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秦國修了一道水利工程,起名卻叫鄭國渠,為什麼不叫秦國渠而叫鄭國渠?因為是一個叫鄭國的人修的,而這個鄭國人不是秦國人,是韓國人。
沒錯,總結一下就是,有個名叫鄭國的韓國人,為秦國修了一套鄭國渠。
上面的韓國,是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其他六雄分別是,秦國,楚國,燕國,趙國,魏國,齊國,這六國在後世都曾被作國號,比如秦朝、前秦、後秦、西楚、慕容燕、前趙、後趙、曹魏、北齊,等等,很多被用了不止一次,唯獨韓國在中國歷史上沒有被後世用作國號,被朝鮮半島南端用了。
而現在這個韓國的前身是高麗,高麗的前身是新羅,但他們總是把高句麗當祖宗,雖然高麗和高句麗名字差不多,但高句麗和韓國的祖先是敵國,人種、文化、語言也不一樣。
韓國的行政單位是道,和唐朝一樣,而韓國的地名,很多也和中國重名。比如海南、梁山、五臺山、晉州、麗水、廣州、襄陽、江陵。
對了,日本也有段歷史時期被稱為戰國時期,就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人的那個時代。
秦國一統天下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但其實當時還有個小的諸侯國沒有被滅,那就是衛國,當時只剩下一座城池,而且附庸秦國很久了,所以直到秦二世時才被廢掉,天下才終於一統。
漢高祖劉邦僅比秦始皇小3歲,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他的對手項羽,破釜沉舟大敗敵軍時只有25歲時,稱為西楚霸王時27歲,烏江自刎時只有30歲,所以項羽其實是個天才,而且少年得志,意氣風發。項羽的失敗是因為薑還是老的辣,年紀閱歷低,對人性的把握沒有到位,沒鬥過劉邦這老狐狸,最後自殺可能是年輕氣盛臉皮薄,心理對挫折難以承受。
後來寫史記的司馬遷,對項羽大力刻畫,讓本來成王敗寇的一段歷史膾炙人口,項羽成了老百姓心中的英雄人物。
而司馬遷這位史學家,他的本職工作是研究天文曆法,後來的《太初曆》即使他主持制定的,比西方的《儒略曆》早了58年,而且其精度要大大領先於西方。
後來司馬遷遭受宮刑大家都知道,但這之後的司馬遷反而一度成為漢武帝身邊的紅人,位居中書令。
而漢武帝,這位麾下有位大將叫衛青,北驅匈奴,七戰七捷,收復河套、河朔等地區。這位衛青是漢武帝的姐姐,而衛青的姐姐是漢武帝的嬪妃,所以二人都是對方的小舅子。
漢朝末代皇帝漢獻帝劉協被迫退位,把皇帝位置禪讓於曹魏,被曹丕封為陳留王,保留天子儀仗,後來曹魏的末代皇帝曹奐也被迫退位,也被晉武帝司馬炎封為陳留王,允許用天子儀仗。後來晉朝滅亡了,陳留國也沒滅亡,一直到479年才滅亡,一直堅持了214年。