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明朝很多人就是會聯想到戰爭與天災人禍,明朝時期規定無甲不成軍,沒有盔甲計程車兵一般定義為鄉勇,俗稱雜牌軍,為什麼會這樣呢?有一句話說的是一甲頂十人,雖然有誇張的成分,但也不難從中看出盔甲的重要性,哪怕一個再悍勇的人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也招架不住幾個人人的圍攻,你砍穿戴盔甲敵人一刀,或許對方一點事都沒有,如果你被對方砍中往往是致命的,在古代在這種情況下,或許能僥倖從戰場僥倖活下來,往往也會死於破傷風與敗血病!(很多箭頭粘有骯髒物)穿戴盔甲還可以有效防禦射來的箭矢,儘可能阻擋更大的傷害!
萬曆《莊浪匯紀》一書其中記載:鎮羌堡軍丁總數為五百零六人,戰兵認為為三百五十人,盔四百零六頂,甲四百七十九副,臂甲四百八十七對,腰刀五百九十四把,弓四百二十九張
雖然其中含有水分的存在,盔甲普及率還是很高的,但也不難看出軍隊對盔甲的重視,書中記載的是北方邊軍,南方久無戰事所以披甲率較低,在一成以下。北方天氣寒冷,所以普遍佈面甲與棉甲居多,布面甲一般裝備在較為精銳的部隊裡和低階軍官使用,製造成本也較低的。
○弘治九年、令甲面、用厚密青白綿布。釘甲,用火漆小丁12 ○又定、青布鐵甲、每副、用鐵四十斤八兩。造甲、每副、重二十四斤、至二十五斤(大明會典)
作者我特意在《工部廠庫須知》一書中查到資料,由此推算布面甲的造價,已知一副布面甲主要材料是鐵,布帛,棉花,釘甲,棉線,染布,生漆。百斤木炭銀三錢,建鐵一斤一分六釐,需三十斤鐵,因為製造過程有損耗,則是四錢八分銀,白棉布每疋長三丈二尺銀三錢,染局棉布染成青色每匹要七錢五分銀,棉線每斤三錢,生漆每斤三錢二分五釐,釘甲則算在三十斤鐵內,當時工匠做一副盔甲的工食銀為二兩四錢,總和做一副布面甲為:四兩五錢五分五釐銀! 當時布面甲內會用一些正方形的小鐵片鑲嵌進裡面去,防禦力尚可,也能夠禦寒!
隨著明末朝廷財政愈來愈困難,而一些貪官汙吏從中作梗,許多邊軍的軍餉經常拖欠不發,擋在陝西一些地區已經幾年沒發過一次了!一些士兵只好把自己盔甲的鐵片抽出來拿去賣,手裡的兵器也拿去當掉,這的邊軍已不復當年,變得個個衣衫襤褸跟乞丐無異,妻兒子女甚至衣不遮體...!當時朝廷規定每三年發一次新盔甲與兵器,但就算到了各個屯堡,衛所裡也會被上官截留,想要可以,讓底層的軍士拿出銀錢來換!明朝開國初,規定給予每個普通軍戶五十畝田產,平時屯田耕種,有戰事時定要出戰,上繳的稅糧比民戶的還要多少還要多!而且軍戶沒有軍餉,只有後來從民間招募的人有,不過他們沒有田產,但每個月有軍餉,屬於職業軍人,待遇相對於普通衛所來說好很多,也不用世襲,戰鬥力也較高。 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底層軍戶的田產被自己的長官用各種原因吞併,一些上官把自己所屬的軍戶給別人幹一些雜活,賺取銀錢到自己口袋裡,軍戶變得跟奴隸無甚區別!戰鬥力堪憂,每戰必潰!
永樂時規定了:凡屯軍年六十以上及殘疾、年幼者,令耕種自食!
好了,話題先回來棉甲這邊,棉甲在明朝邊軍中也裝備的比較多的,尤其是在大同,宣府與遼東邊軍待遇相對來說都比較好,因為這幾個地方是朝廷軍事要地,缺一不可!是朝廷咽喉要塞,所以對這幾個地方不怎麼拖欠軍餉。棉甲的實戰性與實用性相比布面甲來說要好的多,遇水不會變形,反而更加堅韌,箭矢銃丸難穿,也能禦寒,防禦力並不比純鐵甲差,而且造價也比鐵甲低的多,棉價與布面甲結構差不多,之所以叫棉甲是因為裡面加了七斤棉花!
《湧幢小品》中記載棉甲的製作方法:“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乾收用。見雨不重、黴鬒不爛,鳥銃不能大傷。
明首輔朱國禎言:採之棉花沾,反覆打拍,為甚薄之棉片,以多張之棉片於綴成厚實者之棉布,外用銅釘定,為護腋、腿裙等,遂成了一領全甲。
結合上面布面甲的造價,增加七斤棉花的價錢,也就是六兩六錢五分五釐銀。
唐順之《武編》:“邊軍勞苦。各邊軍士役戰身荷鎖甲、戰裙、遮臂等具共重四十五斤,銕盔、腦葢重七斤,項護心銕護脇重五斤,弓撒箭袋重十斤,腰刀三斤半,蒺藜骨多重三斤,箭筒一斤,戰勾連綿皮上下衣服共八斤,通計八十八斤半。
作者我在《工部廠庫須知》查資料,來計算一個邊軍身上裝備的價錢吧,杉木長槍一杆銀六分,腰刀一把銀二錢二分三釐四毫一絲,購買其他材料費與工匠期間的工食費為五錢三分一釐八毫六絲一忽,合計:七錢五分五釐二毫七絲一忽。
弓一張,箭三十支,弦兩條,多出一條弦是備用的,需用料三錢五分六毫六絲,購買其他材料與工匠期間的工食費為六錢四毫三絲八忽,合計:九錢六分九絲八忽,差不多一兩。
資料過多且難找,我估算差不多二十兩以內。
其實明朝官軍都是尚紅的,連南方也是如此,連秦良玉的白桿兵也是身穿紅色重甲,在戰場是一片紅色的海洋,場景聲勢極為壯觀!白桿兵在渾河一戰就展現出了兇猛的一面,抱著必死決心殺死殺傷後金軍數千人,直接把正黃與正白兩旗給打殘!努爾哈赤為之膽寒!各旗不敢再上前與之一戰,後命令明軍降將李永芳,在瀋陽城牆上指揮手下炮擊白桿兵,其中有幾人不從,被殺!後來還是開炮了,轟!轟!瀋陽城牆上發出一聲聲炮擊,飛入白桿兵軍陣,一時之間劃出一條條血霧,一時之間死傷慘重,來著巴蜀的白桿兵哪裡見得這樣場景,許多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在不遠處的後金軍隊見準時機,萬騎一擁而上,沖垮了這支勇猛的軍隊,明軍主將秦民屏,周敦吉、等將領大多戰死,少數白桿兵渡河而逃。剛開始白桿兵身穿重甲,後金軍的弓箭射中也大多無礙,可見盔甲的重要性!
《明史》載秦良玉部歷陣,所擊者服,“馭下嚴峻。所部號白桿兵,“素為遠近所憚。此支川兵皆悍能戰,甲川東之所有劍刀、利之長柄竹矛,鐵外復套一層厚棉,刀、箭不入。軍容壯整,意氣揚揚。
努爾哈赤從那之後還專門組建死兵,身穿重甲攻城拔寨,也是野戰的主力,每個人身穿兩,三層盔甲,外面是棉甲中間是鐵甲裡面是鎖子甲,死兵主要是由被俘虜的漢人組成還有一些包衣阿哈,在戰場上只能前進不能後退,不然就會被後面的督戰隊給殺死,每次野戰也是衝在最前面,搶到的東西戰後還能得到一份,在這種制度下,這些死兵悍不畏死,戰鬥力高昂,明軍的鳥嘴銃因為口徑小的原很難擊穿第二層盔甲,想要完全射穿,只能在二十步或三十步的距離射擊,往往明軍根本沒有這個意志力,很多時候早在百步外已經射擊了,這個距離內,想要填充子藥已經來不及了!棉甲是明朝從蒙古那時候繼承過來的,清朝也繼承過來,在清朝的中後期對棉甲沒有那麼重視,因為火銃的發展,棉甲逐漸的力不從心,後來逐漸用於禮儀方面了,把裡面的鐵片取出,盔甲上做一些精美修飾,俗稱禮甲,直到清朝滅亡。在建國後有一段時間,紫禁城裡面有許多禮儀棉甲留著也沒用,積壓的太多了,上萬件還是有的,後來以五毛錢的價格賣給工人,工人拿回家用剪刀剪開棉甲,取出棉花做衣服用了,後來有人採訪當時的工人,工人說棉甲的布料挺不錯的,而且裡面的棉花用來作衣服,被子挺暖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