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不降,姓姒,名不降,又稱後降、江威、江武。中國王族分封時代夏王朝第十一任王。公元前1818年,姒不降二十三歲的時候。他的父親也就是夏朝第十任君王姒洩在宮中去世,姒不降以長子身份繼承帝位,帝號不降,公元前1817年為帝不降元年。他是夏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君王,在位執政五十九年,後來把王位讓給了自己的弟弟扃,退位後又活了10年,不降公元前1749去世,享年九十歲。
姒不降即位剛剛開始幾年國家內部還是比較平穩的,和周邊部落相處也比較融洽。但是好景不長,在的執政的第六年,夏王朝開始了對平民和奴隸的殘酷剝削和壓迫,貧民和奴隸無法生活便開始起義,雖然起義的民眾後來被鎮壓下去,但夏王朝的統治卻從此不得安寧了。全國各地不斷傳來民眾起義和暴亂的訊息,弄得姒不降十分疲憊和恐慌,
帝不降執政的第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783年,北方的商侯上甲微打敗了皮氏(一個地方諸侯國),接下來上甲微下令在皮氏(今天的河南南陽)修建了都城,新都建成後取名為殷,後來商族遷都於這裡,史稱殷,又稱殷商。至此,殷商一族幾乎控制了整個北方,對夏王朝的統治構成了很大的威脅,雖然殷商現在並沒有不臣之舉,但卻給夏王朝的統治留下了重大隱患。
姒不降有十幾個兒子,但是他認為這些兒子全都是庸碌無能之輩,難以繼承自己的王位。而他的一個小弟弟姒扃從小就聰明好學,而且多年來一直在朝中輔佐他治理國政,表現出了出色的治國才能,於是不降就想把王位傳給他的這個弟弟,但是他又怕自己死後他的兒子們不服,發生爭權奪政的暴亂和戰爭。最終呀他想來想去。在自己八十歲的時候就把帝位傳給了弟弟,自己退居二線進行監國。
下篇文章介紹夏朝第十二個“皇帝”-姒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