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隨著華夏的經濟重心轉移到江南地區,長江的“存在感”越來越強,常常有偏居江南的政權想依託長江天險來和北方政權“劃江而治”。讓人奇怪的是,形同天險的長江總是難以阻擋來自北方政權的軍隊。長江的水流湍急,江面寬闊,在水上交通條件比較落後的古代確實能稱得上是天險。然而長江很“長”,如果江南政權的勢力範圍向西一直延伸到宜昌,那麼整個長江防線就得有數千裡。
如此之“長”的防線,對於進攻方來說顯然更加有利。與此同時,長江的江面並非都很寬,有不少地方是比較窄的,如果進攻方從比較窄的地方渡江,會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情。因此,南方政權要想成功“劃江而治”,就不能把希望寄託在長江天險上。
長江流域圖
一、守江必守淮1、東吳兵敗濡須口
受歷史發展和地理條件的影響,江南地區比較富庶的城市大多都離長江防線比較近,比如南京等。長江防線一旦被北方政權洞穿,那麼江南政權就幾乎沒有戰略緩衝一說,只要敵軍打到了南方政權的政治中心,南方政權很容易產生兵敗如山倒的態勢。
從靠近長江防線的重鎮來說,長江談不上是邊防,只能算是腹地。那麼把一味依靠長江肯定是不行的。從地理條件來說,江北的淮河流域是南方政權必須要爭取的地方,淮河流域的水資源在古代是很豐富的,那裡有寬闊的河道,為數眾多的湖泊,而且從淮河到長江之間有較大的戰略空間。
淮河防線和長江防線之間的地理關係
如果東吳當時能夠把防線推進到淮河一線,那麼作為曹魏腹心的河南之地會迎來巨大的戰略壓力。東吳可以從淮河流域向西直接攻擊河南,就算失敗了,退守即可。由此,二者之間的攻守之勢就會完全不一樣,曹魏如果想規避這種戰略風險,就得把自己的“家當”都給轉移到河東或者河北,東吳不僅能減少覆滅的機率,甚至還有希望一統南北。
曹魏如果勠力南征的話,據有淮河防線的東吳可以利用淮河複雜的地理環境不斷去遲滯其兵鋒的推進,期間再派一些小股軍隊沿途騷擾曹軍。待曹軍歷經萬難,打到長江北岸時,就會成為一支“疲憊之師”,而吳軍因為背靠補給基地,以逸待勞,勝算簡直不要太大。可惜淮河流域沒有掌握在東吳手上,方才有濡須口的大敗,甚至此後的東吳在和曹魏、西晉較量時,只有招架之力。
孫權進攻合肥,意圖將防線推進到淮河一線,可惜失敗
2、東晉贏在淝水,北魏輸在瓜步山
既然有了東吳的的前車之鑑,永嘉南渡之後的東晉王朝就不敢忽視淮河防線。掌握東晉話語權的將相們對生活在淮河流域的豪強和流民武裝一直都很看重,常常是曉以大義,許以重利,進而讓淮河流域的軍事力量能夠團結在東晉的旗幟下。有了淮河防線的存在,不可一世的前秦苻堅最終也只能在淮河支流的淝水流域上演一出“草木皆兵”的故事。
就算苻堅經過一番苦戰,在淝水贏了晉軍,在淝水和長江之間還有很多像淝水一樣的水系,而這些水系都可以被晉軍和流民軍們作為防線,苻堅每向前一步都會很艱難,而東晉方面卻會越來越輕鬆,苻堅最後一樣會失敗。
淝水之戰形勢圖
出身於北府兵的劉裕曾經很好地發揮出了淮河防線的作用,由淮河流域向中原腹地發起攻擊,收復了大量失地,其中還包括西晉舊都。讓人遺憾的是,劉裕的子孫實在是不成器,不但北伐無所建樹,還把早前劉裕取得的勝利果實都丟給了鮮卑人。鮮卑人嚐到了勝利的滋味後,揮師南下,準備趁其病而要其命,一舉結果劉宋政權。
當時的劉宋皇帝是劉裕的兒子劉義隆,劉義隆在繼位之初做得還不錯,很好地繼承了劉裕在位期間制定的各項利好政策,讓劉宋出現了“元嘉之治”的大好局面。可惜劉義隆看不清形勢,有些急於求成,在遇到各方面都很優秀的拓跋燾時,被其好好地教訓了一通。好在有淮河防線的存在,劉宋方面的軍隊在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域層層抵禦,讓鮮卑人計程車氣一點一點地被消磨,最終拓跋燾也只能止步於瓜步山,同意劉義隆的求和。
據有淮河防線的劉宋王朝
二、守江未守淮1、南陳被滅
南京號稱是“金陵帝王州”,古代很多王朝都在此地定都,像明朝這種大一統的政權定都於此倒是弊端不明顯,可是對於南陳這種偏安一隅的政權來說就有諸多問題了。金陵處在長江南岸,離長江實在太近,即使南陳把金陵的城防做得再好,當北方政權的大軍挺進到長江北岸時,長江防線就不再是南陳獨享的,而是雙方共享的。
金陵上游和下游都有不少的渡口,這些渡口都可能成為敵方的突破點,當敵軍成功渡江後,可以以多個方向對金陵展開包圍,進而讓南陳守軍陷入絕境。很多人會說,南陳為何不像南宋一般把都城設在杭州,姑且不說杭州離長江也不遠,就當時的經濟、軍事等形勢而言,南陳都不得不定都於金陵。
沒有淮河防線的南陳
拓跋燾從瓜步山撤軍後的一百多年裡,江南政權不斷更替,甚至出現一代不如一代的情形,都是一些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主。待到隋軍南下之時,淮河防線早已被北方政權佔據。南陳的都城懸於國門,形勢危急。陳後主卻把東晉、劉宋等前朝勝利的經驗視為“天佑”,在他看來,南陳必定能夠挫敗隋軍。
陳後主只看到了表象,而未弄清楚內因。想當初,守護東晉、劉宋的哪裡是“天佑”,明明就是淮河防線。公元589年,隋軍兵分多路,發動滅陳之戰,賀若弼和韓擒虎分別率軍攻下京口和採石磯,隨後對金陵展開合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陳後主就“光榮”地成為了歷史的反面教材。
隋滅陳形勢圖
2、南唐和南明的典型案例
陳後主亡國四百多年後,南方政權又出現了一位後主,是為南唐後主李煜。唐朝覆亡後,天下軍閥混戰不休,中原是五代跌宕,地方上也出現了眾多割據政權。南唐作為長江流域勢力最強的政權,很是“紅火”了一陣子。南唐原本在淮南佔據著大量城池,可惜遇到了五代第一帝柴榮,不得不把北方防線收縮到長江一線。
趙匡胤在黃袍加身後,繼續奉行《平邊策》,先把割據長江中下游的荊湖政權給滅了,緊接著滅後蜀、亡南漢,讓南唐成為了“甕中之鱉”,和陳後主一般的李後主最後選擇了投降。明末清初的顧祖禹對這種現象做了很好的總結,他認為江南政權之興衰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是否掌握淮河流域。
失去淮河防線的南唐
南宋在建立之初不就是靠淮河防線穩住了陣腳嗎?包括後來讓海陵王南征敗北,淮河防線都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崇禎皇帝吊死煤山後,留守南京的一幫大臣本來也想像南宋學習,先建立政權,然後依託淮河防線,實現“劃江而治”。
可惜南明的大臣不像南宋的大臣,南明的中興之將不像南宋的中興四將,就連南明的朱由崧也和南宋的趙構差了老鼻子遠,搞得淮河防線上的軍事力量始終得不到整合,動不動還窩裡鬥。適逢駐防在武昌的左良玉揮師東向,南明政權無計可施之下,從淮河一線上抽調了大量兵馬,讓本就虛弱的淮河防線變得更加不堪一擊。清軍逮到機會後,迅速撕開南明防線,讓南明政權一路南逃,直至覆滅。
南明的江北四鎮
結語從三國到清朝,期間出現了很多偏居江南的政權,這些政權在和北方政權抗爭時,往往都是在江淮防線上進行拉鋸戰。如若淮河防線在江南政權,江南政權的主動性就會更強,如若淮河防線在北方政權,江南政權就會危如累卵。
鴉片戰爭之後,形勢又有了變化,南方政權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淮河防線的歸屬問題,還有海上防線的問題。當然,海上防線是南北都需要重視的問題。可這種變化無疑是讓長江的“天險”作用變得更加微弱,“劃江而治”也就更是難上加難,比如太平天國。
參考文獻:
《晉書》
《南史》
《宋史》
《三國志》
《新五代史》
《中國通史》
《魏晉南北朝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