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謝三詔是什麼樣子呢?

一、為官的謝三詔

謝三詔是謝景光之子,謝氏家族史上第一個舉人、五品高官。謝三詔出仕的起點比較高,初次授官就是大名府通判,相當於今天的地級市副市長兼紀檢書記,後來又升任宣府同知,相當於今天的常務副市長。

《郾城縣誌》關於謝三詔記載

不出意外的話,謝三詔三年後就會升任某地知府,成為真正的一方大員。但在宣府同知任上,謝三詔被貶了官。貶為什麼職位呢?武安監丞。武安,是今天的河北省武安縣,武安監丞,相當於武安縣縣學校長。從宣府同知貶為武安監丞,從官位級別上來說,相當於從廳級幹部直降為科級,可謂是懸崖式降級。

謝氏族譜和《郾城縣誌》都未對謝三詔貶官原因進行明確記載,但肯定不是因為腐敗,其原因應該是因正直而忤逆上司。依據有二:一是《郾城縣誌》記載謝三詔“以直觸當事歸”;二是謝三詔後來又升了官。

從武安監丞任上,謝三詔又先後任周至(陝西)知縣、三水(寧夏)知縣,後又升任鞏昌府(甘肅)同知。《郾城縣誌》記載,謝三詔為官“皆有循聲”。循聲,就是循良之聲,意為官吏忠於職守,奉公守法。

謝氏族譜關於謝三詔記載

二、退休的謝三詔

古代已有比較完善的退休制度,一般年過六十,力不能任,朝廷就會安排退休。但謝三詔不是正常退休的,應該是主動請辭的。

《郾城縣誌》記載,在鞏昌府同知任上,謝三詔“以直觸當事歸”。雖然因為正直被貶過官,但謝三詔不改本色,依然敢直言忤逆上司,氣節令人讚歎!

估計謝三詔考慮自己已近退休之年,不願再受官場小人擺佈,於是毅然辭官歸故里。退休歸家之後的謝三詔做什麼呢?“務農教子,杜門謝客”。謝氏耕讀傳家,謝三詔退休後甘願做起平民百姓,一邊務農,一邊教育子女讀書。

明朝文官像

正是在謝三詔的精心培育下,謝三詔之子謝顏教於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高中丙辰科二甲進士第16名。這一榜進士名臣輩出,排在謝顏教之後的第17名正是明清易代之際大出風頭的洪承疇。

謝顏教是謝氏家族的第一個進士,他本該在明朝末年的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甚至可能挽明朝大廈於將傾,但可惜,上天沒有給他這個機會。謝顏教的命運也與謝天官墓傳說息息相關,其中詳情我們下篇再講。

說回謝三詔。退休後的謝三詔除“務農教子”外,還閉門謝客。謝三詔這樣的五品官員,即便退休到了地方,影響力還是很大的。但謝三詔閉門謝客,堅決不打擾地方官員,不安排請託之事。謝三詔退休後還非常注意影響,為人謹慎,終老於家。

耕讀傳家

三、汙名的謝三詔

觀謝三詔為官、為人,可以說正直不阿,忠於職守,奉公守法,謹慎勤勉,且謝家一直有報恩的家風傳世。這樣一個人,怎麼可能做出傳說中那樣的事呢?謝三詔當然不會。謝天官墓傳說只是套路化的民間故事。

出現謝天官墓汙名化傳說的原因,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故事“嫁接”。在民間傳說尋找風水地的故事中,天意示人,把黑色棉襖、白色圍巾看成白脖老鴰,進而確定風水寶地,是民間傳說的套路化敘事。這種民間傳說,全國多地都有流傳。換個地點和人物,重新嫁接,就又翻新出一篇新故事。

二是仇富心態。謝氏耕讀傳家,但在謝三詔兄弟做官之後,謝家成為官紳階層,與老百姓就拉開了距離。而在封建社會地主與農民二元對立的背景下,民間傳說故事中的地主都是愚蠢貪婪的,老百姓則是聰明有大智慧的。所以在民間傳說中,謝三詔謝員外汙名變身也就不足為奇了。

謝山

三是佔據寶地。老實說,謝天官墳墓依山傍水,確是一處風水寶地。這一處好風水被謝家佔據,老百姓望而不得,自然而然就會編排出一些不利於謝家的故事流傳。

四是迷信思想。雖然風水不是科學,但在老百姓中卻很有市場。看到謝氏家族興旺,中進士、做大官,老百姓不說謝家子弟讀書努力,而只會從祖墳地裡找原因,認為謝天官埋了個好風水,自然就會編出尋找風水地的民間故事。

謝天官墓傳說當然是穿鑿附會、以訛傳訛,謝氏後人應該正本清源,多宣傳祖上的好事蹟,讓老百姓認識真實的謝景光和謝三詔,如此這樣,那些汙名傳說就會慢慢沒有市場。

在謝天官墓傳說中,謝家命運先升後降,其中的拐點就是謝顏教的命運。那麼謝顏教有什麼故事呢?謝顏教的命運又與謝天官墓的傳說有什麼隱秘的關聯呢?

敬請關注,有待下文。

1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過春秋,進戰國”,同是動亂年代,為什麼說戰國戰爭更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