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曹操有兩個稱呼,喜歡他的可能會稱呼他為梟雄,不喜歡他的可能會稱呼他為奸雄。而奸雄之稱,有兩個意思,大家從字面就可以看出來,一個是"奸",一個是"雄",就是說他又奸又雄。比如大家熟悉的"嚴嵩",人們提到他只會說他是奸臣,這樣只奸無雄的人是不會被為"雄"的。而三國裡另一位人物,董卓,他專橫跋扈,雄而不奸,只能叫做梟雄。梟雄就是強硬而又有野心的人物。奸雄就是指又奸滑但是又有野心。但奸雄一詞到底能不能指代曹操?

曹操的奸滑在他小時候就已經體現出來了。曹操曾經寫過一首詩,裡面有這樣一句話:"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這三徙,指的是孟母擇鄰的故事,"過庭語"指的是,孔子和他兒子孔鯉的故事:有一次孔子在庭院裡站著,孔鯉見到就趨而過庭,趨就是低頭快步走,然後孔子讓他站住,問他學詩了嗎,學禮了嗎,指的就是父親對兒子的管教,也叫"庭訓",所以曹操自己就說了自己的家教不好。而曹操的家教不好直接導致他,小時候非常的調皮,比如:喜歡飛鷹走狗,遊手好閒。

更讓人無語的是,有一次曹操的叔叔和他父親說應該管教一下曹操,從此曹操對他叔叔有意見。有一天在他叔叔走過來的時候,就歪著自己的嘴,叔叔問他怎麼了,他說中風了。叔叔緊張地跑去和曹操的爸爸說你兒子中風了,你快去看看。曹操父親一去,曹操卻表現出很正常的樣子,還說自己的叔叔不喜歡自己,看見自己就煩,他說自己的話是不能相信的,於是曹操的父親就不再相信曹操的叔叔。還有就是,有一次曹操和朋友們閒聊,曹操提議在人家結婚的時候大家一起去偷新娘子。他們就真這麼幹了,在晚上大家都在喝喜酒的時候,曹操他們就大喊一聲說有賊啊,在所有的賓客都去抓賊的時候,曹操把新娘子搶出來就往外跑,跑著跑著人家就去追他們,他們就躲在灌木叢裡,當時一起去的還有袁紹,袁紹的衣服被勾住了,就喊曹操幫忙,曹操卻指著袁紹說:大家看,賊在這兒!袁紹一著急,就直接蹦出來了。從這幾件史書中的小事可以看出曹操小時候就很調皮,還有點奸詐!但是當時的人們都覺得沒什麼,沒把他放在眼裡,史書寫到"世人未之奇也"。

但是在曹操二十歲的時候,卻遇到一個著名人物,太尉"喬玄",太尉是當時的三軍總司令,說曹操是"命世之才"。意思是說曹操是將來平定天下的人,當時曹操可是年僅20。而曹操得喬玄賞識的原因有三個:一,才藝過人,指他的文筆好;二,武藝好,在他行刺張讓的時候舞著戟就能全身而退。三,好讀書。喬玄不但自己賞識他,還介紹他去拜見許邵,許邵是當時的人物鑑賞家。東漢末年的習俗,就是進行人物鑑賞。許邵是每月的初一就對當時的人物發表人物評價,類似於"琅琊榜"一樣品評天下人物。曹操就去找許邵,許邵拒絕,為啥大家不知道,歷史上沒記載。後來不知道曹操使用了什麼手段,得到許邵的評價:"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這句話出來之後,《三國志》中寫的是"太祖大笑",但是在《三國演義》中直接改成了"操聞之大喜"。幾字之差卻意思大改,深刻體現出小說的膚淺。"大喜"給人的感覺就像曹操從小立志當賊,所以聽到這樣的評價哈哈哈大笑很開心,實在是不符合邏輯,因為奸雄是被逼出來的。許邵的話什麼意思?身逢治世就是能臣,身逢亂世就是奸雄。第一種理解是:曹操到底何去何從,是看客觀世界的,世界亂他是奸雄,世界不亂他是能臣。另一個意思是說:曹操如果治理天下,就是能臣,擾亂天下就是奸雄,看曹操的主觀願望。第三就是,上兩種解釋都有。而《三國志》中寫曹操"大笑",可能有三中情況,第一曹操覺得這句話可笑。第二曹操可能是覺得,當不了能臣,退而求其次做個梟雄也不錯。第三是說,自己可以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奸雄能臣都在自己一念之間。結合曹操一定要做一番事業的想法,他是大氣的,所以曹操更本質的是雄。在曹操的詩句中就可以看出他的大氣和豪邁,比如著名的《觀滄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古人評價曹操的詩,"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所以曹操實在是個大氣的人,文如其人嘛!奸其實是被當時的亂世所逼,更重要的應該把目光放在他英雄的一面。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從士兵爬到宋朝名將,與郭子儀並列“三郭”,卻鮮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