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原名叫朱重八,可能是八月初八生,所以叫朱八八,小夥伴們對這個有兩個“八”字的名字,喊著不順口所以才叫做朱重八。
如果要問幼年的朱元璋,為什麼叫這麼個難聽而又沒有任何意義的名字,他可能一臉狐疑的看著你來一句:“大家都這麼叫啊,不信你看這是我爸朱五四,那是我哥朱三一”。是的,你不用懷疑,他說的沒錯,將來他還有個最大的對手叫做陳九四(陳友諒的原名)當時的最底層老百姓有個不成文的習俗,新生兒大都以出生當天的日子,或者出生時父母年齡加起來的的數字來命名。就像我們無比困難的六七十年代一樣,家裡老人們為了好養活,給孩子們取一些像“阿貓,阿狗”一樣的極難聽的名字。據說這樣的名字閻王爺聽了都直搖頭。但是在朱元璋的時代,底層人民這麼隨意地取名字,主要出於兩種無奈,一是極度貧困的生活下,孩子的成活率很低,那就要儘可能的多生,將來總有一兩個能活下來長大。二是孩子多,父母又都沒有文化,再苦再窮,日子還得過,那就用每天都在接觸,熟悉的日子來區分眼前這一堆孩子吧,由上天來挑選,到底哪一個能活著長大。
一個名字的背後就是個這麼悲慘的世界。
那麼朱重八怎麼就成了朱元璋了呢?
我們來說文解字,元就是大元的元,朱元璋推翻的朝代是元朝。“璋”是形狀像匕首一樣鋒利的玉器。朱元璋給自己取這麼個名字的寓意就是:他要像一把鋒利的匕首結束元朝的生命,他確實做到了,那麼朱元璋為什麼要改這麼個對元朝充滿深仇大恨的名字呢?
對,沒錯,他對大元有血海深仇。吃人的大元埋葬了他的至親。
朱元璋老家在濠州鍾離就是今天的安徽鳳陽縣,那個敢為天下先,第一個在集體經濟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地方。看樣鳳陽人都有一股子冒險精神。
老爹名叫朱五四,老朱家是當時底層農民中最普通,也最具代表性的一家。普通,代表性都可以歸位一個字“窮”,古代農民有哪個不窮的,到了元朝情況更嚴重,自打蒙古入關,滅宋,又滅南宋,就把人分為四等,第一等人自然是大權在握的蒙古人;第二等人是幫助蒙古人一同打天下的色目人(除蒙古族以外的少數民族統稱色目人);第三等人是北方的漢人;第四等人叫南人(最後投降南宋地盤上的漢族人)。一句話漢人在元朝的地位比豬狗好那麼一點,比如說,當時有名文規定,蒙古人殺死一個漢人的代價是隻需要賠償對方一頭毛驢。
蒙人用武力征服世界,也想當然的用手裡的月牙彎刀治理天下,哪裡有反抗哪裡就更有壓迫。幾十萬的肥嘟嘟的蒙人壓得幾千萬的漢人農民喘不過氣來。
老朱家沒有地,在這樣一個地獄般的時代農民怎麼可能有地呢,地是不存在的。一家人靠給一個叫劉徳的地主當佃戶過生活。老爹整日裡面朝黃土,背朝天地給人當佃戶掙全家人的口糧,朱重八從小就給劉徳家放牛,多少也能賺兩口飯吃,兄弟姐妹們多,這樣也能減輕一下家裡的壓力。
朱重八當放牛娃一直到十五歲。其實當佃戶也沒什麼,因為周邊大家都是佃戶,也沒見有幾個地主,最起碼一年辛辛苦苦掙的點糧食,除了一大部分交稅,剩下的還勉強讓一家人也能有一口飯吃,不至於餓死。但到了災年,就不行了,因為不可能有餘糧,地主家也沒有餘糧。朝廷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對於皇帝來說,頭可斷,血可流,就是皇糧不能斷,朝廷用錢的地兒多著呢,皇宮要修繕,太后要過生日,皇帝要納妃子,哪一項不用錢,一個子都不能少。
在吃人,尤其是吃漢人的元末,稅負尤其嚴重,各級官吏以收稅的名義壓榨百姓,各種奇葩稅收頻出,比如,過節要收“過節費”,幹活要收“常例錢”,送迎要收“人情錢”,打官司驗收“公事費”,反正不管幹什麼都有個稅目在等著你,有人說了,那我什麼都不幹,總該可以了吧。
好,什麼都不幹,你還要交“撒花錢”。只是想一下這麼多亂七八糟的稅種,是不是已經讓你崩潰了呢?回過頭來看看,還是生活在我愛民如子的社會主義大中國好啊(多說一句)。
苛政猛於虎,是會要人命的。十多歲的放牛娃朱重八沒有太多想法,看著家裡哥哥姐姐們一個個都成了家,想著明年自己也十五歲了,本打算拖老爹找村東頭的王媒婆說和說和,要娶從小玩到大村西頭的李翠花。
心想事不成,才是常有的狀態,十五歲這年,天災人禍徹底讓朱重八的小小夢想化作泡影。這年,大半個中國鬧起了旱災,旱災還只是讓糧食減產,緊接而來的蝗災就直接摧毀了一切,蝗蟲啃食掉了莊稼地裡僅剩不多的一點糧食,徹底斷了老百姓唯一生存的希望。一時間,餓殍遍野,民不聊生。
要問這麼大個災年,朝廷呢?這些人在幹什麼呢?呵呵,賑災是不可能賑災的,而且還要忙著收稅。家裡沒有糧食怎麼交稅?不還有“傢俱家電”的嗎?實在沒有,漂亮姑娘有沒有?所以才說是天災人禍。
朱重八家裡也無可倖免,先是父親朱五四餓死,再是母親餓死,緊接著大哥和大哥家的兒子也餓死了。一家八口人餓死了四口,更令人悲傷的是因為家裡是佃戶,父親與黃土打了一輩子交道,居然連安葬他的土地都沒有。這是何等的荒誕,可笑。後來一個好心人實在不忍心看著屍體爛大街,就暫借給了朱重八一小塊土地。
經歷了這麼多,可以想象一下,朱重八,一個十五歲的孩子當時的內心世界,拖著飢餓虛弱的身體跪在父母墳前,剩下的只有飢餓、無助的吞噬下已經沒有了悲傷。或許是過於虛弱,他覺得眼前的世界有些不真實,朱重八開始思考是什麼造成了老朱家的悲劇。是旱災,是蝗蟲?好像都不是,一連串的疑問讓他始終想不明白,憑什麼漢人就該是最下等人?種地的農民怎麼就沒有土地?貪官汙吏何以光明正大的魚肉百姓?
朱重八在餓的發暈的腦袋裡得出來結論:老朱家的仇人是大元朝,官府就是最大的黑社會!仇恨的種子就此在這個十五歲少年的心裡埋下了。
悲傷已經不再有任何意義,重要的是活下去。
他決定去當和尚!
去附近的皇覺寺當個和尚還能有口飯吃。於是朱重八開始了吃齋唸佛的僧侶生涯。後來饑荒越來越嚴重,寺廟的糧食也吃光了,朱重八隻能去討飯。他需要做的工作很簡單,不停地走,不停地敲門,然後是他卑微的乞求:“大人,行行好,給點吃的吧”。往往等待他只是一句冷冰冰的:“臭叫花子,快滾!”
這個行當需要朱重八放下他最後擁有的一點東西:尊嚴。當一個人放下尊嚴的時候,他才能被現實碾壓的粉碎,而只有挫骨揚灰才有涅槃重生的可能,這就是重塑。朱重八就是個典型案例,三年的丐幫生涯,他一邊討飯,一邊遊歷山川,結交江湖義士,這些人當然也都是些同行,唯一的差別可能只是入行的時間,就像金庸的武俠小說裡寫的那樣,這是一群見了面這樣打招呼的人“我是九袋(九個口袋),你是幾袋?”,“哦,我是八袋,你是大哥,大哥好!”。注意這是他一生中最寶貴的三年我,這三年讓他開括了眼界,結交了朋友,還有了自己的信仰(加入了明教)。
再後來朱重八在加入了起義軍,漸漸的在各地武裝中嶄露頭角,他的這些丐幫兄弟功不可沒。朱重八沒想到這條路他走得無比正確,在軍營中,他找到了自信,別看咱長了一張鞋拔子臉,但咱能打仗。慢慢的朱重八在起義軍中官也越做越大,軍官最重要的當然是軍威,爹媽給起的名字成了他最大苦惱,大老遠一聲“朱重八”讓他的威嚴蕩然無存。朱重八這才改成了有寓意而又響亮的名字:“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