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伍連德(1879 -1960 ),字星聯,祖居廣東新寧(今台山縣),1879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一個華僑家庭。幼年家境貧困,勤奮好學,成績優異。" 1896年以獎學金留學英國劍橋大學競鰻紐學院學醫,1899年畢業,再入倫敦大學。1902年獲得理學士、醫學士及文學博士學位,並由劍橋大學資助遊學德、法等國三年,研究瘧疾、破傷風等,1905年回英國,被授予醫學博士,任肺病醫院院長。

當時東三省爆發疫情,但是完全得不到任何控制,於是就他主動請纓前來拯救蒼生。通過實驗室研究,伍連德認為這次流行的鼠疫是肺炎疫(肺鼠疫),主要通過人與人之間傳染,與一般通過鼠蚤傳染的淋巴腺鼠疫情況不同。可是當時的醫生和防疫當局對此還是聞所未聞。伍連德迅速將結果報告給北京當局和當地官吏,並根據這次鼠疫的情況提出了具體的防疫建議。

(一)加強鐵路交通的管制。

由於肺鼠疫的出現已經被細菌學所證實,又可以在人與人之間通過呼吸進行傳播,所以防疫的重點就應放在人員的流動上。“所有在西伯利亞邊境的滿洲里和哈爾濱間的鐵路必須嚴格的管制。”對此,清政府也不怠慢。直接下令宣佈封鎖奉天到北京的鐵路,也因此鼠疫沒有進入北京,避免了傳入關內。

(二)對病患者進行隔離,加強消毒。

為了阻隔瘟疫繼續傳染,伍連德建議加強對病患者和家屬的隔離,增添防疫所和隔離所。為此,伍連德提出了著名的分割槽防疫的計劃。“傳家甸被分為四個區,每區派一位醫藥大員主持,並聘請足夠的助理員,挨戶檢查。一發現患者,立即送往防疫醫院,並隔離其親屬和其他接觸者。在分割槽防疫實施之前,死於鼠疫的人數是3413人,最高紀錄是一天死亡183人。但是僅僅30天后,在1911年3月1日死亡人數就降到了零,這是科學防疫組織的勝利。

(三)火化鼠疫患者的屍體。零下幾十度的嚴寒天氣,哈爾濱到處是冰雪覆蓋。

隨著疫情加重和死亡人數的增加,掘開冰硬的土地,埋藏死者棺木是件很困難的事,何況有的根本來不及提供棺木,導致一些地方屍體堆積如山。“自鼠疫在傳家甸發現以來,迄今死者計達四千餘人之多,現在死屍所在枕籍,形狀尤極慘然。”

火化鼠疫患者的屍體,是伍連德在防治鼠疫蔓延的鬥爭中的一項創舉。但由於火葬與傳統崇祖尊屍的習俗不合,伍連德便奏請皇上頒佈諭旨,同時動員全城官商士紳聯名向吉林總督陳情。三天後,外務部回電同意火化屍體。這對伍連德的防疫工作是個極大的支援。也表明清政府在移風易俗上邁出了一大,在當時的國際醫務界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同時,這也是科學對舊的傳統觀念的一次挑戰。

“據長春防疫局的黃博士報告,在長春火化了4643具屍體,埋葬了1175具屍體。”火化鼠疫屍體的推行,是這次防疫的轉折點。此後死亡人數逐漸減少,到1911年3月1日哈爾濱鼠疫完全停止。1911年4月24日,清政府宣佈東三省鼠疫肅清。正是由於伍連德的努力,數百萬人的生命才被挽救。

參考資料

【1】何君明、楊學鋒:《歷史的慘痛不應忘記一一記清朝末年中國東北地區爆發的一次大規模流行性瘟疫》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中國第一個“紅十字會”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