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乾隆帝

乾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清軍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乾隆與康熙、雍正二帝共同創造了清朝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康乾盛世。乾隆時期清朝走向極盛,經濟上江南與廣東等地的絲織與棉織業很發達,景德鎮的瓷器都達到歷史高峰,同時,銀號在山西出現,中外貿易中國賺取了大量的白銀;政治上乾隆平定準噶爾與回疆大小和卓之亂,使川黔等地繼續改土歸流,疆域最大,達1300萬餘平方公里,奠定了中國目前的版圖。統治區域的擴大,經濟的繁榮、周圍小國的臣服使滋生了乾隆皇帝的“上國心態”。毫無疑問當時的中國的確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中華文化輻射到較廣的範圍,如儒家文化圈影響下的朝鮮、日本、越南如是。但是自新航路開闢以後,世界史開始形成,西方國家逐漸崛起,與此同時伴隨的是中華帝國的崩潰。如果此時再以“天朝上國”自居,無疑是一種虛幻的想象,一種盲目的陶醉。

平底西域後乾隆宴請百官

英國馬戛爾尼使團的訪問,清廷上下依然將英國使團視為一支專程前往北京朝貢的隊伍,毫無近代意義上的國家交往想法。使團提交的禮品清單有天體儀、地球儀、座鐘、氣象儀、毛瑟槍、連珠槍、銅炮、榴彈炮及軍艦模型等。這些禮品,為英國最近百年創造,尤其是作為歐洲第一海軍強國,禮品中的槍炮、軍艦,以及天文地理儀器等,應該說還是很有價值的。乾隆帝看到清單似乎有點失望,他在隨後的指示中強調,英國人的禮品清單俱不免張大其詞,由此可知英國人境界不高,“自為獨得之秘,以誇耀其製造至精奇”,其實不過爾爾,“天朝原亦有之”。

英國使者來訪

其實天朝意識並不是乾隆獨創。明清時期,“天朝意識”可謂是登峰造極,如明太祖攻打蒙古的口號便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明朝鼎定後,為處理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朱元璋說道:“萬國來朝進貢,仰賀聖明主,一統華夷,普天下八方四海,南北東西。託聖德,勝堯王,保護家國太平,天下都歸一。”這樣使得明朝維護了與周邊國家較為良好的外交關係,而支撐這種關係的便是朝貢外交,周邊國家只要承認明朝,就會得到很多賞賜,鄭和下西洋便是將這種朝貢貿易發揮到歷史上的頂峰。

1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民國第一殺手王亞樵是如何死在一個女人手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