工事件。新切爾卡斯克是頓河流域的一座城市。這年6月,由於牛奶、肉類等食品價格上漲,加之工人工資下降,當地發生了數千人參與的工人罷工和群體騷亂事件。最終,蘇聯政府調動了內務部軍隊,把騷亂鎮壓了下去。

事件很嚴重,但也不算特別嚴重。幾千人的規模,而且不是在核心城市,有傷亡,但也不太多。可是,事件中的一幕,讓蘇聯領導人非常緊張。他們受到了極大刺激。

騷亂初期,當局就調動軍隊彈壓,但軍隊到場後,發生了驚人的一幕:

新切爾卡斯克衛戍部隊的第一批軍隊抵達衛生局附近的廣場。他們沒有攜帶武器。快到廣場時,士兵的佇列一瞬間被大批民眾所湮沒。罷工者和士兵彼此友好,相互擁抱、親吻。是的,是的,就是親吻。軍官們費力地讓士兵與民眾分離開來,整隊集合,帶著他們離開了罷工者。

正因為初期調動的軍隊不聽命令,後來蘇聯政府不得不調動內務部軍隊到場,才把罷工和騷亂鎮壓下去。

罷工者和士兵相互友好,這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熟悉蘇聯歷史的人都會意識到其中的“可怕性”。對蘇聯領導人來說,這一幕太熟悉太可怕了!當年十月革命可就是這麼鬧起來的啊。

十月革命中,列寧寫過著名的《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工人罷工、士兵和工農一起反政府,這就是十月革命一舉勝利的關鍵啊。可現在,這一幕居然發生在無產階級國家蘇聯……

所以,新切爾卡斯克事件雖然很快被鎮壓,但卻在蘇聯領導人心中留下了長長的陰影。國內再次發生“十月革命”,成為蘇聯領導人的夢魘。從那以後,食品價格上漲,在蘇聯成為誰也不敢觸及的政策禁區。無論供應多麼緊張,可以採用票證制、排大隊、按級別分配等各種辦法,但就是絕不能漲價。

於是,購物排大隊就成了蘇聯制度失敗的典型表現,天天提醒著人們蘇聯農業及整個體制的窘迫和無奈。

新切爾卡斯克事件更大的背景和影響在於:這次事件表明,進入1960年代以後,蘇聯革命時期的意識形態優勢,和由此給國家帶來的凝聚力,如果不是蕩然無存的話,也已經非常薄弱了。十月革命和反法西斯戰爭時期的社會意志力已經沒有了。國家和人民之間幾乎只剩下利益交換的關係。

02

如果沒有後來中國的偉大復興和驚人成就,蘇聯1960年代以來的窘迫和僵化將只能證明一件事——違反經濟規律的追趕戰略是註定失敗的。動用國家力量從農村農民汲取資源,發展工業化,這條路是走不通的。

但是,中國這個無法忽視的巨大存在,分明證明了,這條路是走得通的。

中蘇兩個社會主義大國,建國後實行的都是追趕戰略,也就是在農業國的基礎上,透過國家力量集中國內資源,強行推進工業化,追趕先進工業化國家。

這種追趕戰略有兩個核心特徵:一、為了發展工業化,國家要從農村農民那裡汲取大量資源,投向城市和工廠——對於農業國家來說,這是他們僅有的可用資源。二、不能按照經濟規律從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做起,而要違反經濟規律,不顧利潤和經濟效益,從資金密集型的重工業做起。

可想而知,追趕戰略之下,農村農民的日子很不好過。在這方面,中蘇兩國有很多相似之處。兩國農民都為了國家的工業化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和犧牲。而且,在很長時間裡,農業都是中蘇兩國的薄弱部門。

但是,在經過幾十年以後回頭去看,中蘇兩國後來的發展卻大不相同。

中國成功地實現了工業化,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躍升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很多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有強勁的競爭力。蘇聯的工業化,雖然一度成就斐然,但沒能堅持到底,中道崩殂,不但蘇聯解體,繼承了蘇聯大部分國土的俄羅斯,還出現了嚴重的去工業化。

很有諷刺性的,現在的俄羅斯,總算把蘇聯時期始終沒能解決的農業問題解決了,恢復了沙俄時期農產品出口大國的地位,但工業卻也跟著“沙俄化”了。除了少數軍工產品以外,俄羅斯的工業產品乏善可陳。

同為追趕戰略,為什麼中蘇兩國卻一成一敗呢?

03

當然,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課題。不可能在一篇短文中說清楚。這裡,只是很概括地提出一些初步的觀點。

首先,是中蘇兩國領導人治國能力的差異。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中央-地方關係問題。

中國很早就是個地域遼闊的大國。中央-地方關係是歷代統治者必須思考的大問題之一。雖然沒有“錦囊妙計”式普遍適用的辦法,但至少在領導人頭腦中,中央-地方關係是個需要高度關注的大問題。既不能一味地中央集權,也不能放任地方勢力做大,造成強枝弱乾的危險局面。在二者之間,需要時時保持平衡。

建國以後不久,1956年,毛澤東就寫了《論十大關係》,“十大”之一就是中央和地方的關係。所以,雖然建國以後中國實行蘇式計劃經濟,但毛澤東一直強調不能忽視地方上的積極性,中央要分權給地方。

這樣做的結果是,中國在追趕戰略之下,雖然農村壓力很大,但各省都有種種自我調節的餘地,尤其是在大躍進以後,各省的自主權其實不小,能夠根據本地情況找到各種變通辦法。

這也是後來改革開放一經啟動,各省紛紛大幹快上的重要原因。事實上,改革開放的很多重要政策,都是地方上已經行之有效,經中央認可以後推行全國而成。如果沒有地方的自主權和積極性,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

反觀蘇聯,剛剛成為大國不久,對中央-地方關係的重要性缺乏足夠認識。當確定了追趕戰略以後,就一味地強調中央集權,所有事權都收歸莫斯科。蘇聯的體制,在“計劃性”上確實比中國嚴格得多。

不過,這樣一來,一方面地方的積極性全無,萬事都等莫斯科的指示和計劃。另一方面,各地也無從“試錯”出行而有效的改革辦法,大家都跟著莫斯科把一條道走到黑。

追趕戰略之下,國內各方面的壓力必然很大。這時候,一方面要強調“全國一盤棋”“要有大局觀”,但對於一個大國來說,各地情況千差萬別,所以,也必須保持地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否則,追趕戰略帶來的壓力,就會形成體制的巨大僵化力,讓任何改革和改進成為不可能。

中央-地方關係只是一個例子。在很多方面,蘇聯領導人都表現出治國能力的不足。畢竟,他們成為一個大國的時間還很短,很多大國必須具備的政治智慧,他們還沒來得及積累。而中國,則對這些問題已經苦苦思索、試錯上千年了。上千年的修行,可不是讀了幾本書鬧一兩次革命就能趕上的。

其次,兩國的基礎不同。這一點在農業上體現尤為明顯。

中國有漫長的農耕史,國內有好幾億農民,其中大部分是小農和自耕農。這些農民,既有豐富的耕作技巧,也吃苦耐勞,勤勞肯幹。

而蘇聯繼承的則是沙俄的農奴制。19世紀中後期,沙俄的農奴制才廢除。到十月革命,才過去一兩代人。很多俄國農民頭腦中,還有深厚的農奴制生產的記憶和習慣。

於是,當蘇聯建立起集體農莊,農民吃上了大鍋飯以後,很快就恢復了農奴的生產習慣——沒有壓力就儘量偷懶。在建國初期和衛國戰爭期間,國傢俱有比農奴主更強大的約束力,農民們還能保持基本的勞動熱情。到了二戰以後,由於意識形態的衰弱,蘇聯已經不可能再對農民施加巨大壓力了。加之大量農民進入城市,蘇聯農業也就陷入了無法擺脫的頹勢。

中國的人民公社之下,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也是個大問題。但中國畢竟很早就沒有農奴了。小農和自耕農的觀念意識,還比較多,遠遠沒有消失。而且,農民一直在尋求、摸索恢復小農自耕農狀態的方式。

事實上,從1960年代開始,很多地方就有包產到戶的嘗試——蘇聯農民就沒有這種意識。當包產到戶終於在政策上有了突破以後,中國農民恢復了小農和自耕農的狀態,中國農業也就迅速恢復起來。而農業的成功發展,為中國後來的改革深入奠定了基礎,讓中國避免了蘇聯農業那種難解的困局。

當然,小農和自耕農今後也還有一個向大農業發展的過程,但那是後話了。

再有就是國運的因素。

這個國運就是,蘇聯已經搞了七十年,老一輩的革命領導人都已去世。不但領導人,老百姓也都是出生在蘇聯時期,對市場經濟、商品經濟都很陌生,甚至毫無概念。而中國實行計劃經濟的時間還不算長,老一輩領導人和老百姓都還在,民間對市場經濟不陌生。一旦政策放開,大家重拾手藝,並不難。

所以,中國的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是從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率先啟動的。這兩個三角洲的特點就是有悠久的商品經濟發展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兩個三角洲的人對市場交易、商品化生產不但不陌生,反而很熟悉。

果然,在中國東北等計劃經濟色彩強烈的地方,改革開放的步驟也慢一些。這些地方的人,對市場經濟比較陌生,他們更熟悉的是追趕戰略之下的大工業和計劃調配。

蘇聯,就相當於全國都是中國東北那種狀態,上上下下,對市場經濟都很陌生,一切都要從頭學起,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觀念和習慣。所以,蘇聯的轉軌就很慢很困難,加之前面所說的中央-地方關係失調等原因,當政治發生劇變,莫斯科不發號施令以後,全國就陷入癱瘓之中,各地既不知道怎麼辦,也不知道應該去找誰。大家幾乎是束手無策地看著國家解體、生產停滯,直至經濟大倒退。

04

總結來說就是,中國的復興和成就證明,追趕戰略是後發國家行之有效的發展路線,但這種戰略必然給國家和民眾造成巨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對領導人治理國家的能力,對國家原有的歷史傳統和基礎,包括對國運,都有很高的要求。可以說,追趕戰略是一種險中求勝之法。只有底蘊深厚、精神力意志力深厚、政治智慧充足的國家和人民才有望取得成功。

由此也可以看出來,中國的偉大復興,並非單一因素所致,而是本國曆史傳統、馬列主義理論和市場經濟體制這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缺一不可。

蘇聯在歷史傳統和市場經濟體制上都有嚴重的缺陷,對馬列主義的運用,也有很大不足,所以,他們的追趕戰略,雖然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終究還是失敗了。

我國則把這三種偉大的思想資源融為一體,造就出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壯觀的發展進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的成功經驗,是全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

作者其他熱文:

1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讓隋文帝心甘情願被“妻管嚴”的女人是啥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