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劉阿斗”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三國時期西蜀劉備之子,皇帝劉禪。他的知名度在中國還是很高的,一些成語、歇後語就有“樂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等等。這些詞彙都是貶義詞,幾乎成了胸無大志、窩囊廢、昏庸皇帝的代名詞。事實真是如此嗎?
仁慈大度,君臣和睦縱觀中國歷史,真正君臣和諧的情況是比較少的。我們看到的往往是那些專制殘暴,疑神疑鬼的君王。他們對位高權重的臣子往往不放心,江山大局已定後,往往欲除之而後快。底下的臣子“伴君如伴虎”,如履薄冰、誠惶誠恐,還得察言觀色,順著皇帝說話,稍有不慎就可能被誅殺,慘一點的誅個三族九族的。
可劉禪卻不是這樣,他與諸葛亮等一干重臣關係一直很和諧。包括諸葛亮大權獨攬,劉禪絲毫沒有猜忌之心。那麼他為什麼這麼大度呢?其實這和劉禪的出身有關。他的前半生算是相當坎坷,跟著劉備戰亂中長大,甚至東逃西竄,看見了太多太多士兵犧牲的悲慘場面,這些正史《三國志》裡有很多記載。劉禪常掛在嘴邊上的話:“朕聞天地之道,福任而禍淫;善積者昌,惡積者喪,古今常數也,是以湯武修德而王,桀紂極暴而亡。”起碼,劉禪還是比較仁慈的。
阿斗井
另外從君王角度而言,劉禪常常從大局出發考慮問題,努力保持高層和諧狀態。劉備和諸葛亮的和諧關係,後人一直讚不絕口,這個被視為封建社會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君臣關係。而作為繼任者,劉禪不僅從父親那裡完美繼承了這種“和諧美妙”的君臣關係,還把這種關係發展成了“黃金搭檔”,這些都能說明劉禪的大氣。
諸葛亮北伐用人失誤,“揮淚斬馬謖”,回到蜀中後很是內疚,自貶三級,劉禪還安慰他“勝敗乃兵家常事”。為不影響諸葛亮權威,許諾等諸葛亮打了勝仗後,第一時間恢復他的職務。諸葛亮死於五丈原,得到訊息的劉禪,連日傷感,哭倒龍床之上。靈柩運回成都,他率文武百官出城20裡相迎。後期劉禪也並沒有丟掉諸葛亮這面大旗,給諸葛亮立廟建祠,供後人瞻仰。他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內變”的道理。行仁政,得民心,順民意。南宋史學家裴松之曾對其評價“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翻譯成我們的大白話就是:後主劉禪的賢明,是沒有人能比得上的。 對他的評價還是非常高的。
劉禪雕像
頭腦清醒劉禪不僅有肚量,而且有頭腦。諸葛亮急於北伐,而劉禪基於蜀國國力,還是不建議出師。然而攔不住諸葛亮,又對諸葛亮北伐全力支援。為防止權臣權力太大的問題,命費禕為尚書令大將軍,主內。蔣琬為大司馬,主外軍事。兩人權利交叉,相互制衡,卻又各有側重。蔣琬死後,劉禪又自攝國事,親自攬起蔣琬生前的工作,徹底解決了蜀國多年大小事情,都取決於丞相的政治體制,這個“權”分的確實到位。
愛惜民眾? 不戰而降提到劉禪的不戰而降,我們不得不提提劉璋劉季玉這個人。當時劉備取西川,劉璋城中尚有三萬精兵,錢糧足可支撐一年以上。劉璋卻不顧將士阻攔,開城納降。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忍心看到城內百姓再遭受更大的戰亂之苦。“百姓攻佔三年,肌膏草也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 三年戰爭,饑荒遍野,人命如草芥,都是因為我劉璋導致的,難以心安啊。這樣的“人主”中國歷史上鳳毛麟角。
而劉禪當時的做法和劉璋又何其相似。魏軍兵臨城下,其子劉諶勸說他:我們尚有精兵數萬,姜維又在劍閣,必來相救,到時裡應外合,一定大勝。但劉禪不聽,斥責自己的兒子說:“汝欲令滿城流血耶?”你想讓全城的百姓都流血嗎?在對待國家的生死存亡問題上,說好聽一點,劉禪更看重的是百姓的利益。難聽點是貪生怕死。重大抉擇面前,他做出了和劉璋一樣的決定,放棄自己的名節和政治面子,儘量減少百姓損失和流血,獻出了江山。對與錯,留給後人評說。
然而劉璋和劉禪都是投降敵人的,這在大部分人心目中是很不光彩的。哪怕是你為了百姓,為挽救更多生命,他也是搞出的投降派。雖然從歷史發展角度來講,少戰亂少死人少破壞社會財富有利於社會進步,但我們最講究的是寧死不屈,鬥爭到底;又或流血犧牲,為國捐軀;也或殺身成仁,為國為家,必須,也一定要保持我們應有的血性!
影視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