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日本作為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與中國開戰之後到底是從哪裡得到大量的物資援助來維持的呢?
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日本戰略資源醫乏,實際上美國是日本軍用物資原料的主要供應者。美國壟斷資本集團從對日貿易中獲得了鉅額利潤。自1932年至1937年,美國對日貿易逐年上升,1932年為6400萬美元,1937年達到6.3億美元,增長近10倍。1938年略有減少,但也達到4.9億美元。
正因為如此,中日戰爭爆發後,美國不肯放棄對日貿易中的利潤,繼續以大量軍用原料輸出日本。以1937年和1938年為例,日本由美國輸入的軍需物資,1937年佔日本全部輸入的軍需物資的54%, 1938年佔56 %美國遲遲不肯給予日本以實際經濟制裁,並給中國以有力的援助,其中的經濟利益起著重要作用。美國對日本出售大量的軍需物資無疑助長了日軍的侵華氣焰。 美國記者史沫特萊在抗日前線目睹了由美國出售給日本的軍火物資轟炸中國軍民。她跟隨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後抗日戰場,每天除了艱苦的行軍外,還要躲避日軍飛機、炮彈的轟炸。對於這些由美國提供的軍火物資,史沫特萊既氣憤又內疚。她說:“我在中國前線那裡沒有看到過一盎司西藥。而正相反,卻只有美國的炸彈、汽車和輻重物資。”
在山西抗戰前線,史沫特萊看到,日本的飛機和扔下來的炸彈都是美國製造的鋼鐵化合物的產品。1938年初,她一到武漢就將山西抗戰前線的見聞向美國駐華大使尼爾遜·T·約翰遜作了彙報,並指出如果日本人利用美國戰爭物資征服了中國,就會進攻美國。然而這一建議並沒有引起約翰遜大使的注意。1940年初,在華中抗日根據地史沫特萊看到由美國賣給日本的軍火武器給予中國抗日軍民構成極大的威肋、時,感到無比的傷心和內疚。她說:“我看見了敵人的飛機、大炮、坦克、汽車穿梭般的來往,那些殺人武器都是來自我們美國軍火商人,我的身心充滿了痛苦,無限悽槍。”
1940年夏,史沫特萊到達貴陽中國紅十字會總部。當時,日軍飛機每週都要來轟炸紅會救護總隊本部和醫療中心。中國紅十字會總幹事林可勝拿著炸彈的碎片對史沫特萊說:“把炸彈片製成特別獎章送給那些把戰爭物資賣給日本人的美國公司。”正是史沫特萊在抗日前線看到了美國軍火商出售給日本的戰爭物資對中國軍民抗戰所造成的危害,使她決心要把在前線的見聞告訴美國同胞。
參考資料
【1】史沫特萊:《史沫特萊文集》
-
1 #
-
2 #
二戰中,美對中國抗戰是先過後功,功過相抵。
-
3 #
美國養肥了法西斯。
-
4 #
兩國交戰,如果沒有締結盟約或者宣佈中立的,第三國是有權跟雙方貿易往來的。
-
5 #
猶太人就是美國商人代表
-
6 #
美國這種做法,故意佈局!讓你們自相殘殺!
美國就是發的戰爭財,一戰如此,二戰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