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德意志民族有著自己的一套政治文化傳統,20 世紀初的德國處於傳統與革新思想並存的時期,二次世界大戰的失敗與德國政治環境分離不開。

1908 年 10 月發生的“每日電訊報事件”正是這樣的代表性事件。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英關係史中的一次重要歷史事件,不僅僅影響了德國與英國之間的關係,也極大地影響了德國的國內政治局勢。

一、威廉二世統治的德國

1、威廉二世個人統治

1871 年建立的德意志帝國擁有著獨特的半封建官僚內閣政府。帝國皇帝擁有政治決策的權力,而在具體的政治決策過程中,官僚體制也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但是威廉二世統治下的德意志帝國,決策高層的政治文化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對於威廉二世本人來說,皇帝擁有對於帝國至高無上的領導權,這種領導權體現在皇帝的絕對決策與大臣們的絕對執行、皇帝對於政府事務的絕對干涉以及皇帝對於帝國的絕對代表。但在實際情況中,這種理想主義的“個人統治”雖然對於帝國政治方向有著較大的影響,但必然藉由具體的政治精英,尤其是首相來實施。

首相對於德國政治政策的影響成為了決定皇帝“個人統治”成敗的關鍵。也基於此,威廉二世“完全的個人統治”的意願只是一個“有行動,沒結果”的政治理想而已

1900 年在威廉二世力主下透過的兩個加強海軍軍備法案極大了損害了英德之間的關係,最終英德同盟談判無疾而終。

這場談判的結果讓德國的外交決策讓德國陷入了極為尷尬的外交孤立局面。一方面英法俄強大的陸軍、海軍實力讓德國十分緊張,擔心這最終會演變成為對德國的侵略戰爭。另一方面,德國在國際政治領域的行動就顯得畏手畏腳,時刻注意三國同盟的態度。

2、德國的外交壓力

威廉二世正苦惱於德國外交的孤立狀態。此時德國的東方和西方都存在著巨大的軍事壓力。一方面,他對他的叔叔愛德華七世表示了極大的憤怒,指責愛德華七世推行的三國協約導致了德國在國際上的孤立。

另一方面,青年土耳其黨接管奧斯曼帝國的權力所導致的近東不確定局勢以及巴爾幹半島的波斯尼亞危機使威廉二世認為迫切需要一種英德和解以緩解德國的外交壓力。

俾斯麥十八年前的擔心不幸成為了現實,在個人統治給公眾造成的皇帝大權在握、無所不能的假象裡。威廉二世起初並沒有意識到這些言論對於帝國外交的損害。

他仍然將自己視為德國的絕對代表,即他本人的想法與做法才是德國國家意志的體現,民眾甚至政府的一些行為並不能代表德國的國家意志。這種痴迷於個人統治的心態最終也給威廉二世的權威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二、德國政治經濟高度發展

1、德國處於激情燃燒的歲月

威廉二世時期正是德國政治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這樣的時代使得很多德國人真誠地相信,德意志民族的技術、思想和勤勞將使德國上升為一個世界大國,並且願意為此做出貢獻。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當時的德國正處於一個激情燃燒的年代。在俾斯麥時期,民間的輿論場則是處於一種民眾意見的聚集階段,也就是從無到有的形成過程中。

首相就很善於利用輿論來構建政治上的優勢。在普法戰爭期間,為了刺激法國從而達到煽動德意志民族主義的目的。對於威廉二世,輿論只是他實行“個人統治”、獲取政治權威尤其是滿足自尊心的工具。他並不在意輿論的濫用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事實上在威廉二世統治的前期,這種“工具”屢試不爽。

以海軍建設為例,在威廉二世統治時期,海軍發展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話題。由於海軍的建設的急速發展,英德兩國產生了無法調和的矛盾。

2、狂熱民族思想形成

德意志帝國的建立代表著德意志民族終於完成了期盼已久的統一夢想。但是此時的德國正處於一個明顯的過渡階段。

一方面德國還正處於 19 世紀的傳統之中,專制統治習以為常,民族意識大於國家意識;另一方面德國正逐步邁入現代化,工業經濟的突飛猛進,公民政治參與程度的加強都讓人們意識到這是一個變革的時代。

而無論是哪種危機,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對於德意志帝國而言都將是致命的打擊,那麼對於德意志帝國而言,社會內部的整合的需求就要遠遠大於自由民主的呼聲。議會民主制在德意志帝國缺乏一種必要的政治文化基礎。這與德意志民族的文化傳統有著極大的關係。

德國的統一伴隨著的是鐵血的征服,由“鐵與血”帶來的統一與英法等國構建民族國家的方式並不相同。

普魯士的傳統以威權和軍事化的暴力為特徵,戰場上形成的民族統一以及現代國家理念的缺失使德國成了一個無國家思想的大國。當時間步入 20 世紀,大眾傳媒的發展,民族主義情緒的高漲讓德意志帝國內部的矛盾愈演愈烈。在這樣的矛盾體中,逐步形成了 20 世紀初德國頗具特色的政治文化。

民族主義思想必然要透過民族大眾的傳播, 藉由激勵他們行動的情緒心態和感情, 從而發揮重要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漲的民族主義與大眾政治充分結合,形成了這一時期大眾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徵:狂熱與民族至上。

三、兩次世界大戰的交叉點

1、《凡爾賽條約》打擊德國民族情緒

《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打擊無疑是致命的。除了鉅額賠款,德國的海外殖民地以及金融公司資產均被沒收。德國殖民地可能在戰前對德國經濟並不起決定作用,但是今日與往日不同,戰後的德國特別是在經濟如此低迷的情況下需要殖民地來獲取原材料。

德國民眾將對《凡爾賽條約》的憤怒轉嫁到魏瑪共和國的政府上,政府準備努力地展開外交工作以轉移公眾的注意力並改善德國的國際地位。

為了防止殖民地問題被人們所遺忘,德國的殖民主義者在戰後建立了許多殖民主義團體,其目的是想在德國人民心中樹立一個牢固的意識,即不要忘記殖民地問題,並保持殖民地問題的緊迫感,最終目的是修正《凡爾賽條約》中殖民地問題的錯誤,並重新取得殖民地的統治權。

2、殖民地成為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選擇權

結合著英國在 30年代戰略的調整,為了全面解決歐洲問題以此來保證大英帝國的安全,英國開始考慮給予德國殖民地。納粹政權上臺時面對的是一個百廢待興的德國。

當時的德國正處於經濟危機的恢復期,希特勒制定出一系列的內政與外交計劃。那麼在希特勒的戰略構想裡英國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消除《凡爾賽條約》的束縛,最重要的是取得德國人民所需要的生存空間。希特勒認為當前適合德國人民的生存空間只能在東歐取得,海外的殖民地並不適合德國人移居。殖民主義的含義是在驅逐、滅絕或奴役當地居民之後取得適合於德意志人定居的領土。

這樣的的土地只能在東歐取得;歐洲大陸以外適合歐洲人移居的土地在德國登上殖民舞臺之前就已被別國搶光了。

法國在一戰後與英國共同分享了一些“戰利品”,因此,它對殖民地問題的看法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英德殖民地問題的解決。德國將在歐洲與各國保持合作,以換取殖民地的歸還。如果西方大國拒絕向德國提供經濟援助,特別是殖民地原材料方面的經濟援助,歐洲和平將受到嚴重影響。

結語:

德國國內民族主義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就已經被點燃慢慢發展起來,多年的民族主義情緒流淌在德國人的血液裡,一旦被外部環境點燃,會強烈的迸發出來。這種迸發的民族團結力量是非同小可的。德國殖民地問題始終是二次世界大戰的根源所在。

凡爾賽合約對德國的不公平待遇點燃了德國民族主義情緒,歐洲之外的殖民地瓜分把德國甩在了一邊更是讓德國民主主義者仇恨。世界大戰的戰場只能在歐洲範圍在縮小隻能是從德國開始發生。

參考文獻:

《20 世紀德國史》

《德意志史》

9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清朝怎樣過春節?皇帝寫福字給臣子當“紅包”,老百姓也趕春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