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這位大夫,內外婦兒,無所不能,臨床經驗豐富。他的名字,就是神醫的代名詞。我曾經一度懷疑他是不是“穿越”回去的,因為他的很多醫學理念,跳出了時代的限制,跑在了歷史的前頭。
開刀,那時候很多醫生都沒有這想法,但華佗卻自信滿滿地跑去要給當朝宰相,也就是總喊頭疼的曹操做開顱手術。還好,曹操還沒有那麼高的前衛意識,沒讓華佗動手。不過,細想想,當時華佗掌握的剖腹刳背手術已經拿很多人練過手了,而且都很成功。
不過有個問題,外科手術,皮開肉綻的,這種疼痛除了關二爺也沒人能抗的過去吧?畢竟關二爺只有一個,普通人缺了麻藥,根本承受不住開刀帶來的疼痛感。怎麼辦?如果華佗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那就不叫神醫了!他直接發明了一種麻藥,叫麻沸散。麻沸散一喝,病人就會昏睡麻醉,接著再進行開刀手術。全身麻醉這技術,十八世紀初才在西方出現,比華佗晚了整整1600多年!
除了會做手術、救死扶傷,華佗還玩起了養生。發明了“五禽戲”,強調“預防疾病”的理念,就是將五種動物的動作編成“廣播體操”。經常做這種體操,就能強身健體、預防疾病。看看,這養生的理念,放在現在都不過時啊。外科手術、麻沸散、外加廣播體操,所以啊,很多人都驚呼,華佗,您“穿越”了吧!
張 仲 景張仲景,那也是強人一個,寫了一本《傷寒雜病論》,這本書到現在都是中醫專業的必讀經典。如果華佗是“麻醉開刀流”,那張仲景就是“開方寫書流”,張仲景這一生也是成就斐然。
但是他不像華佗,非要跟曹操過不去,導致很多超前的醫學理論沒有流傳下來。張仲景這一輩子看了好多的書,也有很多的臨床經驗,就像武俠小說裡寫的,採納百家之長,嘔心瀝血寫出一本無上典籍——九陰真經,啊,不,是《傷寒雜病論》,中醫理論系統的頂樑柱。傷寒,很多人理解就是感冒。誰沒感冒過啊!這麼多病種,最看不起的就是感冒!有啥可說的?這怎麼就牛得不行了?您要是這麼想,這就是為什麼一般人成不了醫聖的原因。
傷寒,可不能簡單的理解為感冒,中醫上認為它是一切外感病的總稱。是一個很大的概念。牛在哪?牛在它的“辯證治療”。張仲景把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症狀,根據病邪入侵經絡、臟腑的深淺程度,患者體質的強弱,正氣的盛衰,以及病勢的進退緩急和有無其它舊病等情況,加以綜合分析,尋找發病的規律,再確定不同情況下的治療原則。
這就和現代醫學很相似,同一種疾病,因為有不同的前提和基礎,所以就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就拿感冒來說,那個年代,中醫都是大水漫灌式的治療,郎中們判斷感冒之後,把跟感冒沾點邊的藥全給你開了!總有一種好用,或者乾脆都不好用,這對身體的傷害極大,甚至會加重病情。
但是張仲景玩的是高技術含量,滴灌式治療,把藥用在了刀刃上,從而對症下藥、藥到病除!你說牛不牛?就像絕世武學,看似古樸,但是招招命中要害,還沒有任何附帶損傷。這是建立在高深的功力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才能化繁為簡,才敢縱橫江湖的。所以,稱張仲景為“醫聖”,您沒意見吧?
董 奉董奉,我知道,因為這哥們兒,在民間傳說中,都是“神仙”一般的存在。怎麼說,他的醫學生涯並不像前兩位那麼宣告顯赫,但是能和那兩位大咖並稱“建安三神醫”,也絕非等閒之輩。
關於董奉的記載,比前兩位少很多,更多的是野史趣聞,甚至還帶有一些傳奇色彩。比如,說他能讓人起死回生、長生不老,每天騰雲駕霧到處飛等等。我估計這可能跟他的道教背景有一些關係,也承載著那個年代大家對於名醫的一種願望和期盼。在古代,民間對好大夫還有一個鮮活的稱呼——活神仙。總希望給自己看病的大夫是一位手到病除的活神仙。董奉這位大夫,流傳最多的是他的醫德故事。
杏林,是中醫界的代稱,就是來自於董奉的故事。傳說他治病救人,不收錢,那怎麼辦呢?種樹!如果大病治好了,你就在他家周圍栽五棵杏樹;小病治好了,就栽一顆杏樹。時間一長,就形成了漫山遍野、蔚為壯觀的一片大杏樹林子。杏子熟了,董奉就讓想吃杏子的老百姓用穀子,也就是小米來換,然後再把穀子送去賑濟災民。
醫者仁心、醫德高尚,這詞用在董奉身上那可真是恰如其分。還有很多詞來形容,比如“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等等,當初都是讚美董奉的,到現在變成對好醫生的讚美。我們的節目名稱中的“杏林”二字,來源也是如此。是不是很有學問!
這三位醫屆千年泰斗身上的品質、妙手回春的醫術、救死扶傷的責任感,還有仁心仁術的高尚醫德,恰恰是老百姓對於醫生這個職業的美好期許。希望我們的醫生們都以這三位古人的準則作為自己的行為座標。所以,醫生不僅會看病,要做的其實還有很多。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相信醫生、理性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