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說到科舉制度,其實分兩個部分,文舉和武舉,我們都知道,科舉由隋唐而始,其實唐朝就已經有了武舉制度,比如中興名將、挽救了大唐江山的郭子儀,就是武舉出身。

若論武舉制度之完善,首推清朝,為了照顧不愛讀書的滿人,清朝武舉制度可謂完善到不能再完善。

四級考試

清朝武舉制度跟文舉一樣,也分四級。

一、童試。縣、府舉行,合格者授予武秀才;

二、鄉試。省城舉行,合格者授予武舉人;

三、會試。京城舉行,合格者授予武進士;

四、殿試。取得武進士資格者,透過殿試分出名次,皇帝親自主考,一甲三名,為我們熟悉的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也合稱“鼎甲”,授“賜武堤及第”。

二甲通常十幾人,授“賜武進士出身”。

剩餘都為三甲,授“賜同武進士出身”。

一樣是太和殿點榜,西長安門張榜,最後由巡捕營護送武狀元,吹吹打打歸第,以示榮耀。第二天還會舉辦盛大“會試宴”,賞賜銀兩,盔甲、腰刀等,不同的是,舉辦方不是戶部,而是兵部。

授官很高

但武舉就不同了,只要考上武進士,起步就是從五品。順治首開科舉,也是武舉第一科,明文規定,武狀元授正三品參將,武榜眼從三品遊擊,武探花授正四品都司。

雍正年間,又做了改動,武狀元授御前一等侍衛,榜眼探花為二等,再從三甲中選十人授三等,其餘授兵部營職。

注:清朝兵制,分營職和衛職,營職即統兵軍官,衛職則是宮廷侍衛。這意思就是,成績好的當侍衛,成績不好分去兵部帶兵。別搞錯,別以為衛職是苦差,御前侍衛可比營職軍官高貴太多了。

如果你問大內侍衛是不是武功高手,從清代授官制度看,起碼有一部分是。

御前侍衛可是一等一熱門職位,負責保護皇帝,能用普通人嗎?所以御前侍衛名為侍衛,其實非常高貴,只授予勳臣和宗親子弟。

舉個例子,和珅起家之路,就是從侍衛做起,他最初只是個乾清門侍衛,比御前侍衛差遠了。索額圖作為康熙親信,籌劃逮住鰲拜的時候,身份也不過是個御前一等侍衛。

再打個比方,按照清制,都統由御前侍衛增補。都統是各旗長官,比如正白旗都統,就是正白旗老闆,擱現代起碼等於一個軍區司令。

考中武進士,尤其武狀元,等於多了個索尼老爹,跟索額圖這種親貴子弟相當,你說厲害不厲害。

考試內容

如果說文科舉籠絡文人,武科舉就是籠絡武人,所以考試內容,以弓馬為主。

考試分一二三場,一場考馬上射箭。馳馬三趟,期間要射九隻箭,三箭中靶者合格,達不到者取消考試資格,不能參加之後考試。

從這點看,騎馬射箭還挺難,別說百發百中了,中靶率三分之一都可以稱得上神射手。乾隆年間考試內容又做了修改,增加了伏射,要求射擊地球。

這可不是太陽系行星,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而是一個放於土堆上的小球,考試者必須伏在馬背上,用特製弓箭將小球射落,所以還有個俗名,叫“拾帽子”。

二場考力量,共分三項。第一項拉硬弓,弓分12力、10力、8力三種。

書載清代一力十斤,但根據考證,有兩個說法,一個是一力為九斤十四兩;另一個是九斤四兩。

清代一斤為十六兩,一兩32克多一點,一斤等於595克,比現代一市斤500克略重一點。

現代弓箭拉力按磅算,九斤十四兩約等於13磅,九斤四兩約等於12磅,也就是說,一力應該在12-13磅之間,8力弓差不多百磅,12力就是150磅。

現代複合弓最大拉力75磅,這個並不是現代人力氣小,而是為了安全考慮,法律規定上限是75。且複合弓選擇拉力的標準是,以個人最大拉力75%為準,所以使用75磅複合弓,實際最大拉力至少有100磅。

據說曾有人拉開過200磅弓,是史上最大拉力,但這只是傳聞,並無官方資料,因為弓箭這玩意,從來都是比射得準不準,沒人管你力氣有多大。

以官方記載看,清代士兵弓,都是四力,也就是50磅,以射程遠出名的英格蘭長弓,也只在40-70磅之間。而清代武舉考試,最低要求也是百磅弓,從這點看,這個標準不低,更何況,按考試製度,拉開8力弓基本等於不合格。

力量三項考試,都有三個標準,分頭等、二等和次等。以拉弓為例,拉開最高的12力弓是頭等,10力為二等,8力弓只能拿個三等。

三項考試,至少拿到一個頭等,一個二等才視為合格,可以參加下一步考試,也就是說,如果只能拉開8力弓,就只能寄希望後兩項取得好成績。

第二項考刀術,名為刀術,其實還是力氣。

刀分80、100、120斤三種,考試者只需完成閱刀過頂、前後胸舞刀花等規定動作,只看力氣大小,沒多少技術含量。

第三項舉石頭。

石塊為長方形,也分三種,200斤、250斤,300斤。要求將石塊提至胸腹之間,再將石塊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名為“翻印”。

這個動作類似現代舉重的挺舉,不會更難,左右翻露底面不可能比舉過頭頂難度更高,所以拿這個跟舉重相比,還挺有參考意義。

中國是舉重強國,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以第十三屆全運會為例,男子舉重專案決賽,最輕的56公斤級,挺舉最高155公斤,最低135公斤;105公斤以上級,挺舉最高243公斤,最低200公斤。

前面說了,清朝一斤大概595克,200斤石頭實際近120公斤,300斤則是178.5公斤。

很明顯,雖然比不上全運會冠軍,但已經相當不錯了,因為石塊並不像槓鈴抓起來那麼方便。根據記載,武舉考試石塊,兩側只有幾個很淺的小孔,並不容易著力。

如果讓武進士們參加全運會,雖然得不了冠軍,也至少是進決賽的水平。

第三場則是文考,當時叫“程文”,也叫內場,考的也是策論。

最初是策兩篇,論兩篇,題目來自四書和武經,注意是武經也就是兵書,可不是五經。

從這個考試製度來看,與其說選拔武功高手,還不如說挑選大力士。力量這玩意,跟天賦有關,跟後天關係不大,身高一米五,再怎麼練力氣也很難超過彪型大漢,肌肉塊頭在那兒擺著。

這就有一個非常大的矛盾,大力士們並不見得愛讀書,甚至不識字者比比皆是,而熟讀韜略者,又在前幾關就被淘汰了,根本走不到這一步。

別說策論了,這幫武人們連字都寫不好,通篇錯別字,考官看得一頭霧水,不知所云。於是這個策論的要求,一再降低,最後乾脆廢除,只要求默寫《武經七書》中任意一段,不低於一百字即可。

內場考試到後期,就是走過場,純形式,不具任何意義,所以滿清武進士,目不識丁者大有人在。

武狀元真實本領

滿清皇帝的初衷,當然是選拔名將,最起碼弄個名將苗子,但從結果來看,恐怕要令他們大失所望,可以這麼說,數遍清朝武進士,幾無青史留名者。

不要說名將了,就算史書留個名,也沒有幾個。原因很簡單,看完前面心裡都有數,這不是考武狀元,這就是全國舉重錦標賽。

有沒有力氣和會不會打仗有多大關係?可以說一點都沒有,為將者最重要的是什麼,管理能力。什麼叫名將,就是給你多少人,你就能激發出多少戰鬥力,所以韓信自誇用兵多多益善,這其實包含了最根本的為將之道。

大力士和管理有什麼關係?指揮官力氣再大,也不代表部隊有戰鬥力,到了戰場,賣命的只是士兵不是你。

縱覽古往今來名將,武功高低不一定,但他一定是個人精,能讓部下服服帖帖,上刀山下火山毫無怨言。出將入相者都是讀書人,不讀書怎麼通世事,解人心?所以這個武舉制度,從一開始就走錯了路,滿清統治者迷信大力士,只能說三國演義看多了,以為打仗就是猛將兄越多越好。

清朝有個武狀元叫馬全,原名馬瑔,為啥改名呢?乾隆十七年他就考中了武探花,官授福建遊擊,上任不久就跟同僚產生了矛盾,一言不合大打出手。

從衙門打到城外,最後兩人一起掉入護城河。身為武探花,打了半天竟然只是個平手,所以說力氣大跟打架猛不猛,是兩個概念。

遊擊將軍街頭鬥毆,成何體統,所以馬瑔被免了官,隨後他改名馬全,重新參加乾隆二十四年考試,這次一舉奪魁,拿了個武狀元。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馬全以提督之職,參與第二次金川之戰。木果木之戰清軍被夜襲,馬全負責殿後,奮戰至死,雖然很英勇,但掩蓋不了木果木慘敗的事實。

連中三元

有句老話叫“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意思是文章很難分優劣,畢竟一人一個喜好,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所以古人們認為,文科舉想連中三元,真是太難了,武人們相對簡單,因為行不行,拉出來遛遛就知道,打不過別人,說你是第一也沒用。

真相是武科舉想連中三元,更難。

連中三元的意思是,連續拿了三個第一,鄉試第一會試第一,殿試也是第一。滿清一朝,搞了109次武舉,僅有一個連中三元,反觀文科舉,卻出了三個。

這位唯一三元武狀元,其實拿了四元。他叫王玉璧,浙江人,崇禎十二年他就奪了浙江鄉試武解元,但很快明朝滅亡了,王玉壁的解元也成了白費工夫,只能重頭再考。

結果他於順治八年,連奪解元、會元以及殿試武狀元,成為名副其實的連中四元。

據稱王玉壁是少有的文武雙全,除了武藝還能寫詩。最高官居天津總兵,六十歲乞休,退休後每日練武不綴,吟詠自娛。

17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簡述大清八旗子弟中的滿八旗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